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岩  邵荃  王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3):397-402
为使通用机场的布局规划与中国通用机场的快速发展保持一致的步伐,根据中国通用机场的类型等级主要提出了A2级通用机场的布局规划方法,分析了A2级通用机场的功能需求与定位,引入了关于A2级通用机场的社会公共服务属性与经济属性,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事故发生风险水平、人口密度和经济规模来表征两大属性,并对其进行加权处理,结合P-中值选址数学模型,对A2级通用机场的救援范围进行建模分析,分析了其预选址个数与加权距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使A2级通用机场的布局规划更具有可靠性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偏远地区支线机场的物资供应问题,依托地区物流中心建立机场物资供应中心,从而实现地区物流中心的货物运输到各支线机场总成本最低、配送效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大。首先基于Voronoi图理论,形成了区域机场Voronoi图,采用重心法,确定出备选点位置;将重力p-median模型用于机场物资供应中心的选址,以可变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根据重力模型原理,结合机场物资供应中心点的吸引力、供应点到需求点的距离以及各机场物资需求量,采用改进的免疫优化算法,运用Matlab编程进行仿真,利用算例对选址模型进行仿真求解。仿真结果表明,p-median模型在算例中的应用,可以得出较为理想的机场物资中心选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偏远地区支线机场的物资供应问题,依托地区物流中心建立机场物资供应中心,从而实现地区物流中心的货物运输到各支线机场总成本最低、配送效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大。首先基于Voronoi图理论,形成了区域机场Voronoi图,采用重心法,确定出备选点位置;将重力p-median模型用于机场物资供应中心的选址,以可变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根据重力模型原理,结合机场物资供应中心点的吸引力、供应点到需求点的距离以及各机场物资需求量,采用改进的免疫优化算法,运用Matlab编程进行仿真,利用算例对选址模型进行仿真求解。仿真结果表明,p-median模型在算例中的应用,可以得出较为理想的机场物资中心选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通用航空搜救快速、高效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通用航空救援点布局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针对布局考虑因素对各个受灾点及周边建设应急救援点的需求影响进行权重计算,结合应急设施选址问题中的p-中心模型,即使得救援点至受灾点的最大距离最小,提出了一种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通用航空应急救援点的布局方法,确定了救援点的数量,对救援点和受灾点的救援服务关系进行网络布局,综合考虑了通航搜救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因素,并满足了通航搜救效率最大、公平性、成本最低等要求.该方法的提出对通航救援点布局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Open Street Map的矢量路网数据,对西藏全区构建1km*1km成本栅格,通过累积耗费距离法测算西藏现状及规划完成后西藏自治区民用运输机场可达情况,重点对人口、不同等级行政驻地、旅游景区、边境地区等方面的机场可达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如下:①现状机场体系1.5小时内仅能覆盖拉萨、日喀则和林芝市级行政驻地,在规划机场建成后,能够增加对那曲市行政驻地的覆盖。②现状机场体系在3小时内能够覆盖14个区县行政驻地,大多分布在以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为核心的河谷地区,5小时内不可达机场的区县主要分布在那曲市、日喀则市和林芝市,包含羌塘高原大部分地区和藏东南边境。在规划机场建成后,3小时内新增对6个区县行政驻地的覆盖,覆盖率增加19%。③现状机场体系在3小时内对5A、4A、3A景区的覆盖率分别是80%、61%、47%,在S2情景下覆盖率增加0%、13%、8%。④现状机场体系在3小时内不能到达区内任何通商口岸,在规划机场建成后,能够覆盖普兰、亚东通商口岸,到达最近机场时间分别是0.5、3小时。需要考虑在现有机场规划之下,发展包括通用航空的多级机场体系,加强对机场空白区,尤其是通商口岸、旅游景区等具有重要经济发展意义地区的机场布局。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交通可达性研究是明晰机场服务范围,促进机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京津冀地区机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运用成本栅格加权距离算法,在GIS支持下,计算京津冀地区民用机场的交通可达性,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而探讨京津冀地区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分布的关系,揭示京津冀不同区域和不同小时圈中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内在机制,为区域机场协调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机场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机场可达性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间地区强于边缘地区的趋势。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机场可达性百分比的增加,人口密度百分比成减小的趋势,相关系数达-0.73(P0.01),这种负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幂指数的方程来定量表达;1.5小时圈是目前京津冀地区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反映了机场服务范围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地,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北京和河北省地区的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主要作用圈在1~1.5 h圈;天津地区的主要作用圈在0.5~1 h圈,主要与城市规划和机场布局相关。