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东北草地羊草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测了东北松嫩草原上羊草种群的资源生态宽度、生态位宽度季节变化,羊草与其它主要植物种群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并在不同水平梯度上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羊草种群水分生态位宽度主要取决于羊草的资源占据比例;光生态位宽度主要依赖于光能的利用强度;营养生态位宽度主要受生境土壤养分差异的影响;羊草生态位宽度存在着季节性变化;植物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值随土壤水分与碱化度梯度呈有规律变化,生态位重叠是该地域植物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重叠指数为依据,将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土壤全N分别作为反映各主要种群生长环境的资源轴,对小陇山锐齿栎林的10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宽度均较大,生态位宽度平均最大值出现在有机质资源维上,平均最小值出现在全N资源维上;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维上的重叠都较大,说明了各主要树种间利用资源的方式较为相似,表明种群间利用资源的竞争排斥作用较为强烈,彼此之间容易造成在各资源维上的竞争;在3组资源轴中,锐齿栎的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说明锐齿栎种群对各资源的利用充分,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物与土壤因子关系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36个样地22个植物种的重要值(IV)为基础, 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其分为6个群落类型: 翅碱蓬群落、柽柳?翅碱蓬群落、柽柳?芦苇+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旱柳?芦苇群落、人工林群落(刺槐林和白腊林)。在群落演替梯度上, 土壤pH逐渐增加, 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 土壤含水量最大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芦苇群落和人工林群落, 土壤有机碳和总氮总体逐渐增加, 土壤碳氮比呈下降趋势。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 影响黄河三角洲植物种分布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是土壤盐分和pH,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盐分呈显著负相关, 与土壤pH有正相关关系。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的生态 位分析发现, 优势种柽柳、芦苇和翅碱蓬的生态位宽度较大, 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较小, 说明物种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出现了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4.
李成波  赵先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154-155,197
运用TWINSPAN将黄河三角洲湿地67个样地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并用Levins修正公式和Pianka公式分别计算了6个群落类型和总群落中各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TWINSPAN划分而得的6个群落类型从A到F,水深逐渐下降而土壤盐分逐渐升高,同种湿地植物在不同的群落类型中生态位宽度不同,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的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普遍较低,生态位分离较为明显。这取决于不同植物种群对不同水盐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水盐环境条件要求相似的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大,而对水盐环境条件要求差异较大的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接近或达到0。此外,根据生态位理论,并结合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湿地植被保护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四面山常绿阔叶林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并对生态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乔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乔木种群与其它乔木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6.
黄山微毛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Horn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黄山微毛樱群落13种重要乔木和16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乔木层中,微毛樱和白檀生态位宽度较大,Bi(Levins生态宽度)和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42、0.884和0.939、0.730,而黄山松和小叶白辛树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7对,占总数的60.3%;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28对,占总数的35.9%;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3对。灌木层中,白檀的幼树、伞八仙和华空木为优势种,其Bi和Ba分别为0.872、0.862,0.799、0.742和0.689、0.587,而鸡桑、锐齿臭樱和棣棠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67对,占总数的55.8%;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48对,占总数的40.0%;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5对。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微毛樱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或伴生种,对群落小气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似生境要求或相似生物学特征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窄的物种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了湖北省长阳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var.vilmoriniana)群落14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结果表明:光叶珙桐、华西枫杨(Pterocarya in-signis)、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和Ba值分别为1.8478、0.8031,1.5881、0.6336,1.3969、0.4171和1.3482、0.452 4;白辛树(Pterostyrax hispidus)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i和Ba分别为0.5466和0.0941.光叶珙桐群落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有56对,占总对数的60.2%,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表明光叶珙桐群落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较激烈,群落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凤阳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测算了10种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分别用Levins和Shannon Wiener两指数测得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两种结果均表明木荷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其生态位宽度值B(L)i和B(sw)i分别为0.771、1.325。(2)该群落优势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大,表明优势种群之间对资源的利用有较高的相似程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与生态位宽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3)该群落优势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且Lih值与Lhi值基本一致,说明优势种群间有相似的生态学特性。另外,生态位相似比例大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
南川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Levins,Hurlberty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中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灌丛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宽度较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10.
岭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岭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中39种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利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测算了15种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较大,木荷、檵木、甜槠的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83 9、0.914 8、0.873 1和0.992 6、0.958 7、0.927 9.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树种,其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值较高,木荷与檵木、甜槠生态位宽度较大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是0.813 2、0.813 1.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优势种群木荷与其他各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为0.298 1~0.363 1;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重叠较小,生态位最小的青冈栎与其他树种的重叠值是0.009 7~0.280 0.  相似文献   

