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水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水稻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60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组的SSR标记对190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el3.0的GLM和MLM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90份水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62~0.97,平均值为0.86.按群体遗传结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8个与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穗粒数、总穗粒数和饱满穗粒数相关联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0.0648;以MLM分析显示,8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378~0.0648.本研究获得的这8个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辅助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对植物抗冷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植物抗冷性并不是由单基因决定的,而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基因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所以分子标记成为广大学者研究植物抗冷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针对不同抗冷性基因及转基因植物中分子标记法的应用,并证明了分子标记为抗冷性育种和抗冷性基因定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赤霉病已成为影响中国小麦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表型鉴定体系对赤霉病抗性准确评价和抗性改良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赤霉病的危害和改良的迫切性、中国抗赤育种的现状、QTL的定位和利用进展等,讨论了赤霉病接种鉴定和评价方法、赤霉病抗源利用和抗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策略,提出赤霉病改良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创立一种在非穗发芽灾害发生年份小麦抗穗发芽育种后代材料的大田选种方法,进行了小麦穗附着水率测定试验,大田穗部喷水套袋保湿试验,塑料袋颜色、规格、每袋套入麦穗数量以及加入保湿海绵的吸水量试验.发现用含0.04%吐温-80的水喷透小麦穗部后麦穗的附着水率最高;大田中用外包银色反光膜的黑色塑料袋包裹小麦穗部,测定其袋内的...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菠菜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包括:性别鉴定、抗病菠菜育种、高产优质菠菜培育、物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是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内容,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水稻分子育种注入新的活力.从产量、品质、抗逆等方面阐述了水稻分子育种的生物学基础,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水稻分子育种研究成果以及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李海渤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2):100-106
分子标记是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基于DNA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主要综述了几种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实践证明,分子标记技术为作物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必将在作物育种领域开拓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分子育种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马铃薯分子育种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发展我国马铃薯分子育种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对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马铃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动物育种已迈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总结作者近年来对牦牛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RFLP、RAPD、AFLP、微卫星DNA、m 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牦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了牦牛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以便为今后在牦牛生产中进一步地开展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分子标记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在不结球白菜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s)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分子标记在不结球白菜遗传改良和辅助育种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该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小麦幼胚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影响幼胚培养的因素、愈伤组织的内部结构与生化代谢,以及小麦幼胚培养在远缘杂交育种、抗胁迫育种和农杆菌介导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麦研究的国际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当前国际上小麦研究的几个热点,包括小麦产量潜力的研究、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气候变化与小麦生产、小麦抗非生物胁迫、小麦微量营养和小麦综合管理。分析表明,未来产量的提高应主要依靠生物产量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维持或增加收获指数;小麦种质资源丰富,含大量优异基因,可用于提高植株抗性和改善品质;全球变暖会威胁粮食安全,需提高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小麦耐逆机能,除重视利用一般的生理机制外,需要更加突出地重视利用贮藏物质运转、持绿性、非叶光合机能、根系构型等重要性状;提高籽粒微量营养素含量可通过施肥、常规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实现;实施小麦综合管理可克服小麦生产中的多个限制因子,通过发挥技术和要素的互作协同效应,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3.
小麦醇溶蛋白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麦醇溶蛋白作为小麦胚乳中重要的贮藏蛋白,其组成和含量对小麦面粉的烘烤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定向克隆麦醇溶蛋白基因,是研究醇溶蛋白分子结构及其与品质关系的有效途径,并为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提供新的基因资源,从而推动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麦醇溶蛋白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优质育种工作包括改良营养吕质和改良加工品质两方面的内容,十几年来,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小麦遗传转化弥补了经典小麦育种的不足,突破了可利用基因库的限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些实验室已经成功获得了转基因小麦,报道了外源基因在小麦后代整合和遗传的证据,与小麦品质紧密相关的分子也逐步搞清楚,主要基因已经被克隆,许多实验室正在加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良小麦品质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最有希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are combined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quirement of the winter wheat in North China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macroand micro-topographic as well as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the crop water requirement i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the winter wheat in North China and its formation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main affecting factors and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collinearity can be effectively removed when PCA is applied to process all of the affecting factors.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GWR displayed a strong variability in space, which can better explain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effect of the affecting factors on the crop water require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his study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widely used Kriging method. Besides, it could clearly show the effect of those affecting factors in different spatial locations on the crop water requirement and provid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region where those factors suddenly change. To sum up, it is of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regional crop water requirement.  相似文献   

16.
Canopy resistance estim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scaling-up leaf stomatal resistance is the focus of evapotrantion research, as there is a need to select the proper scaling-up model for winter wheat in typical areas of North China. Two years of field experimental data are used for the Leuning-Ball and Jarvis stomatal model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canopy resistance estimation model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Leuning-Ball and Jarvis stomatal models, their application effects are compared and verified. Results show that daily variation of stomatal resistance of winter whea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anopy resistance, and there exists scale differences between leaf and canopy scale; Leuning-Ball stomatal model can be better explicated by the response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towards environmental factors; Leuning-Ball canopy resistance estimation models turn out to be an effective canopy resistance simulation, and thus can be applied to research on the scaling-up of vapor transmission resistance of winter wheat in typical areas of North China.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四因素(Na2SiO3浓度、KOH浓度、电解氧化电压和电解氧化时间),三水平的田口正交矩阵设计法优化工艺条件,并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评价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受田口正交矩阵中各水平的影响显著,其中KOH的浓度影响最大;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的最优实验参数是:Na2SiO3浓度为20 g/L、KOH浓度为4 g/L、电解氧化电压为300 V和电解氧化时间为40 min。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抗体的小麦赤霉病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不仅降低产量和品质,所形成的真菌毒素还会影响食品安全。植物缺乏高抗小麦赤霉病的资源,因此从动物中筛选、分离抗病抗体及其基因,可为培育植物抗病品种提供新种质,也拓展了开发研究新抗源的渠道。抗病抗体能特异靶向真菌蛋白、抑制抗原的功能;抗体与抗菌肽和顺式表达调控元件结合,使病菌能诱导抗体融合蛋白在镰刀菌侵染小麦的颖壳高效表达,从而有效抑制病菌侵入、扩展及毒素积累。本文综述抗病抗体的抗原类型、抗病抗体及其融合蛋白在体外和植物中的表达以功能、抗原基因结构与功能、抗体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优化及膜的耐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AZ31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并对制得的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利用四因素(Na_2SiO_3浓度、KOH浓度、电解氧化电压和电解氧化时间)、三水平的田口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评价AZ31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受田口正交矩阵中各水平的影响显著,KOH质量浓度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最大;耐腐蚀性能的最优实验参数为:Na_2SiO_3质量浓度20g/L,KOH质量浓度4g/L,电解氧化电压300V和电解氧化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目前我国采用大直径缝管锚杆的缺点,提出了使用小直径缝管锚杆的优越性;结合影响锚杆工作阻力的各个因素及现场提供的数据,提出了解决小直径缝管锚杆安装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