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合成了N 乙酰丙酮 DL 亮氨酸 水合铜 (II) .基于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电子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进行了结构和组成分析 ,N 乙酰丙酮 DL 亮氨酸是负二价的三齿配体 ,配位原子是亚氨基氮、羧基氧和羟基氧原子  相似文献   

2.
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甲基-8-羟基喹啉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合成了2-甲基-5-氯甲基-8-羟基喹啉,收率65%。8-羟基喹啉通过先溴化生成5,7-二溴-8羟基喹啉,再与丁基锂作用生碾主基锂,然后与亲电试剂环氧乙烷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别作用合成了5-(2-羟乙基)-7-溴-8羟基喹啉,收率分别为70%和66%。  相似文献   

3.
1H-苯并三唑乙酰肼,2H-苯并三唑乙酰肼分别与苯甲酰丙酮,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乙酰丙酮缩合,得到相应的5-羟基吡唑啉,并对其互变异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溶剂和电子效应对5-羟基吡唑啉形成及互变异构有重要影响,乙酰丙酮与1H-苯并三唑乙酰肼缩合,还得到相应的吡唑衍生物,这些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N,N-1,3-二溴-5,5-二甲基乙丙酰脲对羟基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N,N-1,3-二溴-5,5-二甲基乙丙酰脲对醇及仲醇生成相应的醛或酮;氧化α一羟基酸生成少一个碳醛或酮;而氧化α-羟基酯则生成相应的酮酯,当含有β-H时,氧化的同时发生溴代,一步生成溴代酮酯,该氧化剂性能优良,反应温和,产率明显同于NBS,如氧化溴化乳酸生成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α-溴代的丙酮酸酯,产率高达83%。  相似文献   

5.
报导了S-乙酰基-硫基乙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TA),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S-Acetyl-MAG3),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ectyl-NHS-MAG3)的合成方法,用IR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在40-50℃下反应24h得到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于二酰亚胺酯(S-Acetyl-NHS-MAG3) 的产率较高,副产物较少,分离提纯容易。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对羟基苯甘氨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反应体系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N-氨甲酰-D-对羟基苯甘氨酸、DL-对羟基苯海因3者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Kromasil-C18为固定相,ψ(乙腈):ψ(磷酸(85%))=10:90:0.01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3者回收率分别为99.5%,98.6%及99.6%,RSD为0.11%,0.13%和0.21%。  相似文献   

7.
N-乙酰基-DL-2-甲基-色氨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烯-2-酮,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以及苯肼为原料合成了非天然的N-乙酰基-DL-2-甲基-色氨酰,产物经核磁、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并对其非等温TG数据分别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进行了解析。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提出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酮(Ⅱ)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根据TG曲线计算出了E,lnA和△S^*,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由邻羟基苯甲酸、1,4-苯二酚和溴素起始,经溴代、氧化-溴代、形成酰氯和酰化等步骤,合成了三种新的多溴代邻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溴含量、IR和^1HNMR的分析,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显色剂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12.5的介质中,显色剂铜生成了3:1黄色稳定配合物,利用褪色江度法,λmax=529nm,ε=3.7×10^4Lmol^-1cm^-1,铜量在0-35μg/50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方法选择性好,可用于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2-氨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lnA,提出了N,N′-双(2-氯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和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种草酰胺桥联的新异双核配合物[Cu(Me2oxpn)Mn(tment)2]ClO4)2(I)和[Cu(Me2oxpn)Zn(bpy)2](ClO4)2(Ⅱ),其中,trnen和bpy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2,2′-联吡啶,Me2oxpn为N,N′-双(3-氨基-2,2-二甲基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丁酰胺的N-氯代衍生物与1-丙醇水溶液在弱碱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通过对产物的定量及结构分析,发现N-氯代酰爱基的55%的转化为1-丁酰基-3-丙基尿素,15%转化为1,3-二丙基尿素,10%转化为丙氨基甲酸丙酯,由此推论PAM的N-氯代酰胺基能形成网状结构且能和羟基形成共价键,这些都预示着N-氯代聚丙烯酰胺具有优良的纸湿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间氨基苯酚、碘丁烷为初始原料,在溶剂及脱酸剂的存在下,于常压下加热回流制备间二丁氨基苯酚,再与苯酐缩合成4-N,N-二丁氨基-2-羟基-2′-羧基二苯酮的合成路线,产品总收率达78%,主含量≥99%,该产品与二芳胺或萘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具有内酯环的无色多芳基荧烷类化合物,该系列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在热、压的条件下,可发生开环反应而显、红、蓝、绿等色彩,与用氯丁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相比,广阔魇料较贵但避免高温和高压反应,在国内实现工业化生产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通过2-羟基-1-萘醛和氨基乙酸形成的Schiff碱与二价铜了合成新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与电子光谱研究面是表征。其Cu原子形成四配位配合物,分子内中心原子分别形成亚胺的N→Cu,羟基的O-Cu,酚氧原子的O-Cu以及水的配位O→Cu。  相似文献   

16.
4-溴-3,5-二羟基苯甲酸是嘧啶类药物的中间体,以3,5-二羟基苯甲 原料合成了它并用质谱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反应条件也进行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化合物席夫碱N-2-羟在苄叉对氯苯胺及对甲基苯氧基二硫代甲酸铜。用红外光谱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将席夫碱分别与丙二酸铜,邻苯二甲酸铜,对甲基苯氧基二硫代甲酸铜及与二乙基二硫代氨甲酸铜4种铜盐配位后溶于乙醇中生长晶体。通过对所得晶体进行元素分析后发现,该席夫碱与4种铜 盐的配位方式不完全相同,由于邻苯二甲酸铜的螯合性能较强,只有一个席夫碱分子与其配位,而其他3种铜盐与席夫碱反应时,有2个席夫碱与铜离子配位,且席夫碱上的羟基取代了原理铜盐上的阴离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Xanthobacter autotrophicus在发酵中β-羟基烷酸的积累过程及超微结构,得到聚-β-羟基烷酸的最高含量为62.70%(W/DW),其中聚-β-羟基丁酸与聚-羟基戊酸的比例为1.0:2.6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5-不对称取代-4-羟基-3(2H)-呋喃酮类香料的香味特征及天然存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合成方法。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用β-环糊精和马来酸酐合成了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β-环糊精(简称cpd.I)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pd.I作为柱层析固定相拆分DL-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结果表明,对DL-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拆分率分别可达到21%、47%和52%,研究结果显示:β-环糊精经修饰后拆分这些物质的能力比β-环糊精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