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组合应用热裂解、冷进样系统和气质联用仪(Py-CIS-GC/MS)对10个不同种类及等级的蜂蜜样品的有氧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氧氮混合气体氛围(氧气和氮气按体积比9∶91混合)下,对10个蜂蜜样品在不同裂解温度(900,600,300℃)下的裂解产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蜂蜜样品在900,600,300℃3个裂解温度下裂解,其共有裂解产物及半数以上样品共有裂解产物个数分别为:900℃,7个和20个,600℃,7个和16个,300℃,4个和6个;3个温度下均裂解出了糠醛、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5-(羟甲基)-2-呋喃甲醛、D-阿洛糖4种产物;随着温度的降低,裂解产物个数、质量分减少,但各个温度下各蜂蜜样品主要裂解产物及其在产物中的质量分数差别不大;②3个温度下的裂解产物都以醛类、酮类、糖类以及呋喃、吡喃类物质为主;③部分蜂蜜挥发性成分原形转移进入裂解产物;④冷进样系统对热裂解产物的在线捕集更为完全.  相似文献   

2.
丝状真菌是工业上甾体微生物羟基化反应菌种的主要来源.本文首次报道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转化孕酮、雄甾–4–烯–3,17–二酮和睾酮及其对应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核磁共振方法分析了相应的主要转化产物,鉴定结果为:C17α–羟基孕酮、C14α–羟基4AD、C15–羟基睾酮,其中新月弯孢霉CICC40301转化孕酮生成的产物C17α–羟基孕酮是用于合成氢化可的松等多种甾体药物的重要中间体,C14α–羟基4AD是合成抗肿瘤化合物C14α–羟基–3,6,17三酮的关键前体.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材料,经乙醇提取和正丁醇萃取获得绞股蓝皂苷,利用灰绿曲霉(Aspergullus glaucus)微生物转化绞股蓝皂苷,通过测定绞股蓝皂苷和灰绿曲霉转化产物的抗癌、抗酪氨酸酶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绞股蓝皂苷经微生物转化修饰前后生物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灰绿曲霉转化产物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体外抑制作用,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91.66μg/m L,而绞股蓝皂苷抗癌效果不强;绞股蓝皂苷对蘑菇酪氨酸酶活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0.14 mg/m L,其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抑制,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作用,而灰绿曲霉转化产物抗蘑菇酪氨酸酶活性较弱;绞股蓝皂苷和灰绿曲霉转化产物分别在0.2和2 mg/m L质量浓度下对DNA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说明绞股蓝皂苷经微生物修饰后,抗癌效果增强,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和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减弱.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筛选抗癌绞股蓝皂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6,(8):1245-1251
戊二酸酐和薄荷醇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作用下,以甲苯为溶剂,合成新型清凉剂戊二酸单薄荷酯,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条件,得到较佳反应条件为:戊二酸酐和薄荷醇的摩尔比为1.4∶1,催化剂用量为薄荷醇摩尔分数的10%,回流温度下反应10 h,收率在80%以上.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对戊二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裂解温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戊二酸单薄荷酯分别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在300、600、750、900℃时的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戊二酸单薄荷酯的裂解温度为305.1℃,在348.0℃时,样品总失重率接近100%;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有氧裂解产物数量多于无氧裂解;p-薄荷-3-烯、3-甲基-6-异丙基环己烯和薄荷醇是裂解的主要产物,具有致香和清凉作用.  相似文献   

5.
仓储稻谷霉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稻谷霉菌的污染现状。对湖南省 42个粮库的 42个稻谷样品进行采样调查 ,主要霉菌属曲霉属、青霉属、毛霉属的检出率平均为 90 .4%、76 .5 %、5 2 .1% ,平均含菌量为 2 .75× 10 4 个 /克 ,曲霉中主要带毒菌黄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的检出率为 6 4.3%、33.7%、13.0 % ,发现霉菌污染率与储藏时间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储藏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稻谷霉的污染现状 ,对湖南省 42个粮库的稻谷进行了采样调查 ,主要毒霉菌属曲霉属、青霉属、毛霉属的检出率平均为 90 .4% ,76.5% ,52 .1 % ,平均含菌量为 2 .76× 1 0 4 个/g ,曲霉中主要带霉菌黄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的检出率为 64.3%、33.7%、1 3.0 %。发现霉菌污染率与储藏时间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储藏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11α–羟基左旋乙基甾烯双酮(11α-OH-GD)是生产高效避孕药去氧孕烯的关键中间体.丝状真菌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TCCC41060可以转化左旋乙基甾烯双酮(GD)形成11α-OH-GD,但该转化反应特异性低,副产物偏高,限制了其工业应用.为了研究赭曲霉转化GD特异性偏低的机理,本文克隆了赭曲霉11α–羟化酶基因AOH并构建了表达载体p PIC3.5,K-AOH,获得了重组毕赤酵母菌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与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AOH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12×104,与预测结果一致.对转化产物进行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显示,AOH重组菌株能够转化GD,形成目标产物11α-OH-GD以及3种副产物.以上结果表明:AOH基因编码的甾体11α–羟化酶对底物GD转化反应的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利用CODEHOP(Consensus-Degenerate Hybrid Oligonucleotide Primers)软件设计了红色红曲霉丝氨酸羧肽酶基因片段的简并引物,选取1对简并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得到348 bp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经pMD18-T载体克隆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测序后进行BLASTX比对,发现此DNA产物与其他丝氨酸羧肽酶基因序列有相似性,推断所克隆的产物即为红色红曲霉的丝氨酸羧肽酶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核壳丙烯酸类树脂(ACR)进行分析.ACR样品在50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通过BPX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和质谱鉴定,获得了ACR在热裂解条件下的特征化合物.