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犁位于祖国的西部边陲。由于伊犁河水及天山山脉向西方延伸,相邻各国的野生动物也时常会顺着河流或山脉从千里之外扩散和渗透到新疆境内。有许多这样的例证:如松鼠、麝鼠、黄雀、欧亚鸲、红尾鸲、草原百灵、黑百灵、家八哥、大红鹳(火烈鸟)等等。作者于1994年4月、1998年6月、8~10月、11月,在新疆伊犁地区曾多次采集和观察到我国鸟纲、雀形目、雀科一新纪录——欧金翅 Carduelis chloris(Linnaeus,1758)。该鸟全长141~156毫米,体重约31克,翅长89~97毫米,尾长58~62毫米,嘴峰10~12毫米。其头顶暗灰色,额部泛绿色,后颈、背部暗黄绿色,至腰逐渐为黄色;翼和尾基两侧有明显的黄斑;下体大致为草绿色或灰绿色。欧金翅与东方金翅(C.sinica 或称中华金翅)相近似。区别在于东方金翅的体形较小,翅比较短,肩和背部深栗褐色,胸、  相似文献   

2.
黑翅鸢(Elanuscaeruleus)近年来在福建省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在福建省南部和东部为留鸟.对黑翅鸢的繁殖生态学研究结果说明,黑翅鸢繁殖期从4月~12月,筑巢对树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次繁殖都要重新筑巢,主要巢材为枯树枝,巢离地高度都在11m以上(n=4),巢外径为40cm,巢高30cm,巢深10cm(n=1).黑翅鸢每窝繁殖雏鸟3~4只,离巢时的雏鸟成活率都达到100%(n=4).繁殖期的黑翅鸢食物主要为鼠类.黑翅鸢的繁殖期长,繁殖力强,雏鸟成活率高,对人类活动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这可能是近年来黑翅鸢分布范围能够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12年1月—11月,采用实地调查、录音、录像、固定样线的方法进行棕头雀鹛分类、育雏、栖息地研究。首次发现了15只6♀9♂繁殖期的棕头雀鹛,证明长青自然保护区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棕头雀鹛繁殖种群。结果表明:棕头雀鹛分布海拔区间1 050~2 200 m;四种林型、四种植被类型内有分布;坡中部3只,下部10只,上部2只。棕头雀鹛一夫一妻制,每巢都是四只幼雏;雏鸟属于晚成鸟;巢穴位于坡脚,营灌木空中巢穴,向阳、巴山木竹稠密。巢材为竹叶、树叶、草茎。幼雏食物鳞翅目昆虫、水生虫子、螳螂、蚱蜢等。  相似文献   

4.
1988年3—8月在陕西省勉县铜钱坝乡陈家湾村对苍鹭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苍鹭营巢期3~7天,交尾后5~7天产第一枚卵,窝卵数4.27±1.44(n=15)枚,孵化期25~27天,卵的重量损失率为16.6±4.4%(n=23)。雏留巢期约40天,育雏期60天。营巢、孵化、育雏均由双亲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5.
红耳鹎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于1984——1991年间在广西的贺县,南宁、隆林等地进行。作者对红耳鹎在金钟山北坡四种林型中的分布数量作了调查,夏季在桂西金种山北坡的四种林型中,红耳鹎的分布数量以河谷农田稀树灌丛林最高,密度为1.13%ha。繁殖期为2~8月,雌鸟筑巢,窝卵数在2~4枚,以3枚居多,卵均重2.8(2.4~3.4)g平均大小为:15.7(15.2—16.0)mm×21.9(20.6~24.7)mm。仅雌鸟孵卵,孵化期约10~11天。卵孵化率为86.9%,巢中育雏期10~12天,双亲共同育雏,对其食性作了分析。植物性食物占64.8%,动物性食物占27.8%。  相似文献   

