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提出填土-涵洞-地基共同作用下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分析涵洞基底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传统涵洞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不足,利用有限元软件研究不同地基土质下高填方涵洞受力特点和地基应力与变形特性,确定高填方涵洞地基的破坏模式,建立地基工后沉降20 cm为控制指标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将不同填高、地基土质下的基底压力与规范公式计算值及沉降控制值进行对比,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涵洞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低估了高填方涵洞的地基承载力;涵洞和一般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涵顶应力集中,造成跳车现象;涵洞基底压力大于一般路堤,地基土强度越高,涵洞基底压力与一般路堤压力的比值越大;在一般土质与较好土质下,涵洞地基的稳定性要高于一般路堤断面的稳定性,地基土的破坏形式为典型的局部剪切破坏形式;按地基工后沉降20 cm控制地基承载力符合实际情况,规范公式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涵洞不均匀沉降开裂的原因,介绍采用注浆法加固处理涵洞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青藏铁路清水河段拼装式涵洞工程监测的地(气)温及沉降累积变形数据结果,运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出:在多年冻土区由于涵洞工程的修建,打破了原天然外界环境下冻土的热状况,引起涵洞基底下不同深度土体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呈现出差异性;通过对涵洞基底土体地温和沉降变形年波动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冻融循环期间涵洞冻胀抬升变形总值是低于融化下沉变形的;在经过一个冻融循环期后,涵洞从整体上呈现了一个逐渐下沉的趋势;由于各测孔沉降变形的不均匀性,将会导致涵洞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一些病害。  相似文献   

4.
高填路堤下涵洞病害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某高填路堤涵洞实体工程的病害,采用压力盒、水准仪及沉降观测仪器对其进行了全程监控,依据所测压力、沉降以及裂缝形态阐述了涵洞裂缝的产生机理,井从地基、基础、填土等方面分析了涵洞病害产生的因素,推定了涵洞基础扭转破坏的运动过程。指出在涵洞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地形因素,避免产生“扁担效应”,同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5.
路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林  魏建明  周厚杰  曾韩平 《科技信息》2011,(15):J0377-J0377,J0410
山区高速公路往往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路基的破坏,通过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分析为预防路基不均匀沉降破坏提供依据,同时提出信息化施工用于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博  冯丽 《科技信息》2012,(21):382-382
改建公路一般为单侧或两侧加宽,新老路结合部如若施工处治不当,容易产生工后不均匀沉降,致使结合部出现纵向裂缝、横向滑移、路面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尤其山岭重丘区改建公路,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更易出现上述病害,本文结合孙辛路改建工程,从技术准备、新老路边坡土方利用翻挖压实、挖土质台阶、土工格栅处治、接长侧涵洞施工等五个方面谈谈新老路结合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一级沿黄河公路涵洞台后变形及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分析,指出了高水位下构造物台北处理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路基拓宽不均匀沉降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燕 《科技信息》2010,(35):185-186
路基不均匀沉降是造成路面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路基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变形的不协调可能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通过不均匀沉降监测实例说明了观测方法,以及由监测数据揭示了新老路基沉降发展特点,对于其他路基拓宽工程具有某些方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兴梅  窦静 《科技信息》2009,(29):I0462-I0462,I0474
在不良地基上的建筑物,很容易出现地基过量的不均匀沉降而开裂和破坏,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施工过程中要从地质勘察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等采取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涵侧填土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效应,由几何和动力相似条件设计了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涵侧填土高度的涵洞地基受荷,直到破坏。为了确定涵侧填土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高填方涵洞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涵侧填土高时涵洞地基受荷破坏的过程,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得到极限荷载。讨论了使用经验公式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差值。选取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桩号为RK365+510处的高填方涵洞作为试验涵洞,在涵洞底部埋设沉降观测点,测量基底沉降值和沉降差。结果表明:侧填荷载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十分显著,且提高幅度为非线性,先从18.4%增加到36.83%,然后减小到8.91%;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应考虑公式和计算参数的选择以及试验方法对力学指标的影响;现场测试的涵洞基底最大沉降值符合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畅平  周建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22):1763-17651769
选取合适的应力函数,计算分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的半刚性基层的应力情况。计算分析表明,刚性路面板下半刚性基层顶面产生不致引起基层破坏的压应力,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基层破坏的力学机理是基层底面拉应力超过半刚性材料抗拉强度所致。半刚性基层底面产生的拉应力随基层厚度增加而增大,随路基不均匀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大。基层厚度(15~16)cm时,抵抗路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不均匀沉降会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局部或整体的破坏.本文以浙江绍兴某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分析不均匀沉降对该钢网壳结构应力、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均匀沉降会降低钢网壳结构的静力性能和稳定性能,且不均匀沉降越大,对结构的影响越不利.  相似文献   

13.
