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是以热弹性马氏体转变为基础,通常要求该类合金具有较大的热弹性马氏体可逆转变量和稳定的特征转变温度。但是,这些参数与热处理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在M_s高于室温的三元Cu-Zn-Al形状记忆合金中存在着热弹性马氏体的稳定化现象。作者曾研究了Cu-14.84Zn-7.75Al(wt%)形状记忆合金在单分级淬火条件下的热弹性马氏体转变行为,并探讨了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机理。本文用直流电阻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继续对该合金在双分级淬火条件下的热弹性马氏体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本实验合金经(360℃,2分钟+150℃,2分钟)双分级淬火可获得最大热弹性马氏体可逆转变量和稳定的特征转变温度,但双分级淬火在360℃停留时会使贫溶质原子α相在原β相晶界和晶内析出,导致基体相中溶质原子富化。随着360℃停留的时间延长,α相逐渐增多,热弹性马氏体可逆转变量和特征转变温度(M_s,M_f,A_s,A_f)分别逐渐减少和降低。当基体相完全分解成多相组织时,其热弹性才完全消失。 (2)在T_s高于340℃的单分级淬火试样中热弹性马氏体的稳定化,不是由于母相中第二相析出所造成。 (3)双分级淬火试样的热弹性马氏体可逆转变量减少和特征转变温度降低是因为在360℃停留时析出了贫溶质原子α相和基体溶质原子富化所造成。  相似文献   

2.
利用低频倒扭摆内耗仪采用受迫振动的方法研究了固溶温度对Fe-Ga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范围内,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阻尼性能显著提高,并在100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固溶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合金的阻尼性能反而下降。通过研究固溶温度对不同成分Fe-Ga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合金的最佳热处理温度参数和最佳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阻法、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含复合稀土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复合稀土以及采取合理的热处理工艺(820℃-800℃保温15min室温油淬 150℃时效150min 50℃水保温10min),可以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形状记忆合金,同时合金的相变热滞最小。X射线衍射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在150℃时的试样中的马氏体有序度较高,时效温度在200℃时,合金中马氏体板条中均衡的层错亚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大量的位错,时效温度达到250℃时,合金已发生了贝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直流电阻法研究了分级淬火对Cu-14.84wt% Zn-7.75wt%Al形状记忆合金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间停留温度T_s低于M_f或高于T_(DO3,s)的分级淬火,将使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T_s位于M_f至M_s或T_(DO3,f)至T_(DO3,s)之间的分级淬火,将使部分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但T_f位于M_s至T_(DO3,f)之间的分级淬火,则可使热弹性马氏体完全避免稳定化。认为热弹性马氏体的稳定化,主要与B_2→DO_3有序转变被淬火抑制,致使随后冷却时刚形成的马氏体不稳定而再有序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Fe—Ni—Co—Cu系低钴瓷封合金(又称低钴可伐)的形变再结晶特性。测定了该合金的再结晶全图、冷加工变形度和再结晶退火温度对该合金深冲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形变和再结晶织构及冷加工变形度对其影响,确定了织构类型与制耳的几何关系。找出了该合金的冷加工及热处理工艺条件为:最大冷变形度必须<70%,合理的热处理温度为800—900℃。这样,其晶粒度可小于6级。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技术制备了Mn-Cu-Al阻尼合金,经840℃×0.5 h固溶处理后按不同温度、时间进行时效热处理,借助相关仪器分析了时效工艺对锻态Mn-Cu-Al合金的阻尼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Cu-Al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发生调幅分解形成了局部富Mn区,冷却后获得马氏体孪晶,且随时效保温温度提高与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增大,阻尼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在430℃保温1 h,Mn-Cu-Al合金阻尼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铝钛中间合金和硼盐联合使用对 ZA2 7合金进行变质处理 ,并加热到液 -固相区不同温度 ,采用不同时间进行等温热处理 ,以观察所获得的 ZA2 7合金半固态组织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经过变质处理后的合金在液 -固相区 46 0℃和 470℃保温 30~ 6 0 min可以获得较好的球化的半固态组织 ,其中在 46 0℃保温 6 0 min时球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过共晶Al-Si-xLa合金在不同频率下的阻尼—温度行为.Al-Si合金通过常规的铸造和喷射成型工艺制备,并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对Al-Si合金阻尼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合金不同频率下阻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阻尼缓慢增加到300℃后开始迅速增大.用G-L位错阻尼理论、晶界阻尼、界面阻尼对这种阻尼行为进行了解释.铸态下,添加适量La(质量分数0.003,0.01)对过共晶Al-Si合金的阻尼有提高作用,La过量后反而对阻尼不利.喷射成形态Al-17Si-xLa合金的阻尼与La含量并无明显相关关系.喷射成形工艺对Al-17Si体系合金的阻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并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淬火介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850℃保温1h,火淬,350℃时效1h,空冷。时效温度对合金性能有显著影响,在400℃以下,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增大,而塑性无明显变化;在400℃以上,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显著增大。淬火介质的类型和温度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常温水是理想的淬火固溶介质。  相似文献   