在未来的机场规划中,新建机场应在1.5 h圈范围以外,同时考虑区域的人口密度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快递一次配送成功率低、退货难办理、个性化取件时间与快递配送时间的矛盾等问题,首先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区域进行空间分析获取备选自提点;其次结合集合覆盖模型的思想,利用距离惩罚成本函数和改进后CFLP模型,构建备选自提点优化模型;最后以株洲市天元区为例,提出以连锁便利店作为自提点的方式,根据GIS和选址优化模型对该地区快递自提点网点的布局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正在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机场正在规划建设当中。机场选址作为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是机场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机场选址理论大都基于单个新建机场自身出发,很少考虑同一个城市群当中其他机场的竞争与合作。将同一个城市群内的所有机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深入研究新建机场的选址问题。首先,从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要求出发,指出民航主要承担不同城市群间城市的旅客运输服务。随后建立了以旅客综合出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机场选址数学模型,该模型为非线性整数随机规划模型。设计了两阶段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即采用枚举法将非线性规划问题转换成多个线性整数随机规划子问题。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将随机规划子问题转化为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再采用分支定界算法进行求解得到解集后,采用统计分析和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最优解。最后采用算例证明了该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针对机场建设过程中机场规划阶段所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的归纳总结,机场规划阶段的节能主要包括机场选址的节能、飞行程序的节能、机场飞行区构型的节能、机场航站区布局的节能、机场可持续发展的节能。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小城市的各项消防数据,采用负荷距离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将消防责任区划分为多个小区域,以消防车平均行车距离最小作为消防站选址原则,对中小城市各个消防站的选址进行优化和研究.通过地理模型来求解两点之间的几何距离,简化了繁琐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选址模型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适用于医院急救站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1.
区域能源系统中能源站选址和管网布局规划是影响区域能源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能源站选址、管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和最短路径算法的站网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将最短路径权重作为聚类相似性度量,建立站网布局结构模型.然后以系统年均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构架优化目标函数.最后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区域内能源站数量、选址以及管网布局进行综合优化,为区域能源系统站网布局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区域物流系统及物流园规划方法体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物流系统规划是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为了促进中国物流规划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高物流系统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采用货运规划、园区规划和微观仿真的理论,在追踪国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涵盖不同规划层次的方法体系,并对货运预测模型、网络优化模型、用地布局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概括,指出了中国物流规划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行政区域划设模式,实现大规模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优化,通过分析完整的低空飞行服务流程,采用聚类方法描述低空飞行服务需求,确定了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的基本准则和约束限制,建立了以服务成本最小化、服务响应时间最短、服务覆盖面积最大和重复覆盖最低的静态优化选址模型;采用"理想点"切入方式,设计了多目标遗传选址算法,搜索最优选址解集.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多目标规划更贴近低空飞行服务实际生产的要求,遗传算法更好协调了四个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最优,且降低了求解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战区联合作战中的空间需求响应问题,描述了面向战区联合作战的空间需求响应任务规划的背景;从空间资源能力、空间需求响应机制、空间需求响应效益和代价等方面,分析了空间需求响应任务规划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定义并描述了任务规划模型,设计了任务规划计算方法,并结合战区联合作战实际进行了案例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为战区联合作战中空间需求的有效响应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张峰水库在初设阶段的总体布置规划,其中包括施工布置条件、场内外交通、施工总平面布置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需求不确定下容量限制工厂选址问题。在考虑需求点的实际情况后,根据各点不确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工厂的生产规模限制,建立设置分段的生产规模的容量限制工厂选址模型。使用联系数和区间灰数理论对不确定的需求进行预测。为了求解该问题,对传统人工蜂群算法的编码、更新、搜索和追随策略进行了改进。最后进行数值实验,将新算法与遗传算法、萤火虫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海鸥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蜂群算法有更好的优化效果,在求解容量限制的选址问题上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