11.
天龙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天龙山植被的17个优势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首先用TWINSPAN与传统群落的分析方法,把40个样方分为6个群落类型,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测定群落中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就越强;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12.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草本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岷江干旱河谷植被及其环境因子系统取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20种主要草本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 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特征。绵枣儿、铁扫帚、翻白委陵菜、黄背草、密生苔草的生态位宽度较高,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该地区的优势种群;猪毛莱、紫花野茅,歧茎蒿、虱子草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并非就不是群落的优势种,取决于种群分布的范围和分布的均匀程度。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表明对不同资源空间的利用能力和适应性不尽相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pH〉速效K〉全N〉速效P,表明物种对速效P资源的利用能力较低,对土壤含水量的利用能力较高,草本物种对水分资源的利用能力高于灌木物种。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分布于大渡河上游两岸干旱河谷地带,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由于自身和人为干扰的原因,该物种受到灭绝威胁。本文以群落样方为一维综合资源生态位,分析了四川牡丹灌丛灌木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牡丹与其伴生灌木物种的空间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丛内四川牡丹、蚝猪刺、野花椒、橿子栎、散生栒子、野蔷薇、金花小檗、平枝栒子和小马鞍羊蹄甲种群的标准化生态位宽度依次为0.745、0.979、0.950、0.748、0.947、0.924、0.792、0.863和0.610,四川牡丹与优势种群蚝猪刺、野花椒、野蔷薇等生态位重叠较高,潜在竞争作用强。四川牡丹与金花小檗、小马鞍叶羊蹄甲、橿子栎在小于15 m的空间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与平枝栒子、蚝猪刺、野花椒在0~5 m的空间尺度上呈负相关或接近负相关。本研究认为在四川牡丹群落内,四川牡丹受到蚝猪刺、野花椒、散生栒子等群落内优势物种的竞争排斥,加之自身种子萌发的特性和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四川牡丹自身生态位狭窄,位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了解群落内各种群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生态适应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在对弄岗15 hm2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进行样方划分及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375个20 m×20 m的样方作为不同的资源位,以各样方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运用Levins和Pianka公式计算、分析样地内30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结果]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为苹婆、广西牡荆、茎花山柚、假玉桂和日本五月茶等,生态位宽度分别为207.04,195.01,176.88,142.05和126.23;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是三角车、肥牛树、对叶榕、米扬噎和中国无忧花等,分别为37.95,35.79,33.83,25.87和15.76;重要值排序靠前的闭花木、蚬木、海南椴和劲直刺桐的生态位宽度居于中间位置,生态位宽度为107.54,77.54,113.48,95.12。生态位重叠值等于1的种对有0对;生态位重叠值大于或等于0.5、小于1的种对有20对,占总种对数的4.6%,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小于0.5的种对有401对,占92.2%;生态位重叠度等于0的种对有14对,占种对数3.2%。[结论]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且绝大部分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苹婆、金丝李和茎花山柚等生态位宽度比较大,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作为优先考虑物种。要建立完整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参照系统,应在不同岩溶气候带建立不同演替阶段的天然植被监测样地,分析其环境条件、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等。在针对某个地区某个恢复阶段进行植被恢复设计时,应参照该地区这个恢复阶段的天然群落,选择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作为先锋种,选择生态位重叠度较小的物种作为伴生种。  相似文献   

15.
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等计算公式,测定了缙云黄芩(ScutellariatsinyunensisC Y WuetS Chow)所在群落中草本层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显示:缙云黄芩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该种生态适应幅度较大;与其主要伴生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表明它们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科优势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空间占据能力,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百里杜鹃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群落中杜鹃花科植物(马樱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映山红)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1.709、1.576、1.411、1.062,是群落的优势种; ②该群落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著关系; ③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叠值不一定大。【结论】杜鹃花科植物在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而马缨杜鹃与露珠杜鹃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在降低,这主要与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是种群对资源利用的长期适应性结果。  相似文献   

17.
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Petra itis的方法研究了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群落28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普遍重叠及特定重叠,结果表明:堇菜(2.636 62)、柽柳(2.150 62)和水葱(2.009 65)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利用资源较充分,为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在创造群落内部独特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浮萍(0.858 68)、薄荷(0.568 81)、眼子菜(0.393 9)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这主要是它们对资源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并对生态因子有特别的依赖性.28个优势种群之间不存在完全的普遍重叠,仅有水蓼与水葱、水蓼与草、水蓼与泽泻3个种对表现出完全的特定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