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对情绪冲突的影响,以及不同时期的情绪注意偏向.研究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词-面孔Stroop任务,分析比较了21名被试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完成情绪判断任务和性别判断任务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发现:被试在两个任务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情绪Stroop效应;在情绪判断任务中,月经周期对情绪冲突Stroop任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黄体期被试的情绪Stroop效应更加明显,对负性和正性情绪面孔识别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别判断任务中发现,与黄体期相比,女性在卵泡期对男性面孔的识别正确率较高,反应时较短.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黄体期的认知控制能力较卵泡期下降,同时对负性情绪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偏向;卵泡期女性对男性面孔的偏好大于黄体期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访谈法,对聋校1年级、3年级、5年级共22名聋生进行访谈,将年级设定为3个水平,采用被试间设计,要求被试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通过观察了解引发小学聋生道德情绪的情境,自编道德情绪故事,考察聋生道德情绪理解的特点.结果小学聋生能很好的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小学聋生道德情绪理解特点存在年级的差异,尤其是身体伤害情境中差异显著;在偷拿情境中小学聋生对道德情绪的理解存在性别上的差异;随年龄增长,小学聋生道德情绪原因定向逐渐多样化、复杂化.  相似文献   

3.
3H生物钟超日节律对图形命名测验一侧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视野速示技术对被试进行连续8h图形命名测验,检查生物钟超日节律对大脑两半球机能优势效应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14例被试明显表现出周期约为3h的左右脑半球优势节律;(2)其中7例被试表现为连续左视野(右半球)优势波动,另7例为左右视野(两半球)交叉优势波动;(3)女性被试的节律周期明显长于男性被试,且男性被试倾向于出现持续右半球优势波动,而女性被试倾向于出现两脑半球交叉优势波动。  相似文献   

4.
张晓梅 《海峡科学》2007,5(9):58-59,62
该文认为,在《闽都别记》中描写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使男性显得笨拙,黯然失色,在思想意识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古代女权主义的崇尚.向读者表达了其对女性的同情和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呼唤,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孔性别注意偏向受女性生理周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经典点探测范式分别探索男女被试和不同生理周期女性被试对男女面孔(50ms)的注意偏向,结果显示:男女被试未表现出对男女面孔的注意偏向;黄体期女性对女性面孔存在注意偏向,且对男女面孔的注意脱离困难均大于月经期女性;月经期女性对男性面孔的注意定向大于卵泡期,且对男性面孔存在注意脱离易化.表明面孔性别的注意偏向受女性生理周期影响,也证明了生理周期影响女性"心理-行为"反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反应性攻击与社会等级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然而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十分罕见。本实验采用数学竞赛成绩排名的方式操纵社会等级,采用修改版的泰勒攻击范式测量反应性攻击程度,令女性被试分别与比自己等级高和比自己等级低的对家进行一个扑克牌匹配任务。如果被试选择的牌与对家的选择一样,则被试赢,对家接受被试之前选择的强度的惩罚(噪音);如果被试选择的牌与对家的选择不一样,则被试输,被试接受对家之前选择的强度的惩罚。实验后,被试完成一些主观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当对手等级比自己高时,被试选择高强度惩罚的比率显著高于当对手比自己等级低时,主观报告的部分维度也表现了相同趋势,说明女性被试针对高等级者的反应性攻击水平强于针对低等级者的反应性攻击,原因可能是被试对不同等级者的态度或期待存在差异。由于男性反应性攻击倾向普遍强于女性,本研究结果应该可以推广到男性群体。因此,本研究的发现证实了社会等级对反应性攻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考察不同情境下大学生的内隐老化刻板印象。采用2(情境:专业和普通)×2(年龄启动:年老和年轻)的混合实验设计,记录分析30名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对出现在不同年龄词汇之后的目标词的情感反应。结果发现:专业情境下被试对目标词的积极判断比例显著高于普通情境;相对于年轻词汇,被试对老年词汇的积极判断比例更低;相比女生,男生对老年词汇的积极判断比例更低。表明大学生具有内隐老化刻板印象,但存在情境效应,专业情境会显著弱化其内隐老化刻板印象。大学生的内隐老化刻板印象还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老年人的内隐评价更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Tobii T60型眼动仪记录了男女被试观看名人/非名人广告时的眼动数据,并结合主观评定法,讨论了名人代言广告和被试性别因素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名人广告会增加受众对广告整体的注视时间及首次注视时间,提高受众对广告文本的注视时间及注视次数,名人广告更容易被受众首先开始关注.性别也是影响广告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浏览广告时,男性更关注广告的品牌,而女性更关注广告的图片;在对广告的态度上,女性态度更好;男性相对女性可以更好的记住广告中的品牌及文本.研究为名人代言广告的效果测评提供了新方法,为名人代言广告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我知觉与行为倾向之关系表现在:自我知觉好、差或自我知觉困惑的被试,与自我知觉一般的被试,在对智力、审美和社交活动的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差别。自我知觉很好的人,更多选择智力活动,而自我知觉一般的人更多选择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竞争和合作两种人际情境下大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适应价值,通过记忆检测任务,以自利归因作为自我提升的表现,选取80名被试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合作情境下,当归因结果不公开时,被试无论获得积极或消极反馈,都表现出自我提升;2)竞争情境下,当归因结果不公开时,被试获得积极反馈表现出自我提升,当归因结果公开时,被试获得消极反馈表现出自我提升;3)合作情境下,被试自我提升表现可以正向预测其自我评定的个人适应性;4)竞争情境下,被试自我提升表现负向预测其自我评定的个人适应和人际适应性.