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过渡金属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烯基单体接枝共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Mn(Ⅲ)、Co(Ⅲ)、Cr(Ⅲ)和V(Ⅳ)的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MMA、AN、AM和AA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实验表明,4种引发体系中,Mn(acac)3的引发活性最佳,它可以有效地引发淀粉与上述4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并获得较高的PG;Co(acac)3和Cr(acac)3仅对水溶性烯基单体AM、AA有良好的引发活性;Vo(acac)2对4种单体的引发活性均较低。4种单体中,水  相似文献   

2.
以二过碘酸合银(Ⅲ)钾(简称Ag(Ⅲ))为氧化剂,尼龙66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6表面上引发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外界条件和不同结构丙烯酸酯单体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丙烯酸(AL)为功能单体进行了无皂乳批量共聚合、考察了功能单体浓度、引发剂过硫酸铵APS浓度及聚合温度及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胜Gamma积分函数拟合了转化率-时间曲线,获得了聚合过程的重要特征参数中:平均成核速率(NV),聚合最小速率(MV)和平稳期平均聚速率(AV)及成核结束和聚合进入完成期对应的转化率,同时对聚合速率与以上各聚合参数数据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乙酰丙酮合锰(Ⅲ)引发淀粉接枝MM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酰丙酮合锰(Ⅲ)为引发剂,研究了淀粉与M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据此得应速率与上述诸因素的关系。推导并验证了接枝反应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反应机理。求得了接枝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二乙基羟胺(DEHA)、二异丙基羟胺(DIPHA)和吗啉羟胺(MPHA)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的苯乙烯(M1)-甲基丙烯酸甲酯(M2)在60℃共聚合的行为.结果表明,3种羟胺对St-MMA共聚合表现出不同的阻聚功效,它们的阻聚活性次序为DEHA>DIPHA>MPHA.同时观察到St-MMA共聚合竞聚率发生变化,随着所用羟胺的浓度加大,St-MMA交替共聚合倾向增大.此外还讨论了聚合温度对诱导期、共聚合速率和共聚物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2,4-二异氰酸甲苯,丙烯酸β-羟丙酯、正戊醇,正壬醇为原料,合成了2种不饱和丙烯酸化异氰酸酯单体(AAT,NAT),并用自动记录膨胀计测定了2种单体在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Darocur1173),α,α-二甲氧基苯乙酮(DEAP),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DMPA)为光引发剂时的聚合速率。结果表明,单体的活性NAT>AAT,引发剂的引发活性为DEAP≥DMPA>Darocur1173,单体的聚合速率受溶剂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羟胺(TMHPHA)和2,2,2,6-四甲基-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O)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60℃引发的苯乙烯(M1)-甲基丙烯酸甲酯(M2)共聚合的行为,结果表明,两种阻聚剂对苯乙烯(St)-甲人烯酸甲酯(MMA)共聚合均呈现良好的阻聚效应,其中TMHPA略优于TMHPO;同时观察到St-MMA共聚表现活化能和竞聚率表现出的差异,当阻聚剂  相似文献   

8.
以(NH4)2S2O8-NH2CONH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胺(AM)、甲基丙烯酸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AA)三元水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聚合温度、原料配比、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以及pH值等因素对聚合速率、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起始单体总浓度为30~40%,PH≤5.0,DMC和AA在原料配比中的含量分别为20~70mol%、0~30mol%时,聚合反应的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钾(DPC)为自由基引发剂,在尼龙-1010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对接枝产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反应温度、pH值、单体用量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铜(Ⅲ)钾(简称Cu(Ⅲ))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 化还原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测 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羟丙基β-环糊精偶联小分子量聚乙烯亚胺的共聚物,探讨不同聚乙烯亚胺偶联率的共聚物缩合DNA的能力,探讨不同偶联率的阳离子共聚物组成与转基因效率的关系。方法:通过NMR表征,凝胶阻滞DNA试验考察其缩合DNA能力,以MTT法检测不同偶联率共聚物的细胞毒性。以不同的偶联率共聚物为载体,在不同的N/P比值条件下,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通过荧光素酶的表达检测比较不同偶联率的共聚物转染效率。结果:合成的不同偶联率的共聚物缩合DNA能力不同,转染效率也不同。结论:聚乙烯亚胺偶联率较高的阳离子共聚物缩合DNA的能力较强,转染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ATRP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Cl/bpy(2,2′-联吡啶)作为催化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首先合成了一端带有卤原子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再以此大分子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聚合,最后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了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并对产物进行了IR,GPC,1H-NMR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沉淀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详细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及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引发剂用量0.7%、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配比1:1、时间2 h的条件下,聚合物收率可达96.6%.用13C NMR、IR、GPC、元素分...  相似文献   

