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了单味中药丹参水煎液对白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氏2b型菌的抗菌作用.测定了两细菌在不同的丹参浓度及空白条件下生长热谱曲线、计算出了两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和传代时间G.  相似文献   

2.
Schiff碱药物与细菌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在6种Schiff碱药物抑制下的生长热谱,找出了该细菌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获得了该细菌在不同条件及抑制情况下生长代谢的速率常数,并借助化学反应中分子碰撞理论计算了该细菌生长的生长活化能,在此基础上借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活化络合物理论模型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生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指数式生长是一种理想的、非限制性的生长模式,细菌生长符合Multhus方程.文献中大多用指数模型对细菌生长的热谱进行处理[1~3].这种非限制性生长只对少数细菌或在较短的时间内符合.细菌在限制性条件下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4].我们曾在限制性...  相似文献   

4.
皂甙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海微量量热计测定了四种细菌在不同浓度的皂甙药物作用下的生长热谱图,该药物对四种细菌生长有没程度的抑制作用,按指数生长模型进行数学处理,计算出生长速率常数,确定了临界生长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5.
微量量热法对嗜热菌、嗜冷菌热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极端条件下细菌生长的热动力学模型,用微量量热法研究嗜热菌,嗜冷菌的热动力学性质,分别测量了嗜热菌,嗜冷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热谱曲线,求出了细菌生长的动力学参数与活化态的活化参数,并通过计算机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细菌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及生长温度范围,试用非线性理论解释了细菌生长过程中熵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用2277热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两株石油菌(B-1,B-2)在不同温度和酸度下的产热曲线,应用微生物在限制性条件下的生长模型,得到了细菌生长的产热曲线方程ln〖Pm/P(t)-1〗=lnM-kt。求得了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与温度和酸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了细菌生长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和最适酸度。B-1生长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和最适酸度分别为29.1℃,50.4℃,54℃和  相似文献   

7.
在瑞典产2277热活性检测仪上用停流法在50℃下测定了石油微生物菌种Ⅰ,Ⅱ,P在不同酸度培养基中的生长代谢热谱,按限制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代谢模型进行数学处理,求出三种细菌在不同酸度下的生长速率常数,拟合μ-pH非线性方程,确定各菌种最佳生长酸度的pH值分别为8.89,8.27,8.82,说明这三种细菌均适于在碱性油藏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细菌生长的热动力学研究中,已建立了多种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方程[1~5].这些方程都是根据文[6]提出的热功率与温差电信号成正比为基础获得的.细菌在热导式量热计中生长,其输入函数P(t)(细菌生长的发热功率)和输出函数Δ(t)(温差电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细菌生长的热动力学研究中,人们已建立了多种细菌生长的热谱方程[1~3].我们根据Tian[4]方程、细菌指数生长的动力学模型和自函数回归法[6],建立了一种新的细菌指数生长期热谱方程.用该热谱方程研究了枯草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借用化学反应中分子碰撞...  相似文献   

10.
从中药石斛、雷公藤中提取其中的生物碱,用瑞典产2277热活性检测仪测定了37℃下不同浓度的生物碱液对大肠杆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时间曲线,计算出细菌生长的速率常数,建立了细菌生长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中药中的生物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大肠杆菌有促进作用,并确定了最佳促菌浓度。  相似文献   

