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镇巴县核桃虫害发生状况,阐述了主要虫害银杏大蚕蛾,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条件和原因,提出了防控对策和除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3种处理西葫芦幼瓜的解剖特征,明确了形态上发生化瓜在花后6-7天左右,一般化瓜是指生长发生逆转;此外,开始化瓜时幼内部胎座细胞显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幼瓜整体的立体网状维管结构也发生改变,筛管大量断裂,破损。  相似文献   

3.
利用周期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麦条锈病初侵染日期,流行盛期以及发生程度的内在规律,提取了周期项,证明了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周期项做延伸预报,经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黄河故道生态区,一般年份棉铃虫发生4个世代,若气温偏高,有第五代或不完整的第五代发生。经调查,摸清了第五代棉铃虫发生规律与为害的特点,为测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物理学角度,论述了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地震振动、传播、深度,阐述了地震发生中的几个物理问题和地震发生前后异常的物理现象,介绍了地震测报与防震抗震的科学知识,对了解认以地震、增强防震自救知识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7-1999年连续3年新疆伊犁地区棉铃虫大发生,对上述棉铃虫大发生年份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棉铃虫的防治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棉铃虫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众  周录红  刘晶  杨华 《甘肃科技》2004,20(4):150-150,154
甘肃陇东影响玉米螟发生程度主要因子是:越冬基数,6月上旬至7月中旬的降水,天敌二因素。越冬基数是发生的依据,降水对发生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天敌对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带电Dilaton黑洞发生二级相变的条件,计算了临界质量,临界温度,临界视界事件位置和临界指数,并讨论了参数α对黑洞发生二极相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就国际工程中经常发生的索赔问题,浅析了其发生原因,种类,依据,费用组成,编写方法及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0.
地下室渗漏水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下室容易发生渗漏水的部位,基于各处渗漏水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实施30年来,在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工作的深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支撑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变迁与社会变革以及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由来、课程内涵与教育体系展开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艺术设计的商业属性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厚基础、淡化专业的适应性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新世纪对艺术设计专业前瞻性的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黄缘闭壳龟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0世纪70年代前野生黄缘闭壳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台湾等省和琉球群岛,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仅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分布面积多达39万hm~2,野生种群数量约40万只.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盗猎强度的加剧,黄缘闭壳龟的分布区和栖息地遭到地毯式的搜索,猎捕手段的多样化及其过度猎捕致使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只在河南大别山区、安徽皖南山区、安徽皖西山区等地还有少量野生个体生存,稳定的黄缘闭壳龟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台湾和琉球群岛.导致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其性成熟周期长、种群繁殖力低、栖息地遭受干扰破坏等因素,另外,人类贪婪无尽地对其野生资源的索取是导致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濒危灭绝的重要原因.加强黄缘闭壳龟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打击盗猎行为,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自然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是拯救黄缘闭壳龟濒危灭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菊科花粉的研究简史;菊科花粉的显微和超显微形态和结构;菊科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类型及分类群所属花粉类型的归类;菊科花粉外壁纹饰和超微结构特征的功能与进化;菊科花粉研究今后的主要方向等5个方面对菊科现代花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为古植物和现代被子植物花粉的形态研究,以及花粉的应用研究包括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与演化学、地质学、古气候、古植被和古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我国疆域广大,人口、土地、耕地和发展程度很不均衡。1933年,知名学者胡焕庸据此提出了著名“胡焕庸线”。利用这条北东南西走向直线,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该线的东、西两侧差异悬殊。究其原由,制约因素的多元的,而近地表的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与探索表明:(1)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两陆—陆板块的碰撞—挤压驱使高原南缘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是根本原因。(2)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阻隔了印度洋南来温湿气候的北进,并形成了西风带造成了我国西北地域的干旱和荒漠化。(3)在力系作用下,壳、幔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地壳短缩增厚、高原整体台升不仅导致东、西两部降水量、气温、人口、耕地与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变,且地球物理场发生了强烈变异与分布不均。(4)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水,水进则人进,人进则文化进,文化进则科技进,科技进则发展快,西部人民生活与生存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则更安宁。(5)东部不断强化开辟地下空间与利用,西部期盼“红旗河”工程实施,维护生态环境,兴建亿亩现代化耕地、牧场与绿洲。我国东部与西部共同发展与建设十分重要,饭碗要永远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制约因素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研成果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 .能否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做到客观、公正 ,不仅会影响科研管理的效应、科研评奖的公正性权威性及激励效应 ,而且还会影响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从主评方面、受评方面等制约因素的分析入手 ,探讨延时评价、同类相比、同行评议、专家经验与查新、排除偏见、重视异议等几个控制对策 ,以期寻找一种能够保证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客观公正性的机制与方法 .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非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网(后简称菌根网)和碳酸钙互作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氮磷养分的影响,模拟构建了植物根际和非根际隔室装置,采用尼龙网隔离实现根际与非根际隔室菌根网互联,在根际隔室中种植香樟幼苗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非根际隔室施加或未施加外源碳酸钙,培养期结束后测定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结果显示:菌根网对香樟幼苗植株生物量,氮、磷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影响;施加碳酸钙明对幼苗植株氮含量、氮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的影响;在施加碳酸钙后菌根网明显提升了幼苗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及氮、磷摄取量,叶片氮、磷摄取量和根的氮磷比;在菌根网存在时施加碳酸钙可明显提高植株氮含量、根和叶的氮摄取量以及根的氮磷比;菌根网与碳酸钙的交互作用明显影响了幼苗植株氮含量,氮、磷摄取量和氮磷比,但对幼苗植株生物量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非根际喀斯特土壤中互联菌根网和碳酸钙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页岩的脆性控制着裂缝的形成和演化,对页岩气层的体积改造和页岩气的增产极为关键。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岩石力学等实验对龙一1亚段的矿物组分、有机地球化学、孔隙-裂缝结构以及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分析不同脆性矿物、有机质以及埋深的页岩脆性特征及其与裂缝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龙一1亚段脆性最高者为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岩相,石英、长石和黄铁矿等脆性矿物的总含量大于50%,它们能够调节岩石断块的剪切滑移,所积累的能量大于完成岩石整体剪切破坏过程所需的能量;有机质及其在成熟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孔隙与微裂缝可促进裂缝的拓展、贯通以及连接,有机碳含量越高,裂缝系统越发育;随着埋深增加,页岩的脆性下降,岩石破裂模式由复杂的劈裂型向单一的剪切型转变;龙一11、龙一12小层脆性矿物和有机碳含量最高,脆性指数分别达到了61.31%和60.70%,为压裂甜点层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设计的金属中,铜、铁、锌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它们受到严格的代谢调节,因此这三种元素不大可能产生严重的污染效应。硒是一种稀有元素,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同时本文还阐述了它们的生态效益、化学状态,及它们和其他种金属相互关系联及拮抗作用。还有环境工业污染对这些元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昆明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昆明城市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用灰关联法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根据昆明市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昆明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措施,为制定昆明持续、高速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