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地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是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及其产业关联强度基准,罗斯托的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等。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应考虑其是否符合以下条件:必须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必须以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必须考虑地区要素禀赋;必须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依据这些观点,本文分析了吉安在主导产业选择上的不足,提出选择主导产业要有科学依据、全局观念、整体利益和市场意识,认为吉安在今后一个时期拟选取电子信息产业、电力工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主导产业特性和对主要选择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重庆市2002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点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并以全国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作为参照,对重庆市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分析研究,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通过对分析图的分析研究筛选出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3个产业部门;作为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部门,对以上3个产业部门的现有基础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与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吻合,说明筛选出的主导产业比较符合重庆市的实际。研究结果表明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具有易忽视规模较小的新兴产业的不足;确定重庆市未来的主导产业还有待于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3.
天津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一般原理,在分析影响天津主导产业更替变化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内外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现代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进行了合理的变化与补充,提出了七条选择地区主导产业遵循的基准,构造了一套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天津主导产业的层次选择模型,并且通过实际测算以及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进行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正确地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是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及其产业关联强度基准,罗斯托的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等。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应考虑其是否符合以下条件:必须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必须以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必须考虑地区要素禀赋;必须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依据这些观点,本文分析了吉安在主导产业选择上的不足,提出选择主导产业要有科学依据、全局观念、整体利益和市场意识,认为吉安在今后一个时期拟选取电子信息产业、电力工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5.
作为吉林西部欠发达地区,白城市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突出主导产业的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环境屏障,均具有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白城市区域特征,并根据新型工业化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关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提出白城市主导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发展好县域经济必须重视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注意的原则为基础,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运用熵值计算方法对镇安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建材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采掘业三个产业为镇安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拟定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的五条原则,并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一种方法,即先通过列表评分法求出各产业的优势度,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产业在合理发展工业中所占的相对地位,最后将两种结果相互参照确定主导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等理论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导产业的选择准则,并选取了12个定量分析指标:区位商、就业区位商、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技术进步速度、资金利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能源产值消耗率、三废治理系数、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最后借助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辽宁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辽宁主导产业选择的五个主要因子和因子得分函数,依据因子得分函数和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出39个行业部门的综合得分,并结合定性分析,从中选择8个产业部门作为辽宁工业中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9.
杨桔  王哲 《皖西学院学报》2015,(3):48-53,87
由于单一的主观评价模型或客观评价模型都难以准确、全面地评价和判断皖江城市带的主导产业,也难以满足决策的需要。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皖江城市带主导产业进行定量测定与评价,并对各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应首先选择“通用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及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加以扶持,以便更好地发挥它们带动区域内产业联动升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结合区域具体情况构建主导产业选择方法论,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情况,从产业运行效率、产业发展规模、产业能耗污染3个维度,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ESEP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并以新疆巴州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巴州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导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比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产值增长率定量指标,结合相关数据,对六安市各产业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铁矿开采与钢铁工业、机电与家电制造业等为六安市的主导产业,并且提出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方法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主导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定权聚类评估模型,对齐齐哈尔市各产业部门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确立了现阶段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王慧 《科技信息》2011,(20):73-73,74
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企业投入要素、经济环境因素来讨论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内外在因素,并对三种主要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及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企业应在综合考虑系统性、相关性、操作性、效率性等各方面的基础之上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制定产业政策的关键是选择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针对主导产业选择这一重大问题,本文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用定量分析方法给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选择主导产业的Fuzzy模式识别评价模型,最后对贵州现阶段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徐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实际,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作实证研究,确定了以食品,机械,电子,建材,化学等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提出了各主导产业部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特点以及目前研究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聚类方法.该方法在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新的白化权函数,即中心点三角波白化权函数,以熵权作为聚类权重,运用综合决策测度对每一灰类决策对象进行排序.以重庆市主导产业选择为实例,运用Matlab数值计算,验证了该方法对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结果对比,证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选择出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主导产业选择是国土规划及区域开发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导产业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但目前仍未形成共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主导产业的涵义、特性及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和指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104-105,119
根据洞庭湖区的特点,提出了区域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可拓评价方法中的优度评价法建立了区域主导产业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合格度和优度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确定了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罗明 《科技资讯》2010,(36):209-210
为了更客观的评价和准备把握内蒙古土右旗的主导产业,本文采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土右旗第三产业中各行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意在分析和掌握土右旗各行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析产业间的关联效应,确定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结果表明,与土右旗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较大的是传统服务业,建议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其关联度也较大,应该重点扶持,而对于目前关联度较弱的新型服务业,应在今后发展中大力培育,逐渐成长为全旗的主导产业,最终形成以传统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的第三产业格局,以此来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国际上关于主导产业部门分析的理论,并论述了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作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研究了我国区域层次上主导产业部门选择和规划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区域主导产业部门选择的准则。为了使各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还对各准则提出具体判据。根据区域不同的结构转换阶段和发展要求,进一步研究了区域主导产业部门选择的分类。并以江苏省主导产业部门选择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