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体化标识网络解决了传统网络中IP地址二义性问题,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本文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中提出一种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基于该协议设计了一种利用数字证书构建的接入标识.这种接入标识唯一的表示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终端,实现用户身份信息与终端的绑定.该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完成用户到用户真实身份的双向认证,采用谜题机制和无认证状态防止应答方受到DoS攻击.通过C-K安全模型分析用户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是会话密钥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在Openstack云接入认证过程中引入可信网络连接(TNC)思想,实现了一种强身份认证的终端接入云C-TNC协议.该协议从信道安全、平台安全、用户身份安全角度出发,将可信连接思想应用到云平台接入过程中,有效弥补了目前Openstack云平台存在的认证不足问题,从接入源头保证了云环境的安全.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本协议可以有效防止由接入终端不可信导致的各类安全攻击.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个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疗监护系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系统的安全需求.基于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定义了医疗传感器网络认证密钥交换理想函数,该理想函数提供了强安全性和实用性.在传感器节点和基站之间,设计了一个通用可组合安全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NB-AKE.NB-AKE协议使用伪随机函数原语实现.该协议提供匿名认证功能,并且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并发安全性.新协议结构简单,通信量较低,节点端的计算负载较小.  相似文献   

4.
低轨卫星网络能够作为地基网络的补充网络为地形复杂的区域提供网络服务。针对低轨卫星网络信道开放、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和用户终端海量的特点导致的安全问题、服务质量问题和网络控制中心负载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oken的动态接入认证协议,基于卫星轨迹可预测性和时钟高度同步的特点构造预认证向量,实现用户的随遇接入和无缝切换。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完全满足安全需求,并且具有较低的切换延时和计算开销,可实现低轨卫星网络中用户的高效、安全接入认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普通智能手机移动接入时端端加密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SWIM卡公钥认证的二阶段握手加密套接层(SSL)改进协议.在握手的第1阶段,该协议由SWIM卡完成终端与网关之间基于公钥证书的身份认证,并产生、分发密钥材料.利用第1阶段的认证结果替代标准SSL握手协议的认证部分,利用第1阶段产生的共享密钥、随机数按照标准SSL密钥生成方法生成移动通信双方的会话密钥、初始化向量,进而完成第2阶段的握手SSL改进协议.所提协议的安全性通过了BAN的逻辑推理、证明,其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端端安全性、通信带宽效率变化、密码运算量和移动终端普适性等方面,它要比无线应用协议更适于移动应用的安全性需要,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移动终端安全接入的时间也从3.5S缩短到1.5S.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IP—ARP协议缺乏基本的认证与完整性检查措施,导致ARP欺骗的安全攻击相当流行。S—ARP协议试图对传统的IP—ARP协议进行简单扩展并实现,主要通过对ARP报文进行认证及完整性检查措施来防止ARP欺骗攻击。该协议具体实现的方法是在内网Pc机上安装一个包含S—ARP协议的客户端软件,同时,在路由器上也添加了相应的协议模块,使ARP的广播报文是在有安全认证机制下进行各个结点之间的ARP类的信息交换,而ARP病毒软件发出的欺骗类的ARP报文不合有认证信息会被丢弃,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影响了。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物联网海量边缘侧设备接入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首先分析了边缘设备安全接入需求;然后研究了融合协议过滤、协议适配、网络安全隔离、安全接入认证技术于一体的物联网边缘侧安全接入认证技术。基于上述技术,设计了包含外网处理单元、隔离交换单元、系统管理单元、密码运算单元和内网处理单元在内的电力物联网安全接入认证装置;最后选取某省充电桩运营系统作为试点应用场景,分别从安全性能和通信性能两方面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安全接入认证装置能够在基本不影响设备通信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物联网海量设备的安全接入认证,在面对不同类型边缘设备接入时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泛化性,可有效降低核心业务系统被非法入侵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已得到了广泛的部署.在无线局域网中,终端移动时经常发生切换,需要进行安全认证,这导致较长的处理时延,降低了服务质量.目前的认证方法,如AAA和IEEE 802.1x,不能支持低时延切换.本文提出了一种两级认证方法,移动终端在快速切换协议中可以执行认证.在漫游到新域之前从目标接入点获取一个临时身份,通过使用该临时身份继续认证快速接入.移动终端在短时间内必须执行再认证,以便完成正常的认证过程,否则,认证接入将被终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级认证方法在切换过程中显著地减少了切换时延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密码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要求,Aydos、Mangipudi等人以椭圆曲线密码为基础,分别提出了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身份认证和密钥交换协议.而研究发现,这些协议中仍存在中间人攻击、服务后否认、假冒攻击等安全隐患,且不能提供前向保密性.为此,本文提出一个安全的身份认证和密钥交换协议,经验证说明该协议不仅能防止上述安全隐患,而且执行效率更好,适于为无线通信环境中用户端与服务器间进行相互认证,建立一个双方共享的会话密钥.  相似文献   

