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12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用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3)治疗,检测用药前后头发中Cr、Mn、Se、Mo、Co元素含量。发现脑血检患者用Svate-3治疗后发Cr、Mn、Se含量明显高于用药前,它们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Mo、Co元素的含量在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发Cr、Mn、Se与脑血栓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含Cu量Mo—Cu合金的液相烧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相烧结Mo、Cu混合粉压坯的方法制取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借助TE、SEM组织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Mo-Cu合金的烧结由于Mo的溶解-析出,Mo晶粒表面有Mo、Cu不同比例含量的过渡层,该层中组织均匀细小,在润湿角为0°附近温度烧结合金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高含Cu量Mo-Cu合金的液相烧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液相烧结Mo、Cu混合粉压坯的方法制取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借助TEM,SEM组织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成分(EDXA)分析表明:Mo-Cu合金的烧结由于Mo的溶解-析出,Mo晶粒表面有Mo、Cu不同比例含量的过渡层,该层中组织均匀细小。在润湿角为0°附近温度烧结合金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云南17种菊科植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云南17种菊科植物9个元素含量的特征.元素含量顺序有10种植物遵守Fe,Al>Zn>Mn>Cu>Pb>Cr>Ni>Mo的规律,有5种植物遵守Fe,Al>Mn>Zn>Cr>Ni>Mo的规律.元素含量的相对离散度为:Al>Fe>Mo>Ni>Mn>Pb>Cu>Zn>Cr.反映元素含量顺序与相对离散度顺序不完全匹配.元素Cu,Mn,Pb,Cr,Mo,Zn含量的频数分布总体为正态.Fe,Ni,Al含量的频数分布为正偏态型,并呈现高狭峰.元素Al,Fe,Mn,Ni含量间呈明显正相关;Fe与Cu,Zn,Mo,Cr间呈负相关.根据统计分级聚类分析,17种植物分5组,1,2组共11种植物,显示了植物对Cu,Fe,Pb,Ni,Cr吸收积累的聚类特征.第5组的小一支箭和臭灵丹,显示出对Fe,Al或Ni,Cu,Pb吸收积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用自制活性载体,进行耐硫低变催化剂共浸渍条件的研究.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Co、Mo活性组份在载体上浸渍的速度常数和Freundilich 等温吸附表达式,用于从浸前液浓度来预算和控制催化剂成品中Co、Mo 活性组份含量,结果十分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6.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213名健康妇女,36例乳腺良性瘤和38例乳腺恶性瘤手术前后血清中Zn,Fe,Cu,Mn,Ph,Cd,Cr,Ni和Mo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三组血清中有五种元素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血清Zn,Cu,Ni和Fe的含量乳癌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Mo则乳癌患者低于对照组,而且血清Zn,Cu,Ni随病情发展而升高,血清Mo则相反;乳癌患者血清Cu/Zn值(1.48)高于健康组(1.30).  相似文献   

7.
首次给出了Mo+C和W+C双离子注入H13钢合成优化表面层机理的研究结果,包括表面薄碳膜和弥散硬化的形成。电镜中观察到这些离子注入时晶粒细化的密集位错的出现,同时在晶间析出相以MoC为主,在晶界内折出相则以Fe2MoC和MoC为主;这将使晶界强化和位错强化效果增强。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注入层中出现了弥散的Fe2C,Fe5C2,FeMo,Fe3Mo2,MoC,MoCx,Mo2C,Fe2W,FeW6,  相似文献   

8.