杨勇  吕国栋  王洪志  王天 《甘肃科技》2013,29(9):104-105,77
既有桥梁基础不均匀沉降是造成桥梁整体结构失稳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应用监测系统对桥梁基础不均匀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可以预防、减少由下部结构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甚至是桥梁整体结构的失稳和破坏。应用现有的激光技术、北斗卫星定位与通讯系统、无线传输手段等开发低成本、易操作、高精度的桥梁基础不均匀沉降监测系统是保障既有桥梁安全、稳定运营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减轻建筑施工中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成 《科技资讯》2006,(34):226-227
由于地基的非匀质性及上部结构传递荷载的不均匀性,地基普遍存在着不均匀沉降,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砌体结构内的附加应力,在墙体局部还会产生应力集中,为探讨地基局部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内部应力情况,本文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不均匀沉降与开裂的规律,并且提出了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结构材料性能退化等因素影响,砖木结构历史建筑抗变形能力较差,基础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往往引起历史建筑的损伤,甚至引起倒塌事故的发生。该文通过对杭州市典型砖木结构历史建筑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均匀沉降对砖木结构历史建筑的危害。分析结果表明:(1)当不均匀沉降时,砖墙体极易出现剪切和受拉裂缝,并随着不均匀沉降增加而扩展;(2)当不均匀沉降达到5 mm时,砖墙体出现整片墙体破坏的情况,危害结构的安全;(3)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应加强柱脚、木屋架支座等部位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含有梁、板和柱的结构模型,模拟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框架结构的影响;在模拟中设置S_1、S_2、S_3、S_4这4种工况,设置S_4工况下的对照沉降量是前3种工况下沉降量的2倍。结果表明:在基础不均匀沉降量相同的条件下,中跨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框架构件的影响程度比边跨的大;当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相同的沉降条件下,跨度较小的相邻梁更容易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7.
易薇 《信息化建设》2016,(4):135+137
导致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地基土质过于软弱、上部结构所受荷载不均匀以及结构自身的问题等。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将会引发上部结构的变形超出允许范围,并且开裂、倾斜等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更甚者会导致整个建筑物的破坏,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在结构上避免基础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秋  马慧君  余伟 《科技信息》2011,(10):I0325-I0325
1、造成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已铺筑路面出现坑凹;桥梁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基层不平整都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影响很大。还有就是沥青路面摊铺时,其中摊铺材料的质量、摊铺机械及工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等对路面平整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6,(3):352-357
通过现场监测涵洞与周围填土的沉降、涵洞外界面受力,研究了涵土沉降特征及其对涵洞外界面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涵土差异沉降引起盖板涵顶中部和两侧墙顶土压力集中作用,在填土期间变化过程不同,涵顶土压力约为填土自重的1.4~3.0倍;涵土差异沉降使得涵顶对涵顶以上两侧土体竖向力的分担,涵侧竖向受力小于填土自重,涵洞侧墙受力远小于静止侧压力;受地基差异影响,涵洞沿横断面沉降不均,涵土之间发生被动土压力作用,引起涵洞两侧墙土压力和基底压力的非对称状态,以及基底压力骤然减小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损伤情况,本文基于ANSYS软件平台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地基沉降对两层钢框架结构安全性能影响的建模;当中柱、边柱和角柱分别发生不同沉降量时,对上部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于钢框架结构来说,柱基沉降对一层梁的影响明显大于二层;中柱和边柱沉降对上层结构的影响要比角柱沉降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建筑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