14.
环糊精接枝聚乳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邵琼芳  董明  胡利华 《江西科学》2002,20(4):213-215
以偶联法合成了环湖精(CD)接枝聚乳酸(PLA)共聚物CD_g_PLA,即先合成PLA支链,再将PLA末端羧基转变为高反应活性的酰氯,然后通过PLA末端的酰氯与CD上羟基反应,将PLA支链偶联到CD上,得到CD_g_PLA共聚物,对共聚物进行了红外等初步表征。与PLA均聚物相比,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有明显的改善。CD_g_PLA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型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缓释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聚合法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的共聚物,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沉淀制得了聚合物膜。用DSC和SEM对聚合物膜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单体投料比与膜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用动态接触角研究了聚合物膜表面的亲水性,并对牛血清蛋白(BSA)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当HEA的投料量wHEA=0.18~0.25时聚合物膜可达到医用膜的力学性能要求;HEA的引入提高了膜表面的亲水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膜的生理相容性,同时降低了膜对蛋白质的吸附,有利于提高膜的抗凝血性。  相似文献   

16.
哒嗪与3-庚基噻吩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价镍配合物催化剂存在下,用3,6-二氯哒嗪与3-庚烷基-2,5-二溴噻吩格氏试剂共聚合成了哒嗪与烷基噻吩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共聚物的收率为75%,而且溶解于DM F、DM SO、CHC l3等普通溶剂中。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 is)中在405 nm处观察到最大吸收峰。用荧光光谱(PL)和热重分析(TGA)对所得聚合物的荧光特性和热稳定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展  刘振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8):2124-2127,2137
描述了共聚物ESA/AMPS的合成。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考察了其阻垢分散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形成的垢样CaCO3形貌和晶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ESA/AMPS共聚物对垢样晶形有扭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N,N-二甲基十二胺和4-乙烯基苄氯季铵化反应合成了阳离子单体4-乙烯基苄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VBDDMAC),然后与丙烯酰胺(AM)、N-丙烯酰胺吗啉(ACMO)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共聚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激光光散射对共聚物结构和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用共振光散射对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进行了考察。此外,通过界面张力和接触角研究了共聚物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共聚物对稠油的降黏性能,发现阳离子单体VBDDMAC和ACMO的引入,使得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性能,对稠油有较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19.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亲水的聚乙二醇对聚乙烯亚胺进行改性,制备适用于基因转染的非病毒类载体。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活化聚乙二醇,再与聚乙烯亚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嵌段共聚物,分别用IR、^1H NMR、GPC、DSC列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在IR谱图上可见mPEG—NCO中异氰酸基、及PEG—PEI中脲基的特征峰;根据^1H NMR谱图计算表明,此聚合反应为可控反应,通过调节PEG与PEI的投料比例可控制共聚物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GPC曲线上共聚物为一单峰,与PEG和PEI均聚物峰位置不同,表明产物是PEGPE共聚物,DSC分析也表明共聚物Tm。较均聚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PEG和PEI两种嵌段相互缠结的结果。因此证明成功合成了PEG—PEI共聚物。  相似文献   

20.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经化学改性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磺酸基,制得含磺酸基的共聚物。用IR、1 H-NMR和热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并研究了其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垢分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