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尺八起源于中国,流传于日本,现在的日本尺八已成为日本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从传统技艺角度将尺八的传统工艺流程分为12道工序,并分别对每道工序的制作技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不同时代尺八的制作技艺与形制的演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南宋杭州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时期是杭州历史上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最盛的阶段。日本数以百计的名僧纷纷来到南宋都城临安府 (今杭州 )的名刹取经学佛 ,他们大部分集中在当时的名刹灵隐寺、净慈寺、径山寺、天竺三寺、护国仁王寺等禅宗寺院 ,长者十余年 ,短则一二年。他们回国之后 ,对日本的禅宗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名僧荣西回国后成为日本禅宗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3.
小易 《科技智囊》2013,(7):77-77
何以守位日仁,何以聚人日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日义。这段话的原意是:如何守住权位,是行仁政;如何聚合众人,是用财富。而管理财物、匡正言辞、禁止民众为非作歹,用的是义。圣人"当位",是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接下来,如何作为呢?一日守位,二日聚人,三日制礼仪。守位,用的是"仁",仁是发自内心的仁慈、同情、恭敬、和顺、真诚、友爱。守位,实际上守护的是一颗仁爱之心、爱人之心。用光明、慈善的心地,面对自己,  相似文献   

4.
尺八始为中国民族吹奏乐器,后传入日本.尺八外观与洞箫相似,但内腔经过特殊处理使得其共振效果更好.为了无损获取尺八内径数据,文章利用CT扫描、三维重构技术与二维工程图模式对尺八内径进行了测量,首次获其间距为0.625 mm,测量精度达到微米级的尺八内径和轴线数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尺八内径曲线的变化规律以及内腔变化与音质的关系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博山能仁禅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和自然景观优美,所表现出来的宗教包容性显示其特有的状态。体现在:僧众之间、信众之间以及僧众和信众之间形成了和谐关系;诸多楹联成为了一道包容性的风景线;严格的寺规中包含着慈悲、宽厚。博山能仁禅寺以宽容、容纳的理念,善待一切,包容天下,无不和党的宗教政策及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5月1日,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正式即位,日本进入"令和时代"。鉴于近年皇居与首相官邸之间的重重风波,德仁这位"新"天皇与安倍这位"老"首相之间未来的相处模式及其对日本的影响都值得观察、耐人寻味。作为"人"的德仁历史上"万世一系"的日本皇室  相似文献   

7.
南音洞箫是泉州南音用来演奏富有装饰性润腔旋律的主要乐器之一。南音洞箫与唐宋尺八有非常重要的渊源关系,它是唐宋尺八的遗存,继承了唐宋尺八的精华,发展成具有独特构造和演奏风格的现代尺八(南音洞箫)。改良的南音洞箫既保留了洞箫原有的特色,又弥补了现今乐律体系下"半音不全""转调困难"两大缺陷,为南音洞箫艺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8.
将学习金字塔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讨论了无机/普化实验教学引入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以提高无机/普化实验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针对无机/普化实验教学三阶段(课前预习阶段、课堂学习阶段、课后总结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以期建立更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无机/普化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哥白尼日心地动说之传入中国,乃中西文化交流之大事,历来为学界所重.前人多以为,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有关的文字材料在中国之最早出现乃1760年法人蒋友仁向乾隆帝献<坤舆全图>之时.事实上,中国学者黄百家早在17世纪末就已经把哥白尼日心地动说明确地介绍了出来,这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资料.该文在日本学者小川晴久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发现的两条史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确证和补充,如:黄百家明确介绍哥白尼日心地动说的最早时间、黄百家关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的见解以及哥白尼日心地动说传入我国的几条可能途径等.  相似文献   

10.
正第5届中德双边会议"硅时代"于2015年9月1~5日在杭州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德科学交流中心支持资助。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德仁教授与德国IHP/BTU联合实验室Martin Kittler教授组织,由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余学功副教授和德国Halle-Wittenberg大学Hartmut Leipner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1.
法源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寺庙。该寺建筑规模宏大、壮观,是历朝帝王亲自临幸斋僧建道的主要寺庙,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法源寺的命运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法源寺不仅文物荟萃,而且花木繁多名贵,历代名家多咏诗赞叹。解放后党和国家倍加关怀,多次修茸,已经对外开放,是人们游览之地,也是研究中国佛学的学府。  相似文献   