并通过对已知均聚物同条件分析的验证,找到了ACR各个热裂解产物的来由,从而确定了组成ACR共聚物的单体.对ACR丙酮不溶物的分析,初步探索了ACR粒子的内部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木糖、苯甲酰氯和2-甲基2-戊烯酸(草莓酸)为原料,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合剂,在4-二甲氨基吡啶(4-DMAP)催化作用下,合成了化合物1,2-O-异丙叉基-3-O-(2-甲基-2-戊烯酰基J-5-O-苯甲酰基呋喃木糖,其结构经IR、1H NMR、HRMS图谱比对得到验证,并对其进行了热裂解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1)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且操作简单,收率高:(2)温度对合成产物的热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影响,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程度越来越剧烈.但各温度段主要产物有呋喃、月桂烯、2-甲基2-戊烯酸等香味物质;(3)合成产物的用量为0.004%-0.008%时,与烟香谐调,可以改善卷烟香气质,增加香气量,降低刺激性和杂气,改善余味.同时,不同产地的烟丝对该种香原料的最佳添加量要求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改良的CTAB 法提取曲霉属产毒真菌DNA 的方法,并与试剂盒提取法进行比较。经过改良的CTAB 法能够成功提取出曲霉属产毒真菌的DNA,且浓度和纯度均可达到PCR 扩增的标准。根据合成黄曲霉毒素的aflR 基因设计两对引物,运用PCR 方法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溜曲霉基因中可检出aflR 基因,烟曲霉和杂色曲霉中并未检出,达到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菌进行鉴定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为产毒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氢化诺卜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制得氢化诺卜基氯,再分别与甲胺、乙胺、正丙胺、异丙胺、正丁胺在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加热下反应,合成了5种N-烷基氢化诺卜基胺(3a~3e).用共沸脱酸法使它们分别与丙酸酐反应,合成了5种N-烷基-N-氢化诺卜基丙酰胺(4a~4e),产物得率85%以上,GC纯度98%以上,对10个化合物均进行了IR、1H NMR、13C NMR与MS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以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绵腐卧孔菌(Poria vaporaria)、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绿色木霉(Triochoderma viride)为供试菌株,开展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丙酰胺类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活性,其中N-甲基-N-氢化诺卜基丙酰胺(4a)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N-乙基-N-氢化诺卜基丙酰胺(4b)对莴苣菌核病菌和绵腐卧孔菌的抑制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态发酵的方式利用黑曲霉、康宁木霉、里氏木霉、绿色木霉、宇佐美曲霉5种真菌对稻草进行降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降解产物中多种糖的种类与数量进行测定,为这些糖的继续利用提供参考价值。研究表明,稻草的降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和纤维二糖,其中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变色树蜥的核型和Ag-NORs.结果显示:广东韶关地区的变色树蜥的染色体数2n=34=12V+22m,NF=46,其中有6对大型染色体和11对微小型染色体,雌雄性间没有发现异型性染色体.一对Ag-NORs位于NO.2染色体的长臂。同源染色体Ag-NOKs有位置差异,一个位于染色体长臂中间.另一个位于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柱层析分离,分段收集了丁酮与硝基苯甲醛在水相反应的aldol产物,用核磁共振进行了系统表征研究;对产物的NMR谱进行了归属解释,并用NMR法测定了产物中各组份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推广应用,为该类反应研究提供了分析表征依据和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部分黄曲霉菌会对农作物及产品造成严重污染。受相关基因的影响,黄曲霉会产生一种对人类健康与畜禽养殖构成重大威胁的真菌毒素,即黄曲霉毒素,在田间、储藏期或运输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均可能发生。防止黄曲霉毒素进入食物链的策略有很多,其中采用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污染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微生物对黄曲霉及毒素进行控制,可有效减轻黄曲霉菌及毒素对粮食作物及产品的污染,发挥功能的物质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多肽、小分子有机物、有机酸、抗生素和酶等。黄曲霉毒素污染对农作物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及其对人和动物的毒害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介绍了对黄曲霉及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链霉菌和一些海洋微生物等),分析了拮抗微生物中所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阐述了其对黄曲霉的抑制机制及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情况,希望为生物防治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报道籍扫描电镜观察杉木和楸木在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作用下发生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以杨木边材作对照,配合腐朽前后木材结晶度的变化,说明木材腐朽的过程,并进一步证实杉木和楸木所具有的天然耐腐力。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三氟甲磺酸镓(Ga(OTf)3)催化的邻氨基苯硫酚和查尔酮的分子间加成成环反应。研究表明,当查尔酮中与羰基相连的苯基的2-位连有羟基时可以高产率地生成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1,5-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产物结构经核磁、质谱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9.
以3β-取代5-甾烯-17-酮与碳酸二甲酯经Claisen缩合,所得产物再分别与肼或羟胺反应,设 计合成了几种3β-取代5-甾烯并-1-取代[17,16-C]吡唑啉-5-酮和3β-取代5-甾烯并[17,16-C]异(?)唑 啉-5-酮,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20.
在有机胺的存在下,Ph3SnCl与HOOCCH2CH2COOH反应,得到了五配位阴离子型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同时测定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6种离子型有机锡羧酸酯对农作物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