莴苣(挂丝红品种)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亚精胺(Spd)含量逐渐增加.Ca2+通道抑制剂Co2+和L3+、钙调素(CaM)拮抗剂氯两嗪(CPZ)处理抑制种子内源亚精胺含量的增加,Ca2+可部分逆转Co2+和La3+的抑制效应.外源亚精胺处理能部分逆转Co2+和La3+对萌发的抑制效应.表明Ca2+和CaM对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与其对亚精胺含量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西安市214名健康人头发中Zn,Cu,Fe,Mn,Ph,Cd,Cr,Mo,Ni,Co,Se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检验,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进行对比分析,对人体微量元素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对比研究.提出西安市健康人头发中11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残铝在35CrNi3MoV钢中的作用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5CrNi3MoV钢的最佳残铝含量为0.010%Al。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富有张力的系统性理论。这种张力主要表现如:以纲举目张的精辟表述传递理论张力,以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支撑理论张力,以继往开来的唯物史观拓展理论张力,以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凸显理论张力,以辩证和谐的哲学理念阐释理论张力,以生存发展的人文精神观照理论张力,以相联互促的系统整体放大理论张力,以知行统一的实践要求体现理论张力,等等。它是“三个代表”的“力量之源”所在,其内涵的辐射效能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对菜粉蝶幼虫的触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点滴法就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eajasme L.)根乙醇提取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不同虫态的触杀作用进行了测定,采用波特喷雾法就SCEE对菜粉蝶幼虫的毒杀作用的进行了测定,彩注射法就SCEE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毒杀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CEE对菜粉蝶卵,幼虫,预蛹和蛹的触杀作用差,SCEE对菜粉蝶幼虫的毒杀作用较强(波特喷雾法),SCEE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强(注射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法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维护王权的绝对权威。现代法治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它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社会最高权威非人格化,其目的在于保护民主制度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区分两种法制的不同,才能澄清思想混乱,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真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问题为线索,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书籍进行归纳、总结;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生产实际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外化与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舟山港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海上油运的迅速发展将导致船舶溢油事故风险逐年增大,科学的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作为船舶溢油事故防控工作的重要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我国以往船舶溢油事故的综合分析,借助国内外溢油事故数据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对舟山港的溢油事故发生概率和溢油量进行了预测和评估。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将为船舶溢油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何芳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5):117-119
结合《工程力学》的课程特点,运用一些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动手,教师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比喻,适时举例,促进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及时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结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中水蒸气活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脉冲放电电极系统前端添加一套由芒刺状尖嘴和板电极构成的活化电极系统,对水蒸 进活化处理,使在脉冲放电脱硫过程中产生更多与水有关的自由基,从而提高脉冲放电脱硫效率。研究了活化电极系统的电晕放电特性,水蒸气对脉冲电极系统放电波形的影响,活化电极系统的水蒸气活化脱硫作用,脉放电脱硫中水蒸气活化作用;并对活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实验表明,水蒸气活化可使脉放电脱硫效率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18.
复现作为词汇衔接手段,有同义词复现、词汇重复复现、上下义关系复现和概括词复现等实现方式。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具体语篇中的复现关系,可得出语篇意义生成的深层次原因,即由说话者的心理认知因素决定并反映说话者的心理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含硫气藏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单质硫的沉积,引起较大危害,而压裂技术作为气藏增产的主要措施,常由于受高含硫气藏开发中的硫沉积堵塞等原因导致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大幅降低而逐渐失去作用,为了能较好的反映硫沉积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以及评价酸化措施对硫沉积后裂缝导流能力的改善效果,采用硫粉和人工造缝后的岩心,模拟硫颗粒沉积对酸蚀裂缝的堵塞,在此基础上酸蚀裂缝,测试裂缝的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研究表明,硫颗粒堵塞裂缝,导致裂缝导流能力严重降低,以15 MPa为例,裂缝导流能力降低17%~47%,而注入酸液能侵蚀岩石壁面,导流能力降低系数从2.79~3.23恢复到1.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裂缝的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条纹投影来测量凹陷物体三维轮廓的方法。由计算机模拟正弦分布条纹图样投影到三维凹陷物体上,条纹图受到物体表面轮廓的变化而发生变形,通过数字采集卡把图像采集到计算机中,对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物体表面的相位,根据相位和高度的关系得到物体的高度分布。利用这种方法对凹陷物体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