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动态克隆选择和免疫网络结合的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动态克隆选择算法和免疫网络相结合的新入侵检测算法。将基因库和高频变异加入动态克隆选择算法,提高检测器的进化速率。将免疫网络与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结合,消除成熟检测器中存在的冗余,提高检测器的生成效率。对算法中记忆检测器的生成加入变异和竞争,促进记忆检测器的进化,提高群体的亲和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生物免疫学的原理,对基于免疫学的入侵检测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检测器生成的否定选择算法,并以开源入侵检测工具Snort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基于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最后给出了该系统模型同时具有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的优点,并具有很好的自我适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免疫检测器的生成机制,通过采用k平均聚类算法提取到的规则生成未成熟检测器,提出了将模糊逻辑理论运用到成熟检测器激活及记忆检测器生成的进化方法,改进了传统的以人工免疫为基础的入侵检测系统中随机生成未成熟检测器的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检测器的检测性能,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负选择算法是人工免疫系统中的核心算法之一,其性能对整个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负选择算法在选择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k连续位匹配规则,由于该匹配规则所固有的特殊性质,无法避免生成互相匹配的检测器。这些互相匹配的检测器在其覆盖空间(对非自体集合)存在非空交集,从而降低了负选择算法所产生的检测器的整体覆盖空间。本文为了避免负选择算法生成互相匹配的检测器,提出一种改进的负选择算法。与传统的负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成熟检测器的整体覆盖空间,使系统的检测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
入侵检测系统中动态优化检测器生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中,通常会采用阴性选择算法来生成检测器,这种算法生成的检测器存在缺乏更新、容易饱和、误警率高等缺陷.鉴于此,给出了一种生成检测器的算法思路:以免疫遗传算法作为基础,对子代记忆检测器进行优化,并结合动态自体集演化方法生成正常行为特征,使子代检测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父代检测器的优良基因,该方案发挥了遗传算法并行操作、全局寻优、自适应优化等特征,避免了免疫病理机制转移进入入侵检测系统造成的安全隐患,增强了免疫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时性、健壮性、高效性、并行性和可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免疫系统的保护机制为我们设计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灵感,使得计算机免疫成为能解决复杂入侵问题的一种信息安全技术而备受关注.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异常入侵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快速生成有效的检测器,并能实时检测入侵.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数据挖掘在免疫IDS系统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阴性选择算法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数据挖掘和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克服了现有入侵检测模型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借鉴现代免疫学理论,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新的有效途径。针对负选择检测模型提出rcb检测规则的rcb模板法和rcb贪婪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两种初始检测器集生成方法在入侵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在入侵检测研究领域中,提高检测模型的检测率并降低误报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网络入侵检测事务流日志数据库的关联规则挖掘改进算法,它采用事务压缩和属性压缩相结合,解决了当前主流关联规则算法应用到入侵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多遍扫描、大量无效规则和算法复杂度过高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在规则生成和对网络异常情况的检测方面都显示出比较好的性能,提高了系统效率,使其更适用于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0.
将人工免疫的原理运用到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中,充分利用了人工免疫系统的分布性、自适应性和高效性.为入侵检测系统的高误报率和缺乏自适应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模型框架.并对生成检测器的阴性算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入侵检测系统(IDS)成为目前动态安全工具的主要研究和开发方向.利用否定选择机制和克隆选择机制等免疫机制,提出一种新型入侵检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作为对比模型,通过实验,说明了这种新型入侵检测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分布式代理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代理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代理入侵检测的系统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做出了系统设计方案,还就入侵检测的实现算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nalogy based immune recognition method that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 of the clone selection process and the negative selection process by means of analogy similarity. This method is applied in an 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llowing several steps. Firstly, the initial abnormal behaviours sample set is optimized through the combining of the AIS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Then, the abnormity probability algorithm is raised considering the two sides of abnormality and normality. Finally, a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bove algorithms and models.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analyzing the techniques and architecture of existing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and probing into the fundament of Immune System (IS), a novel immune model is presented and applied to network IDS, which is helpful to design an effective IDS. Besides, this paper suggests a scheme to represent the self profile of network. And an automated self profile extraction algorithm is provided to extract self profile from packe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validity of the scheme and algorithm,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immune model.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单介绍了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鉴于现有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存在的误报率高和智能性低等缺点,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检测大规模协同攻击,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分布式计算和集群服务器的架构提出一种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该结构将M-IDS(Micro-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分布在受保护子网内所有节点机上,各个节点的M-IDS不仅可以独立检测直接入侵,而且可以和中心处理节点合作检测协同入侵。为了使入侵检测系统在具有误用检测优点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误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入侵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任务,给出了一个通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模型,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作了分类,分析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指出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同时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门限RSA的容侵系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为保护大的服务器群组,继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之后容侵技术已成为又一重要技术.提出了一种容忍入侵的体系结构,对系统组件采用冗余和多样性技术相结合,利用门限秘密共享技术实现系统的可用性和关键数据的保密性,来达到容忍入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自协议分析方法引入入侵检测系统以来,就与模式匹配方法相结合,以其简单、高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Snort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目前多数入侵检测产品是将Snort系统进行简单加工改造而成的。Snort系统是完全由规则驱动的,只是对网络接口数据进行生硬的模式匹配。近年来,国内外也提出了一些协议分析方法的改进,但都局限于基于误用的检测方法效率的提高。本文总结了现在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方法的理论成果,提出了一种有机结合了误用和异常检测方法的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这一模型结合了协议确认、协议分析和模式匹配三种检测技术,综合协议分析方法的先进技术方法,并利用协议确认方法对原有单一规则驱动的方法做出有利补充。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面临的协作和自身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和多组件入侵检测系统间的数据共享策略和合作访问控制策略模型。在模型中将每个主机的数据共享策略定义为由访问控制策略、完整性策略、合作策略组成的三元组,用这些策略形式化定义了主机间的关系。通过Take-Grant改进模型将主机间关系和权限联系结合,形成了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合作集合和识别广泛攻击的规则。该策略模型对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组件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安全保障。各参与主机通过合作集合检测广泛入侵并抵御复杂攻击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