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所大学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是一个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导师,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新乡学院"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校训让学校回归到教育的本源。学校要加快转型,加快发展,既需要开放的力量,更需要包容的智慧;既需要创新的思维,更需要求实的品质。在实践中必须把握好开放的强度、包容的尺度、求实的精度、创新的维度,保证学校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校情、校史和校园文化的高度提炼,是其独有的"文化名片"。梳理大学校训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不论是西方国家早期的名牌大学,还是我国近代设立的教会大学,他们都十分重视校训的作用,都提出了自己特有的校训。而在新时期的中国,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数量可谓惊人。大学校训出现了雷同现象严重和缺乏个性等问题。鉴于此,我国的大学校训必须与大学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必须彰显个性,突出特色,并且借鉴域外校训之优点,使我国的大学校训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校训是学校依据一定办学理念而制定的鞭策和规范全体师生行为的简短言词,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对113所高等师范院校校训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在表述形式上力求简短、直白、朗朗上口和易于记诵,在具体内涵上突显学校的师范特性和德育价值,呈现出"德""学""师""行""范"等高频词(组)。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校训也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结构简单化和缺乏实效性的问题。为此,高等师范院校校训在表达方式、价值选择、思想内涵和文化践履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创新,以使校训真正焕发出时代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训导之言,体现了大学的特色,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以及精神追求。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明确大学校训的基本要求、大学校训形成与发扬的要义,要以校训为切入点,创新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当前,倡导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当代高校,中国精神的培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校训精神的教育。该文以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的老校训"受当施"和新校训"自强、开拓、勤朴、奉献"的立意以及两者之间的文化传承研究,促进提升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从而帮助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校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品牌。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与治校精神的高度体现。近几年,随着中国高校对外联系的日益紧密,出于文化宣传的需要,国内许多大学纷纷通过创建英文网站等形式来提升自己的对外形象,因此关于校训的正确英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笔者通过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国内外部分大学的校训文本,将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理念,提出了注重校训内涵、遵循英语表达习惯、翻译时要"有取有舍"以及注重简洁性等校训翻译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训集中体现出高校办学理念,是大学灵魂所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从大学校训内涵与特征中分析、总结、凝练出大学校训的教育、激励、引导、约束功能,提出要进一步依托媒体宣传、校园文化平台、"两课"课堂,强化校训文化引领,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仲恺学院)是以农、工学科为优势的省属本科院校,有着90多年的办学历史。从创办之日起,仲恺学院就以"注重实践、扶助农工"为校训,并不断挖掘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新精神、新内涵。近年来,仲恺学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科技厅关于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完善机制、精心组织,确保农村科技特派员真正下乡进村,真正发挥作用,服务"三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略论高等院校的校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学生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导向。校训的产生和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校训是校风建设的灵魂,在校园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制定校训应遵循语言精炼、思想健康、美感性强、符合学校特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26日,由攀枝花学院、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攀枝花花舞人间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共建的攀枝花国际康养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攀枝花、四川乃至全国有了培育康养产业人才的"摇篮"。攀枝花国际康养学院由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攀枝花学院和企业三方采用PPP公司合  相似文献   

11.
大凡著名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云南大学的校训是“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著名学者金开诚先生对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赞赏不已。他说:“在我所看到的大学校训中,印象最深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训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浓缩,其包含着一个学校的文化素养,集中体现这一个学校的学风、教风与校风。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校训英译变得更为重要,校训英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外国人对大学的理解,为此,应当加强对大学校训英译的研究与分析。该文以陕西师范类大学校训英译为例,分析了大学校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为各类大学校训英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思范 《科技资讯》2006,(27):191-191
校训是高职高专办学思想、文化传承、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体现。它是对高职高专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或提炼,在高职市专精神中。起核心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了高职高专校训建设要体现办学特色、彰显高职高专精神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表现,是精练化、朴实化、箴言化的大学精神。从大学校训的角度,校训的发展历史,及其与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的关系、校训所经历的考验等方面来洞察、感受康奈尔大学的独具魅力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据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的"2019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公布,攀枝花学院排名全国第94位、四川第7位,在应用指数一项排名中,攀枝花学院位列全国41名、四川第2名。这是攀枝花学院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进入该榜单百强。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训是对大学生在道德、修养和做人的品行方面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修德践行,博审向学,同时也对高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功能和作用。本文阐明了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影响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指出增强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探讨高校校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校训,原本是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校对师生员工带有导向性、规范性、勉励性的训示与要求。正如《辞海》所释:“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在形式上如同格言、箴言、座右铭,或取自经典古籍,或引自名人语录,或征集于社会大众。好的大学校训,除能达成训育目的之外,更应该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如同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所说:“所谓校训,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训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高度浓缩了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理念, 又鲜明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师生每天进出校门, 抬头凝望校训, 心里总感到一份警策、一份鼓舞, 总感到一股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下面摘录我国部分大学校训 (排名不分先后 ), 以飨读者。  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北京大学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中国人民大学 实事求是。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中山大学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暨攀枝花钒钛检测实验室,攀枝花学院检测中心)于2012年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攀枝花学院与攀枝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共建,是目前全国唯一以进出口钒钛产品为重点的、对外开放的专业检测实验室。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2014年1月实验室取得CNAS、CMA"二合一"国家级资质,2015、2016年分别通过"监督+扩项"、"扩项"评审,目前认可钒钛类检测项目9大类11种  相似文献   

20.
校训作为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本身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大学校训对于大学自身具有教育激励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凝聚团结功能和宣传导向功能;对于社会具有辐射功能和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