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牛细胞核移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成熟培养(IVM)23-24h的牛卵母细胞,去核后用80V/mm,40μs电激活2次(I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注入8-32细胞期体外受精(IVF)牛胚胎的卵裂球,再用80-100V/mm,40μs电激两次诱导卵母细胞与卵裂球融合,两组的融合率(62.8%与65.1%)和卵裂率(55.4%与51.9%)无显著差异(P〉0.05)。全部412枚重组卵电激后的融合率是63.8%(263/412)  相似文献   

2.
发情犬与未发情犬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发情犬和未发情犬卵巢,回收大腔(直径大于2mm)、小腔(直径1-2mm)和不可见卵泡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结果如下:①发情组的单精受精率(31.2%),原核形成率(19.4%)高于未发情组。发情组的多精受精率(12.6%)要低于未发情组。②直径1-2mm、大于2mm卵泡组单精受精率略高于不可见卵泡组。可见卵泡组的原核形成率高于不可见卵泡组。③发情犬卵泡直径大于2mm组卵裂率高于发情犬和未发情犬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应用Catalan及Lillie氏油红O染色法和Baker氏酸性氧化苏木精染色法,对猪卵母细胞生长成熟过程中脂质成份的改变情况进行了染色研究,把生长卵泡按其直径:0.8~2.4mm(S组)、2.5~4mm(M组)、>4mm(L组)分为三组,分别取其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另外,还作了卵巢冰冻切片的染色观察.结果表明,在卵泡腔形成之前的猪卵母细胞中就含有大量的脂滴,在卵泡形成时,卵母细胞内的脂滴有所增加.脂滴中含有中性脂肪和磷脂.  相似文献   

4.
羔山羊的超数排卵及体外受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FSH或FSH-LH四种不同处理方法对29只68~110日龄羔山羊进行超排处理,结果共采集卵泡卵母细胞708枚,平均每只羔羊采卵24.4枚.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24h后有81.2%的卵发育为成熟卵.分别用经钙离子载体A_(23178)或肝素进行获能处理的精子对体外培养成熟的卵子进行体外受精,结果精子穿入卵率分别为54.8%和34.4%,发育至2~4细胞胚的卵裂率分别为28.6%和41.9%.采用FSH-LH(肌注)进行超排处理得到的卵子经体外受精处理后,其卵裂率明显高于采用其它超排方法得到卵子的卵裂率.  相似文献   

5.
在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肝素(2,6,18,54,162,486mg/L)均能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分别为83.6,84.9,85.7,89.2,84.5和90.2%,比对照组73.6%,P〈0.05)和卵裂指数(授精后44-45h大于2-细胞的卵裂数占卵裂总数的百分率,分别为85.7,85.0,89.9,9.87,87.4和85.5%,对对照组57.6%,P〈0.01。然而,卵母细胞的  相似文献   

6.
体外培养绵羊卵母细胞核质成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通过研究卵母细胞的核相及皮层颗粒的分布,探讨按照卵泡大小和卵丘细胞层多少分类后的不同绵羊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核质成熟情况,结果表明:(1)小卵泡卵经体外24h后的核质成熟率分别为45.9%和28.2%,远低于大(93.5%,66.7%)、中(85.1%,51.0%)两类卵泡卵,2)大卵泡卵在体外培养20h已完成核质成熟,较中等卵泡提前4h。3)gkphe 3nfc c h gcft pn  相似文献   

7.
小鼠腔前卵泡在体外生长过程中,于培养液中添加血清,以及FSH和胰岛素均对小鼠腔前卵泡的体外生长、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起促进作用,其中以胰岛素的效果最为显著,腔前卵泡的体外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率可达69.4%和80.6%,但是体外受精后的体外发育率低于添加FSH的试验组,表明FSH有益于卵母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质的成熟。单层培养的卵巢颗粒细胞对腔前卵泡的体外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将体外受精后发育至2—细胞的胚胎移植入受体鼠,胚胎可以正常着床发育。同时,卵母细胞的核仁和线粒体在培养过程中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应用碘离子-鲁米诺体系的光化学-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胺碘酮、胆影葡胺和泛影葡胺三种含碘有机药物,方法简单、快速,I ̄-离子含量在2×10 ̄(-5)~4×10 ̄(-4)mol/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三种药物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为94.94%~99.74%.  相似文献   