10.
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的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并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淬火介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 85 0℃保温 1h ,水淬 ,35 0℃时效 1h ,空冷 .时效温度对合金性能有显著影响 ,在 4 0 0℃以下 ,随时效温度的升高 ,合金的强度增大 ,而塑性无明显变化 ;在 4 0 0℃以上 ,随时效温度的升高 ,合金的强度降低 ,而塑性显著增加 .淬火介质的类型和温度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 ,常温水是理想的淬火固溶介质  相似文献   

11.
此研究探讨了钛铝合金中在没有超位错存在时的正常位错的特性。在少量塑性变形时,正常位错就发生缠结,正常位错对塑性变形贡献很少,大量的塑性变形主要靠孪晶过程,正因为如此,钛铝合金就容易产生脆性断裂。然而,γ钛铝合金中钛铝的原子百分数比却能改变位错的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2.
微量Zr对Cu-Zn合金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Cu13Zn,Cu13Zn0.013Zr和Cu13Zn0.09Zr3种合金(质量分数,%),通过对这些合金在不同处理态下的硬度测定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Zr对这类合金的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Zr(0.013%,质量分数)可以明显细化CuZn合金热变形和冷变形后的退火再结晶晶粒;进一步提高Zr的含量(0.09%),可有效地抑制合金的动态和静态再结晶,合金的完全再结晶温度提高到500℃以上.该结果对高速列车异步牵引电动机转子专用铜合金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气缸盖、排气管、钢锭模等构件,常因热疲劳而失效,为此,利用自制的完全约束式热疲劳试验装置,就稀土对铸铁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超过某临界范围后,稀土能显着提高铸铁的热疲劳抗力。对轻稀土来说,此临界值为0.04~0.045%,重稀土则为0.045~0.05%。 文中还讨论了稀土与影响热疲劳抗力的铸铁热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介质酸根对高铬铸铁腐蚀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五种常见的无机酸——磷酸、硫酸、硝酸、盐酸和氢氟酸作为介质酸根,在pH3~4与0.1N和1N的石英砂浆料中,对高铬铸铁腐蚀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指出:在相同介质条件下,酸根的不同对高铬铸铁的磨蚀速率有重要的影响.按照高铬铸铁磨蚀速率高低,介质酸根影响的次序依次为HCl(HF)→H_2SO_4(HNO_3)→H_3PO_4.而酸根浓度增大,不影响其次序.但酸根浓度的提高,磨蚀速率增大;在浓度大于0.1N的盐酸介质中,高铬铸铁磨蚀速率显著高于不锈钢.酸根对高铬铸铁磨蚀速率的影响与其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问题。实验表明,不论直接淬火或分级淬火的合金,当其在马氏体状态时效时,都会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现象,但后者稳定化速率大为减小,其激活能远大于前者。这一结果可用来估计单向记忆寿命。此外,本文还从结构上研究了马氏体稳定化机理,认为再有序化和空位钉扎是影响马氏体稳定化的诸多因素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用热脱附谱研究了氧在银-铂合金(含Pt 9.7 at.%)表面上的化学吸附。结果表明:氧在合金表面上主要存在两种吸附状态,峰温为580±10K的二级脱附峰,与氧原子在合金表面Ag原子上的吸附相对应,脱附活化能E_d=213±15kJ/mol;峰温在660K左右的二级脱附峰,与合金表面Pt原子对氧的作用有关,脱附活化能为330~430kJ/mol,并随氧暴露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14%Cr-5%Ni(质量分数)马氏体钢热处理后在400℃长期时效,强度增加,韧性降低,合金脆化。经分析表明,合金脆化与有害元素P和合金元素Cr,Ni等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的微偏聚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电镀法制取铁-铼高温自润滑合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电流密度,高铼酸根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镀层含铼量和阴极电流效率有较大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镀液组成和电镀条件。摩擦实验结果表明,铁-铼镀层有高温自润滑的作用,有希望代替整体冶炼的铁-铼合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对Al-2.52Li-1.21Cu-0.70Mg-0.15Zr(8090型)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变形加双级时效工艺可以明显地提高这种合金的断裂韧性。断裂韧性的改善与组织结构有关,即采用这种工艺增加了S′相的析出,并缩小晶界无析出带宽度,因而使变形较为均匀,减少沿晶低能断裂倾向。依据组织观察结果,讨论了时效制度、显微组织和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用高压气体雾化银合金熔体制取球形粉末的工艺原理及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粉末成分、形状参数、粉末粒度的因素。阐明了成形银汞合金的性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