12.
北京广济寺,始建于金代,为西刘村寺旧址。明景泰年间曾发掘出陶制佛像、法器、石柱等物。明天顺元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年)赐名“弘慈广济寺”。明万历十一年,清康熙三十八年两次重建。民国十三年、二十年毁于火灾后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缮。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于此。广济寺成为北京佛教中心。  相似文献   

13.
仙花寺,中国内地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它既是明末中西文化交融原生状态的见证者,更是研究明史、宗教史、中西交流史的"活化石"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考证仙花寺的地理位置,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两广总督府所在地肇庆的仙花寺,被认定是中国内陆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它记载了16世纪天主教再次进入中国的历史,是天主教中国传教史上的标志性建筑。然而,从仙花寺建成的那天起,在明朝肇庆官府及民间眼里,它就是"番鬼屋"(外国人居住);仙花寺至今仍然矗立于肇庆西江岸边。  相似文献   

15.
清代是云南儒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云南文昌、魁星祠庙修缮、修建的重要时期。《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对云南各府的文昌、魁星祠庙地理分布及数量作了详细的记载。以《古今图书集成》中相关记载为依据,探讨清代云南儒学的发展状况,认为文昌、魁星祠庙在清代的大量修缮、修建,反映出云南儒学的大发展,而这些祠庙分布的不均匀,又反映了儒学在云南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清代拉萨札什城兵营历史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立足于原始史料,结合实地考察,对清代拉萨札什城兵营的建造、规模、变迁及其遗迹等历史情况作了初步研讨。拉萨是藏族文化的中心,清代的汉藏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札什城兵营、札什城关帝庙,以及在此址上形成的扎基寺等历史遗留,不仅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真实反映,而且也是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的历史见证。这种历史文物值得关注,这类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开封相国寺,初名建国寺,唐代始名相国寺,北宋时期发展至鼎盛阶段。其寺院格局现基本完整,主体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63年6月20日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具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庆巴渝地区,远在二百万年前便有人类居住繁衍.原始社会后期,因其所在之地大巫山盛产鱼盐丹砂,形成独特的盐丹文化.进入夏商以后,古老的巴族活跃在这里,建立起泱泱巴国,创造了自成一系的巴文化.降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巴渝以其丰富的物资及勇武善战的巴渝民众,这里又成了支持中原王朝统一大业的柱石和后方基地,其军事文化又成为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就山东一境而言,泰山崇拜和碧霞元君信仰在海岱之间自西向东传布。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泰山信仰传布的力度从明代至清前期渐趋增长,而自光绪末年至民国却是一个转折。本文选定青山碧霞宫与大泽山日照庵两座庙宇作为研究中心,来探讨泰山信仰清末民初在泰山到滨海一线的传布情况。泰山信仰在海岱之间传布过程中,受到空间距离、地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呈涟漪状,以泰山为中心,越趋向边缘(边远)地区,影响力越弱;即使有稳定文化内核的碧霞元君信仰,也经受了诸多损益,多种神灵品格层累而至于在青山庙宇出现相互矛盾的几个碧霞元君,在大泽山也经历了从碧霞元君到无生老母的主神转变。  相似文献   

20.
日本武术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弘扬现状是日本民族强劲尚武精神最直接的写照。在文献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王涛赴日采访调查日记,对日本武术文化的遗存现象及发展启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武术与中国武术有着休戚相干的关系,日本的空手道、太极拳、相扑等武术运动的源头直接可追溯到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武术足迹;缘于日本民族对尚武的重视及发展措施的得当,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武术的校园传播、世界传播及K-1赛事的品牌特色、开展理念、定位独到等方面的成长路径及成功经验为中国武术实现更快发展、增强辐射面、创造更好发展轨道提供了一定的可考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