9.
小鼠腔前卵泡在体外生长过程中,于培养液中添加血清,以及FSH和胰岛素均对小鼠腔前卵泡的体外生长,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起促进作用,其中以胰岛素的效果最为显著,腔前卵泡的体外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率可达69.4%和80.6%,但是体外受精后的体外发育率低于加FSH的试验组,表明FSH有益于卵母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质的成熟,单层培养的卵巢颗粒细胞对腔前卵泡的体外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将体外受精后发育至2-细胞的胚胎  相似文献   

10.
研究探讨了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速度及囊胚细胞数,从而了解不同体外培养系统对牛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实验一中将体外受精卵分别在SOF+牛输卵管上皮细胞(BOEC)和TCM199+BOEC两种培养系统内培养,在这两种培养条件下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2.2%和21.2%,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3.3±5.0和97.9±8.3,受精后第6~9d的囊胚出现率分别为40.1%a、37.0%、19.2%b、2.7%和13.5%c、32.7%、36.5%d、17.3%(a>c,P<0.01,d>b,P<0.05),表明牛体外受精卵在SOF+BOEC中的发育速度快于在TCM199+BOEC中.实验二中将体外受精卵分别培养于SOF+BOEC、SOF+牛卵丘细胞、SOF+BSA三种培养系统中,结果囊胚发育率分别为35.5%e、29.4%和22.4%f(e>f,P<0.01),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7.3±8.0g、94.2±9.3和90.2±9.4h(g>h,P<0.05).实验三观察了体外受精胚胎在SOF+BOEC培养条件下发育速度与囊胚细胞数的关系,结果第6~9d的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0.8±10.2i、128.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成熟培养液和发育培养液内添加灭活或未灭活发情母牛血清(OCS)探讨了血清灭活与否对牛体外受精(BIVF)卵发育的影响,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实验中,两个组分别添加10%灭活、未灭活发情零日母牛血清(D_0OCS),另一组为不加血清的对照组。三个处理组的卵裂率分别为74.8%、76.5%和50.2%(P<0.01)。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5.9%、18.3%和4.8%(P<0.05)。前两个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但二者的各项发育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发育培养液内分别添加5%灭活或未灭活发情第五日母牛血清(D_5OCS)。两个处理组的卵裂率分别为76.7%和72.0%,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4.5%和20.1%,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牛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中,血清的添加是必须的。未灭活OCS同样可以促进BIVF卵的体外发育,但其效果仍不如灭活的OCS.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用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胚胎进行核移植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在我国首次获得牛核移植的成功。从屠宰场回收的卵巢中抽取卵球-卵母细胞复合体,采用以前报道的方法(石德顺等,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3:1-5)进行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获得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体外成熟23-24h后,在含0.1%透明质酸酶的无钙镁PBS(PBS)内,用细管反复吹打去掉卵丘细胞。选择具有明显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移去第一极体及其附近约一半的细胞质进行去核,去核的卵细胞在成熟液内继续培养到IVM30h.体外发育到8-32细胞期的IVF胚胎用作核供体.供体胚胎用含0.25%Pronase(溶于PBS ̄-)溶解透明带,并用细管吹打将其分散成单个卵裂球,在IVM30h将单个卵裂球显微注入去核卵母细胞的卵周隙内,并在IVM31h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间隔1秒)来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融合卵在颗粒细胞单层培养滴内共培养,体外培养24h后观察卵裂结果,经体外培养5-8天后发育到桑椹和囊胚的核移植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受体.2个月后直检妊娠情况.本实验中共操作194枚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3.
在pH7.00缓冲溶液中,当有0.0020%OP存在时,泰尔登在-1.95V产生一灵敏极谱波,利用此波可测定痕量泰尔登,检测下限为5.4×10 ̄(-9)mol/L。用恒电位库仑法,计时库仑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反应电子数为2,吸附量为1.17×10 ̄(-10)mol/cm ̄2,扩散系数为4.3×100 ̄(-5)cm ̄2/s。  相似文献   