6.
台湾林鸲(Tarsiger johnstqniae)为中国鸟类特有种,仅分布于我国台湾地区;常见于海拔2000米的阿里山地区,当地人亦称之为"阿里山鸲".雄鸟肩上有栗红色的颈圈,故又得名栗背林鸲. 1906年初,英国探险家、专业采集者沃尔特·古德菲勒受雇于英国鸟类饲养家约翰斯顿夫人,专程到台湾岛采集鸟类标本.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不顾狂风暴雪的袭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登上了玉山山顶,采到许多新种的标本,采获了此前尚未在这里发现的6个特有种,包括脍炙人口的帝雉(即长尾雉,Syrmaticus mikado)、台湾斑翅鹛(Actinodura morrisoniana)、玉山噪鹛(Garrulax morrisonianus)、褐头凤鹛(Yuhina brunneiceps)、台湾戴菊(Regulus goodfellowi)和台湾林鸲.古费洛也因此声名鹊起,被学界称为当时"最著名的鸟类发现者".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0—1993的3年间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分别对褐马鸡的家鸡代孵暨育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孵化期为27.5(21.1—28.1)天,大致分为初期(1—9天),中期(10—20天),后期(21—28天).其受精率为68.5%,孵化率为56.3%.初期:孵化温度为39.30℃,湿度为69.60%,凉蛋温度(最低温度)为21.20℃,中期:孵化温度为38.45℃;后期:孵化温度为34.05℃,湿度为66.80%,凉蛋温度为21.00℃,孵化平均温度为37.27℃,平均温度为70.77%,凉蛋平均温度为23.30℃.育雏采用自然育雏与半人工育雏两种方法.自然育雏的平均密度为0.10—0.18只/米~2.初期日粮:10g蚂蚁卵1天,以后逐渐增加,育雏期为40天.半人工育雏:平均密度为4只/米~2,温度为50—60%,饮水为1/1000的青霉素温开水,喂食:2颗熟鸡蛋/天、只,以及不定量的小米、光照,1—3天24小时/100瓦,以后逐天减1小时到10小时,温度,第一周为34—35℃,以后2—3天降温1℃到恒温机制建立(14天左右),育雏期为45天.  相似文献   

8.
2002~2004年,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对北红尾鸲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每年3月上旬迁入该区。10月下旬迁离.3月下旬营巢.4月中旬产卵,窝卵数3~6枚.孵化期12~13天。孵化率为90%.巢内育雏期12天.巢外育幼期约10天.在该区全年的种群密度为4.41只/km^2.  相似文献   

9.
育雏行为是鸟类双亲行为和亲代投资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后代的存活至关重要。2018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全程录像的方法,比较了强脚树莺(Horornis fortipes)对寄生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雏鸟与自身雏鸟的育雏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强脚树莺的育雏食物均以鳞翅目(飞蛾)和直翅目(蝗虫)为主;强脚树莺雏鸟的育雏期为13.6±1.4d(n=3),而小杜鹃的育雏期为15~16 d;双亲喂养强脚树莺雏鸟平均喂食18次/d,而小杜鹃高达45次/d;小杜鹃与强脚树莺的雏鸟生长差异显著,小杜鹃雏鸟的生长速度比强脚树莺要快。研究表明,与喂养自己的雏鸟相比,寄主在喂养寄生的小杜鹃雏鸟时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相似文献   

10.
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白鹭繁殖行为和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2 0 0 1年 3月至 7月对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鸡屿岛的白鹭 (Egrettagarzetta)繁殖行为和繁殖力进行了研究 .白鹭集群、择巢、筑巢于 2月中旬至 3月中旬 ,3月底部分亲鸟开始产卵和孵化 ,4月中旬雏鸟开始出壳 .白鹭窝卵数为 4.43± 0 .6 8(SD)枚 ,孵化期为 2 3.2± 1.4d ,孵化率为 88.5 0 % ,窝雏数为 3.8± 0 .8只 ,育雏期 2 8~ 35d ,雏鸟成活率为 87.7% .每年每只白鹭的繁殖力为 1.96只雏鸟 ,每巢成功繁殖 3.37只雏鸟 .鸡屿岛白鹭繁殖前期的种群数量为 5 0 32只 ,繁殖结束时亲鸟和成活雏鸟数量共 135 0 6只 .本文分析影响白鹭繁殖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白鹭繁殖期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