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湘西苗族舞蹈艺术是华夏大地的一颗耀眼明珠,它起源于原始社会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模拟性、娱乐性、审美性、宗教性、社会性、简练性等诸多特点。湘西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它源于生活,融入生活,反映生活,较好地保存了苗族原始文化的内涵,反映着其文化本体的发展和演变,为研究湘西苗族文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同时,又植根于巫文化,是湘西苗族人民战斗历史的描述、艰苦生活的体现,是其顽强性格的表达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湘西苗族民间舞蹈是苗族人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融舞、歌、戏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生态群落。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生发、承传和发展,与楚巫文化、耕猎文化、歌乐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族学史上,凌纯声、芮逸夫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是“他者描写”的第一部湘西苗族志,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是“自我表述”的第一部湘西苗族志。两部志书作者结缘于1933年湘西苗族调查,前者获得后者助益良多,后者补正和完善了前者,体现了湘西苗族调查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水鼓舞"是贵州省剑河革东镇大稿午村苗族同胞传统祭祀节日活动中独特的舞蹈,现流行于剑河、台江、镇远、施秉等县。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具有黔东南苗族民间鼓舞形式,将体育与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民俗文化中的体育资源,具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大稿午水鼓舞具有全国唯一性、文化多样性、活动连续性、群众参与性等特点。"水鼓舞"所包含的体育和文化元素将对苗族群众的生活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水鼓舞"应得到传承发展,并且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浅谈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苗族和土家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创造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与健身方法。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和较高的健身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健身方法进行简单阐述,从而进一步推进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健身方法的发展及传播。  相似文献   

6.
在外界,人们往往只以为湘西女人才会放蛊,也只以为湘西苗族才会放蛊。实际上,湘西的土家族、苗族,湘西的男人女人都有会放蛊的。由于外界的一些民俗专家,根本不懂湘西的民风民俗与人情世故,把湘西的放蛊说成是装神弄鬼的迷信,描写得极为阴森恐怖,使得外界对湘西的神秘巫术存在着深深的误解和偏见。  相似文献   

7.
围绕苗族装饰图案色彩艺术特征,从苗族装饰图案中提取色彩数据形成直观图表,运用色彩构成分析方法对苗族装饰色彩进行现代解读,分析其色彩构成的特点,研究苗族装饰图案所遵循的审美法则及形式美感,并寻找从民族传统艺术遗产中汲取营养的方法,探索现代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与民族色彩艺术语言结合的切入点,通过现代设计手法的处理适用于现代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湖南西部地区是我国苗族重要聚居地之一,苗族文化在这一地区保存相对完整。文章通过田野考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科研方法对现代化语境下的湘西地区苗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提供相应资料。  相似文献   

9.
湘西民居建筑艺术,无疑是中国建筑中的瑰宝。本文通过对湘两民居建筑的形式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以便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将湘西居民建筑与湘两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湖南西部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胡少林 《科技信息》2010,(18):278-278,280
湘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地处湘、黔边界,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素有"歌海"之称,长期以来,唱歌、对歌已经融入了土家、苗、汉人民的劳动、生活之中。在湘西,无论是在田边、山寨,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谈情说爱,一切都离不开歌。生活就是歌,歌就是生活。这就是湘西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苗族在过去的历史中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苗族文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篆字体文字、湘西方块文字、外国传教士文字和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等不同阶段。文章就苗文在推动苗族地区的进步与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作了初步阐述,并针对当下苗文推广普及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湘西土家族、苗族的优良民俗,不仅有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而且是该地域的根基和瑰宝。湘西少数民族良俗中蕴含的育人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对提升民族成员的思想品质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必须重视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寻求开发湘西少数民族良俗功能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魏建玮 《科技信息》2009,(18):193-193
本文通过从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的几个特征内容来探讨苗族刺绣,分析苗族刺绣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在乡土情结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苗族刺绣在民族艺术中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从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的几个特征内容来探讨苗族刺绣,分析苗族刺绣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在乡土情结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苗族刺绣在民族艺术中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5.
石永爱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02-102,118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劲东风吹拂下,我校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其中湖南省重点课题《湘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课题组成员已汇编了《湘西童谣》《湘西传说》,还编写了校本教材《魅力湘西》。教材由湘西美景、湘西风俗、湘西传说、湘西童谣、湘西名人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除了编写的四篇课文以外,还有一个“语文实践乐园”。这个“实践乐园”的编排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亲自去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去感受他们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耳濡目染,在不经意间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16.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苗乡有句俗语:“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我校语文课题组老师带领几名学生一同来到湘西凤凰考察,观看了凤凰县苗学会成立十五周年庆典文艺表演,真正体会到了那“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湘西方块苗文是湖南湘西苗族地区使用的一种文字,对该文字的机器识别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预处理是整个文字图像识别过程的前提,其处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文字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的效果.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湘西方块苗文图像进行灰度化,采用Ostu算法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基于同态滤波和改进的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平滑和归一化,得到适于湘西方块苗文图像预处理的方法,为后续的湘西方块苗文识别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由于湘西地处多元文化的碰撞地带,故其自身的文化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苗族传统的“万物有灵”基础上的原始宗教信仰发生了局部的歧异性变化,但苗族信仰的根本性质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关于当代湘西苗族歌师群体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变化,他们正面临着日益衰落、解体、断代的危机,基于这种情形,我们以丹青苗族歌师为研究对象,对其的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展开深入的剖析,进而对其的开发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也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人的抢救性工程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高职院校的高职生有创业激情,有迎接社会挑战的信心,这些都成为了他们创业的动力。精油作为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物质,具有抑菌和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功能,受到广泛应用和群众的众多好评。湘西地区的苗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很高的挖掘价值。在本文中,作者结合湘西地区的实际情况,以苗药精油皂项目为例,探讨了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创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