10.
IEEE 802.11标准组提出了802.11i标准以增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能。在802.11i标准中采用了802.1X标准实现无线局域网用户的认证和接入控制过程。针对802.1X认证协议的三方交互结构提出一种扩展Bellare-Rogaway模型,对802.11i认证和密钥交换机制进行可验安全性分析。通过分析,证明802.11i认证协议存在缺陷并给出了相应的中间人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跨域认证协议模型.该模型利用超立方体的结构特征,支持不同信任域间的实体双向认证.相对于传统跨域认证模型,减少了认证服务器间注册的工作量,简化了认证服务器间共享密钥的分配和管理工作.该模型还能够避免由单一权威机构认证所带来的网络瓶颈和单点崩溃等问题.分析表明,该协议模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应用服务器能够有效地进行访问控制,保障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针对Ad Hoc网络中Joux协议不能抵抗主动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的安全组播密钥协议.该协议采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增加时间戳机制,同时不使用认证中心,对簇内成员进行身份认证.安全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很好地抵抗Ad Hoc网络中的主动和被动攻击,安全地协商组密钥.性能分析表明:相对于使用认证中心的协议,减少了协议中包括通信轮数、通信次数、广播次数、消息总量等的通信开销,降低了协议中包括点乘、配对、指数运算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学报》2020,25(5):625-635
Remote authentication is a safe and verifiable mechanism.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oT),remote hosts need to verify the legitimacy of identity of terminal devices.However,embedded devices can hardly afford sufficient resources for the necessary trusted hardware components.Software authentication with no hardware guarantee is generally vulnerable to various network attacks.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lightweight remote verification protocol.The protocol utilizes the unique response returned by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PUF) as legitimate identity basis of the terminal devices and uses quadratic residues to encrypt the PUF authentication process to perform a double identity verification scheme.Our scheme is secure against middleman attacks on the attestation response by preventing conspiracy attacks from forgery authentication.  相似文献   

14.
RADIUS协议为远程访问系统提供重要的安全服务,即认证、授权和记账。在分析信息安全3个重要元素基础上,详细描述了RADIUS协议提供上述安全服务原理以及协议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远程访问系统中基于RADIUS协议的安全子系统。同时通过分析RADIUS协议的优缺点,提出了增强认证机制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经由Internet连接的两个私有网络之间能够利用隧道技术以私有IP地址的方式相互访问其内部资源,并且可以在隧道中传递动态路由协议信息,在基于Cisco路由器的配置过程中,通过利用GRE与IPSec两种技术共同构建Site—to—Site VPN,即首先使用GRE协议对用户数据和路由协议报文进行隧道封装。然后通过IPSec提供的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验证以及数据源认证功能保护在GRE隧道中传送的敏感数据,以实现GRE隧道的安全传输。通过结合GRE可支持承载IP组播流量与IPSec提供的安全特性创建Site-to-Site VPN,既解决动态路由协议在IPSec VPN隧道内正常通告的问题,又可以保护敏感数据穿越不安全通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网上政府采购的安全采购项目备案的协议.该协议运用了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PKI技术,实现了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保证了整个采购项目的备案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并通过一种形式分析模型BAN逻辑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解决网上政府采购中采购项目备案服务对安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网上政府采购的安全的采购项目备案的协议。该协议运用了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PKI技术,实现了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保证了整个采购项目的备案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并通过一种形式分析模型BAN逻辑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解决网上政府采购中采购项目备案服务对安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普适计算的隐私保护安全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用户隐私保护的安全协议.该协议由服务发现者对用户进行认证和盲签名,随后用户以匿名的方式访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资源.根据匿名与不可关联性具有紧密的关系,设计了普适计算的匿名攻击模型,通过匿名攻击模型分析可以看出:隐私保护安全协议不仅允许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认证,同时也可以保护用户隐私,并且能够防止重放攻击以及设备间的恶意串通.  相似文献   

19.
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两种攻击的分析,指出缺少认证性的密钥交换协议是不安全的.从认证性入手,在以下两个方面探讨了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一方面讨论该协议应采用的消息元素和密码体制,为规范此类协议的设计指出了一个可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两个密码学游戏给出了安全密钥交换协议的定义,该定义量化了协议的认证性,与以往的定义相比,可更准确和直观地分析这种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