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应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模糊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介绍了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的方法,并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最优分割法,对按照综合评价值排序的大学生进行等级评价,成功地克服了传统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人为确定各等级学生比例的弊端,丰富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等级成绩的量化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3.
蒋娜  赵甫 《科技信息》2008,(2):112-113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因此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对于他们以后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利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提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模糊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介绍了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的方法,并做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评价的结果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本文在合理地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模糊数学模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并作出两级模糊评判,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且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给出模糊评价模型,更客观的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提升学生素质的视角,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进行优化,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重视评价的过程,以综合素质测评现状的分析为基础,探索优化素质教育观下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从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和拓展素质五个方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优化综合素质测评,对评价结果有效利用,凸显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导向作用,激励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从因素空间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问题.建立了三种基于因素空间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并举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高校教育十分关心的问题,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未来方向。通过调查,目前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总体呈现良好,但是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尚需改善。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因素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内、外部环境,科学技术、教师因素等。本文首先对影响大学生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进而把握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最终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提出了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而为更好的评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工科大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模糊评价方法,这为正确进行工科大学生素质综合测定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陈旧,指标体系中要求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及时编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自身发展的导向,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能。  相似文献   

11.
张媛媛 《科技信息》2009,(15):141-141
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是学生获得客观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应实现评价、反馈、激励和导向等功能。对于高校而言,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不仅为学生升学就业提供重要参照,而且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综观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国家、民族乃至个人在今后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唯一资源,从这意义上讲,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直接关系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对大学生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就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对现行大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进行详细的剖析,并就大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工科大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模糊评价方法,这为正确进行工科大学生土质综合测定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坚  袁春华  王秀清 《山东科学》2005,18(2):10-12,29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综合评价的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实现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对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分层综合评价,使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指标全面、实际应用性强、职业技术特色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信息熵与改进AHP耦合赋权法,并用此方法对各层次的指标进行赋权,对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32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进而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实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全面、客观、科学、合理以及方法直观、操作简便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咨询专家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科学性、导向性、全面性、层次性、个性化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为定性指标的特点,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引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并对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11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进而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专业素质现状调查及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反映大学生专业素质的20多个主要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份.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目前,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法还存在着运用僵硬化,与现实脱节,信度缺失等问题.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法需要抓住推介、调适以及多元3个关键点,以促进评价方法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全面性、可行性、导向性以及动态性为原则,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因素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FAHP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同时利用EXCEL软件编制程序,实现了模型的快速求解,在各类系统综合评价问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