14.
郁金香叶片直接诱导试管人工种球的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郁金香的叶片直接诱导试管人工种球及发育成大球的快速繁殖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段在MS+BA2.0mg/L+NAA2.0 ̄5.0mg/L中不经愈伤组织直接分化多个小鳞茎,Φ(Φ:鳞茎的直径)2mm的小鳞茎在MS+GA1.0 ̄2.0mg/L中发育成带1 ̄2片叶的Φ5 ̄10mm的大鳞茎,大鳞茎的移栽成活率为98% ̄100%。从而建立了郁金香试管人工种球快速繁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阿坝州气候生态环境与牛的种群分布进行了探讨,确定牦牛、普通牛适宜气候区的综合气候指标分别为:年均气温0.7~12.2℃,年≥0℃积温为1432.2~4448,年辐射总量122.9~147.9kJ/cm ̄2,年日照时数为2129.7~2417.9h,年降水量≥610mm,生长季干燥度0.094~1.056,隶尾度: =1;年均气温9.0~13.5℃,年≥0℃,积温为3362—1892,年辐射总量101~110.4KJ/cm ̄2,年日照时数为1637.5~1743.7h,年降水量492.7~830mm,生长季干燥度0.574~1.421,隶属度=0.两者之间为牦牛、普通牛过度气候生态区,其气候指标为年均气温4.7~5.7℃,年≥0℃积温2131~2396,年辐射总量115.6~121.9KJ/cm ̄2,年日照时数为1827.5~1843.9h,年降水量729.7~756.1mm,生长季干燥度0.216~0.355,隶属度=0.061~0.225,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牛的品种资源,发展阿坝州养牛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磷酸盐及其结构类似物对文昌鱼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磷酸盐(HPO ̄(2-)_4)及其结构类似物钼酸盐(MoO ̄(2-)_4),钒酸盐(HvO ̄(2-)_4),钨酸盐(WO ̄(2-)_4)对文昌鱼酸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及其抑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磷酸盐对文昌鱼酸性磷酸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类型,而其结构类似物则是通过非竞争性抑制的方式抑制酶活力.抑制常数Ki分别为:磷酸盐:3.0×10 ̄(-4)mol/L,钼酸盐:5.5×10 ̄(-7)mol/L,钒酸盐:7.0×10 ̄(-7)mol/L,钨酸盐:3.8×10 ̄(-8)mol/L,用酸盐对酶活力呈时间抑制过程,表明该类似物可能通过氧化—还原这种新的抑制机理来抑制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日本珊瑚树腋芽人工种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珊瑚树腋芽为繁殖体,采用不同包裹基质包裹和不同萌发基质萌发,结果表明:4%海藻酸钠(加MS基本培养基作人工胚乳)中加入0.2%多菌灵制成的人工种子在含0.1%多菌灵的MS基本培养液浸过的蛭石上萌发率最高,达67.75%;在包裹基质中加入0.5%活性碳制成的人工种子在含有0.1%多菌灵的MS基本培养基上萌发率为56.7%;较佳繁殖体为腋芽长度在3 ̄5mm之间的节段。  相似文献   

18.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0.5~5.0mg/L2,4-D,0.1~0.5mg/LNAA0.5~1.5mg/LIBA或0.2~1.0mg/L4PU-30诱导叶片的脱分化率高达97%~1000%。(2)0.1~0.5mg/LNAA或0.5~2.0mg/IBA诱导芽化率为93%~100%,3种细胞分裂素中,4PU-30对叶片芽化最有效,6-BA和KT次之。(3)随  相似文献   

19.
研究探讨了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速度及囊胚细胞数,从而了解不同体外培养系统对牛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实验一中伴体外受精卵分别在SOF+牛输卵管上皮细胞(BOEC)和TCM199+BOEC两种培养系统内培养,在这两种培养条件下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2.2%和21.2%,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3.3±5.0和97.9±8.3,受精后第6~9d的囊胚出现率分别为40.1%,37.0%,19.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精子在受精滴中的最佳平衡时间, 以加入精子时间为0 h (对照组), 分别在0h, 0.5 h, 1 h, 2 h, 4 h 随机加入等数卵母细胞到各受精滴, 结果显示: 0 h, 0.5 h 组卵裂率较高, 分别为87.7% 、84.7% , 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1); 0.5h 组的囊胚率最高,为67.5% ,与对照组的57.7% 比较差异显著( P< 0.01)。结果表明,受精滴中精子经过0.5h 平衡后, 弱精及死精粘聚沉淀, 余下活力强的健壮精子, 此时加入牛卵母细胞受精, 可获得较高卵裂率及囊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