由此推测,大学生自我提升表现具有人际性和隐蔽性特点,自我提升与适应性间的关系,随着人际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石杰小说中具有大量的残缺人物形象。苦难、神秘、和谐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承受着命运的捉弄、他人的歧视以及道德与本能的冲突所引发的痛苦,令读者产生同情和怜悯。他们的相貌习性、感知能力和对世界的认识又呈现出神秘性,给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安详的生活情态、对生死的顺应和与自然之间的融洽更为小说增添了和谐美,强化了作品的认识和审美功能。所有这些,都来源于作者对底层人的关怀之心及其所受到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人际信任思想,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人际信任与文化的关联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信任思想的梳理、剖析和解读,得以管窥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特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仍然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从而促进着人际关系的和谐。改善中国人的人际信任状况需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健全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际、国内多年马拉松成绩进行跟踪研究,并且从专业的角度对我国马拉松竞技项目的总体现状、男女马拉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在耐力性项目——马拉松运动中具有潜在的突破能力。男子马拉松起步较晚,然而却在逐渐的进步,但是达到世界优秀马拉松水平还有很长的路程。女子马拉松发展比较迅速,在每5年中会出现领军人物,形成了一定的后备人才梯队,但是成绩不稳定没有形成团队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马拉松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在价值取向、思想精髓、制度选择等层面具有一致性;同时在民生实践指导理念、民生目标设计、解决民生问题根本手段和途径以及民生实践成效等层面又具有差异性。对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是我党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作出的新思考、新突破、新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德育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方略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德育理论。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江南士绅环保意识的内容有了很大扩展,他们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而提出限制人类滥垦行为以保护自然环境的观点,同时他们积极应对各种环境问题,更加重视公共环境卫生。明清时期江南士绅的环保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其环保意识体现于民间碑刻、契约文书和地方志中,是在继承了先民环保传统的基础上,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形成的,与政府环保政策相辅相成,特别注重对人地资源的维持和水土资源的保护。明清时期江南士绅们借助自身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将环保意识付诸实践,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明清时期江南士绅的环保意识对当今的环境保护事业具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7.
王雅玲  郑涛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4):107-109,1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却因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忽略了身边盖碗这一日用茶具以及它的装饰特色。想到回族为中国瓷业界所做出的努力及贡献,想到"盖碗茶"作为回族特色之一,因无人留意而被我们淡化,从而造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局面,为此,想在快节奏的今天,通过对回族瓷器的纹样装饰的一点小小研究来展现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希望人们能够重视它——这一艺术瑰宝,并将它们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底蕴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社会道德环境中的失德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易于动摇学生的道德信念,并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要破解这一困局,就要突出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引领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并积极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佳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50-1253
社会冷漠现象的频频出现反映出人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此类现象是否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如何值得关注。本文以长春大学在校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的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认知情况、践行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等,用具体数据来解答人们的疑惑,并寻找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周允  郑思亭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4):13-15,91
道德信仰是道德建设顺利进行的精神基础。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同时,道德生活与道德建设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反思这一现状,其客观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从主体角度看,则缘于人们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虽不是单质的,但现代性危机造成的信仰与精神的失落、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伦理秩序的失衡与道德资源的不足以及道德教育目标上终极价值关怀的缺乏,却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