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当前新工科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工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工程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服务地方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基于蚌埠学院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支撑条件等方面就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具有以需求引导、注重实践的特点。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发,提出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体系与改革办法,以完善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的协同发展。通过教学结果表明:该实践教学平台达到了拓展学生机器人技术综合素养和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林祖胜  兰靛靛 《实验室科学》2023,(1):228-231+23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车辆工程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传统工科专业,急需改革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目前国内车辆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与不足,以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例,通过专业实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适应新工科发展的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提升方法。实践表明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实践教学是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工程专业人才在学校阶段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工程综合素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新工科建设中实验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模式,并从实验实训模块、实践科研模块入手着重介绍了实验实践教育的新方式方法,以期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国家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在分析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内涵基础上,农业机械生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分析高等工程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基础上,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从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教学相结合,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提高工程科技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社会背景,兼顾学科发展、社会对工科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专业实际情况如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提出工科特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优异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为工科特色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可行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工科的思想理念,需要重构铁道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的方法,建设可推广的适用于新工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发展模式,并构建相应的评价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工科与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工科内涵的充分理解是明确改革方向的前提,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学校校情的工科教学实践改革之路势在必行。该文在明确转型普通本科院校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从分析国内改革现状、剖析新工科内涵,到分析校情,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工科教学改革实践的落实方案与可行性。提出以行业需求定位专业特色,以成果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在专业认证导向指引下,以人为本改革教学实践运行模式,顺应国际形势发展,明确新工科前沿发展方向进而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良性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落实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理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工程教育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实践教学体系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制药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立足于武陵山区特色药用资源,在新工科背景下主要讨论武陵山区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形成了以工程设计为主线,"一个目标、两个方向、三种途径"为特点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效果明显,具有较强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和国际竞争力强的"新工科"人才迫在眉睫,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在我国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急需优化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升级培养目标、深化课程结构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将学生培养成强大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备解决能源相关领域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正加速进行,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传统制造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人才竞争更趋激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迈入智能化时代,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应重点围绕本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工程教育观,培养具有卓越工程能力的新工科工程技术人才,重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人才培养新目标与新标准,构建符合新工科特质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新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及新工科专业建设需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设计等方面,分析新工科专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信息技术新发展下的工科专业建设策略,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学科紧密围绕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环节,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在校内立足抓专业实验室硬件建设,优化实践教师队伍,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及多学科交叉,以教师科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外深度融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企业实训基地,不断开拓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纺织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推动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工程实践平台和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具有借鉴意义,可供建立新工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究了实践教学培养的新模式.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多元化培养目标,建设并整合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夯实基础、提升设计、启发创新"的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具体课程中探索了分层次实验教学,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工科"建设内涵,提出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设计构建了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综合与设计性实验为主体、创新与探索性实验为导向的层次化实验教学新体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强化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能力发展培养要求,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和多元考核机制,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背景下,伴随着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势在必行。安徽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以行业转型升级过程升级对材料人才的需求为契机,依托课程群、瞄准应用、聚焦前沿,构建了分阶段多层级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提出了以能力为评价指标的实践课程考核体系,依托三个层次的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螺旋渐进式上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胜任新产业、能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卓越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和科技创新的要求,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化工生产实习作为高校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将所学理论概念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工科实质性实施执行阶段的深入推进,化工生产实习课程改革与建设也迫在眉睫。文章简要分析了新工科对化工生产实习中工程伦理教育的新要求,讨论了当前化工生产实习中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教育内容偏窄、教育主体单一、考核制度简单等焦点问题,并提出革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团队、完善考评体系等路径,为深化化工专业新工科建设、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以培养适应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实干型应用工程人才为目标,与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紧密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针对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代表性专业课程《数控技术》的教学现状,以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为指导,从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开展《数控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采用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课程练习与工程项目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训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初步探讨了新工科代表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工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除了对教师的传统基本要求,还要求教师队伍能够了解新兴产业。本文首先从青年教师的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意识和培养机制分析了目前情况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机制改革和构建实践能力培养教育体系,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实施6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探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新工科"教育的途径,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BIM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新工科"改造升级,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开始。以BIM技术为主线,重新构建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对于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融合"新工科"思维,将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型划分成3个模块:通识课、专业前沿课程、跨学科综合实践课,从这3个方面来设计课程,探索"新工科"模式下的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