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邵阳学院2008级体育系和理学系女生的身体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系女生的体重、肌肉值、去脂体重、总水分、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等指标比理学系女生要高;而体育系女生的体脂%和腹部脂肪小于理学系女生.研究显示:①体育系女生的身体成分结构总体优于理学系女生;②理学系女生的身体成分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体脂成分过多的问题,有向肥胖发展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③体育锻炼能增加去脂体重、减少脂肪,使身体成分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④运动是控制体重和减肥最理想的方法,女大学生应该崇尚运动,使运动成为自己时尚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186名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大学生体脂状况的实验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腹部肥胖、体脂率水平接近正常水平下限,二年级女生腹部肥胖水平位于皮下型,男生体脂率处于偏瘦等级;二年级腹部肥胖、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一年级;对于一二年级大学生而言,体重不足问题远比肥胖更严重;体脂率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系数男生为0.858,女生为0.787,表明采用身体质量指数描述高校学生身体充实度效度较高;男生各年级身体年龄处于正常状态,女生偏"衰老化",尤其是二年级女生;各年级的男生、女生体重均低于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和体质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分别运用体质健康测试系统和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中南大学566名大四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①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与体质综合评定成绩相关性较高(男生:r=0.655,女生:r=0.589;P〈0.01);②体成分测试综合评分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高;③学生体质综合评定成绩与体成分指标中的体脂百分比(BF%)和腰臀脂肪分布比(WHR)相关程度较高(P〈0.01).由此可知大学生身体成分测试指标中体脂百分比(BF%)与腰臀脂肪分布比(WHR)能用来反映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手球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体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球运动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手球专业的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体成分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手球专业男生体重、体脂、体脂百分比、BMI、肥胖程度显著高于普通男生(P<0.05);手球专业女生体重、BMI显著高于普通女生(P<0.05),在体脂、体脂百分比、肥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手球运动能增加体重、BMI,提高机体的瘦体重.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校学生体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客观了解青海省高校体育教育成果及城乡大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差异特征、研究高原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提高大学生的群体健康水平,文章对来自城乡大学生体质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前两年身高、体重指标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以后差别不明显;胸围及身体匀称度指标乡村女生高于城市女生;城市大学生呼吸机能低于乡村学生:乡村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整体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的测试,探讨女足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特点.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女足运动员、体院体教专业和普通系科女大学生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女足运动员的去脂体重、肌肉量、等长去脂体重和等长肌肉量均显著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教组)和普通院系学生(对照组),三组呈女足组>体教组>对照组,体脂%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体教组.结论:女足运动员身体成分、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了解高校女生身体成分的现有状况及其对形体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皮褶法对某高校女生体脂质量分数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导致评价结果的原因所在。结果显示,以瘦为美的名人效应促使大比例高校女生无度减脂,致使半数以上研究样本体脂质量分数偏低。女生低脂现象应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并提高全员化形体健康教育干预程度。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市3259位男女大学生的BM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男女大学生BMI总体处于良好状态,男生的BMI明显高于女生,女生低体重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女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均大大低于男生.与10年前相比,上海市男大学生BMI近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女生BMI则呈下降趋势.因此提出大学生必须建立良好的身体审美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积极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耐力性运动处方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通过比较锻炼前后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身体成分、身高、体重、基础代谢率变化,探讨应用耐力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心肺耐力和身体成分的影响,为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提高心肺机能,改善身体成分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可致大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基础代谢率显著增强(P 0.01),体脂率下降(P 0.05),可有效增强青年大学生心肺耐力并改善体成分,但体重变化未见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汉族大学生的体质是否改善,采用频数统计、t检验等数理统计法对1646名19~22岁汉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正常体重组比例较低,低体重现象严重;此外,随年龄增长,男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的比例逐年下降,正常体重比例逐年上升,女生与此相反;2)大学生身体机能均处于良好水平;3)大学生下肢力量仅处于及格水平,男生柔韧性处于及格水平,但女生处于良好水平;4)城乡比较发现,乡村男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均显著优于城市男生(P〈0.05),乡村女生仅柔韧性显著高于城市女生(P〈0.05);5)性别比较发现,男生身体机能、下肢力量显著高于女生(P〈0.001),但女生柔韧性显著高于男生(P〈0.001).这提示湖北省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下肢力量急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不良的体育行为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其对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贯彻国务院要求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对健康的影响,我们对不良体育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其对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认真研究,以期为找到解决不良体育行为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和分析山西省在校大学生状况,得知多数大学生对目前生活较为满意,尤其是对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余暇生活满意度较高,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身健康的态度和健康知识的需求比较迫切,有较高的愿望了解和掌握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类型,阐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机体健康状况,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治疗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对3 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65%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2)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的趋势;3)81.7%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高,但却有60%的大学生并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4)大学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为例,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中有24.22%的学生有中等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低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的水平;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比女生差;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年级的学生.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时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芮东华  赵鹏 《科技信息》2010,(25):140-1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是专职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的优势。通过了解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积极拓展心理健康的有效路径,高校辅导员可以担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经济贫困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将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甚至将来的各个方面.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盲目的自卑感、强烈的自尊心、性格自闭、心理压力大及行为偏激等心理特征与形成原因,探讨了体育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体育俱乐部和培养一技之长等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海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法律基础知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等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缺失。结合实际分析其中显现的问题及原因,因地制宜探索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突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学生自信心不足和维权意识强烈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两个突出问题。虽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呈现出的特征具有一致性,然而民办高校学生在此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构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CL—90对文山师专309名各年级在校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师专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68%;各因子分显著高于青年组常模和省内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随年级上升而加剧的趋势;女生的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文理科生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提示师专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师范专业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方向,重在预防、控制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