11.
对经敏感抗生素常规治疗仍未见效的重型及中毒型菌痢患儿,采用三黄汤保留灌肠,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患儿迅速好转且疗效稳定可靠,方法简单,治疗彻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分析了黑杨派新无性系苗期生长的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方差分析表明,Ⅰ-69杨X小叶杨和Ⅰ-69杨X欧洲黑杨F1无性系的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和无性系X地点效应均是极显著的。从各无性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指数,预测了它们的适应范围。这些无性系生长和适应性的关系在正方向上是独立的,生长和稳定性的关系是多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大都也是多变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经典名方酸枣仁汤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8周龄的雄雌性SD大鼠各20只,每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为一组,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酸枣仁汤组、地西泮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利用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的方法构建失眠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造模后大鼠睡眠行为、情绪的改变。给药两周后,通过血清学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炎性细胞的变化。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toc)和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Noc)均下降,其中toc显著下降,表明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酸枣仁汤组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显著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升高不明显,多巴胺(DA)、谷氨酸(Glu)含量显著降低;酸枣仁汤组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显著升高。与地西泮组相比,酸枣仁汤组DA含量降低更加显著,地西泮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比酸枣仁组降低更加显著,而5-HT、GABA、NE、Glu、IL-1β、IL-10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且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酸枣仁汤通过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恢复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缓解失眠症状,为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功效机制及遣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微量量热计测定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在牛肉膏汤液体中不同温度下的产热曲线,按限制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模型进行了处理,求得了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k,衰减速度常数β和在实验条件下细菌增长的最大倍数M和细菌的最大数目K,建立了细菌生长速率常数k和细菌生长温度T的定量关系,得到k=0时的温度T0,即细菌的最低生长温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桃核承气汤对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是否存在相关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对40 只SD 大鼠采用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 TAA) 和口腔灌胃该中药方剂汤的方法,观察大鼠的神经HE 分级和血氨的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可降低大鼠HE 级别和血氨的浓度,空肠和回肠的细菌计数与模型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且P < 0. 05,对空回肠菌群具有显著的回调作用。同时各剂量组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也出现回调和B/E 值增高的现象。结论该方剂汤对肝性脑病大鼠的肠道菌群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可增加胃肠道的定植抗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PCR-DGGE技术在农村户用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PCR-DGGE技术,对北京郊区一运行良好的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细菌多样性分析,分别在1、3、4、5月份采集沼气池的厌氧活性污泥样品,提取厌氧活性污泥微生物总DNA,对其16S rDNA基因的V3可变区进行扩增,结合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跟踪检测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并利用软件对DGGE图像进行聚类分析.测定了厌氧活性污泥DGGE胶上优势和差异条带16S rDNAV3区片段序列,通过与NCBI数据库中的序列基因库比对,初步确定细菌的种属.结果表明:农村户用沼气池中发酵微生物种类较为丰富,但有明显的优势种群,随着气温变化,微生物多样性基本稳定,但种群丰度有明显变化,DGGE图谱中的优势条带16S rDNA基因序列经比对后都属于未培养的细菌.  相似文献   

17.
以抑制植物主要病害病原菌和内生防病相关酶活性为评价标准,从蔬菜作物体内分离筛选植物内生细菌资源。从苦瓜、丝瓜、空心菜、大豆等10种蔬菜体内分离到101株细菌,发现内生细菌在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其中丝瓜叶上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多,洋葱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少。运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了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水稻细条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等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获得对以上4种病菌均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有41株,占总株数的40.6%。对101株细菌进行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表明,同时具有3种酶活性的菌株有32株,占总菌数的31.7%。从中选出13株拮抗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经初步鉴定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同时对以上4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且具有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13号、14号、59号和82号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4个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或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加味四物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SHR心肌组织RNA,用Cy-5、Cy-3逆转录荧光标记制作cDNA探针与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Scan Array4000扫描仪扫描杂交信号荧光强度,ImaGENE3.0软件分析扫描结果,筛选比率在0.5至2.0之间非差异表达基因和比率在0.5到2.0范围之外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阳性基因重叠有18条,其中高表达的基因有4条,低表达的有14条。该方作用靶点较多,可上调或下调SHR的某些与生物酶、血管活性物质、心肌纤维化、脂肪酸代谢有关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产生药理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植物促生菌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日益盐渍化耕地的作物抗盐性,从盐生植物根际土中分离得到4株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PGPR),并在限菌条件下考察其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随盐分的升高,促生作用增大.在10 g/L NaCl盐分胁迫下,4菌株对燕麦初生苗均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应,但以假单胞菌属S1最显著,其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比未接菌对照分别增加137.2%、138.1%和96.2%.4株PGPR的ACC脱氨酶活性与植物生长参数(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和下胚轴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93).接种含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实用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