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煤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下水脆弱性主要是由含水层中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和包气带土壤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采煤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和DRASIC评价指标体系法对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初步研究。给出了相应评价因子,建立了采煤矿区地下水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化评价地下水潜在的易污染程度,为采煤矿区的资源开采、水环境保护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中国北方某一典型岩溶潜水水源地为例,利用DRWM模型和DRWMLPE模型分别对其地下水本质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异常现象的发生与地下水本质脆弱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地下水污染风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进而阐明了地下水本质脆弱性、污染负荷与污染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单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验证了DRWMLPE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并获知包气带介质是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最敏感的因素.DRWMLPE评价模型可推广到其他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DRASTIC模型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地区性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近年来水文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分析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尤其是参照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经典模型—DRASTIC方法,根据下辽河平原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地下水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受到污染,实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采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RASTIC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相应指标权重,以地理信息系统(MAPGIS软件)为平台,评价了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脆弱性程度。通过MAPGIS软件做出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脆弱性程度分区图,最后对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寨底地下河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对策为目的,本文以桂林寨底一海洋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西南岩溶区大气降水入渗的特点,选取覆盖层、地形坡度、地貌类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水位埋深、降水量、人类活动8个指标,建立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加附注评分法,突出地貌类型、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力;采用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各因子的权重,分别对系统内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系统内水井降雨后COD浓度的变化情况,对2种方法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评估。评价结果显示,区内地下水极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人类集中居住的岩溶谷地和洼地中。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了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影响最主要的7个因子,建立了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在利用GIS技术对各因子进行分级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到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受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含水层介质较好、包气带中无厚层黏性土分布等的影响,地下水脆弱性总体较高,易遭受农业种植、生活污水及工业生产污水渗漏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基础,它一直是国际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第二松花江流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RASTIC 方法和GOD 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实测铬含量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RASTIC 模型对第二松花江流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评价较为合适,评价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情况;第二松花江流域傍河区域的地下水环境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污染,故在布设水源地开采井时应尽量避开地下水高脆弱区,做到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南高原岩溶山区石漠化严重、岩溶极其发育、山高坡陡、地下水径流途径长等特征,本文以泸江流域为例,并选取地下水位埋深、石漠化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作为该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对这5个指标实际值进行量化,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系统与DRKVT模型。用Arcview3.2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完成对泸江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最后用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来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流域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详细介绍了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学者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煤矿技改工程是煤炭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技改及运营必定对矿区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本文从技改工程对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方面,重点预测分析了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特殊脆弱性评价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区域性防治的前提.结合淮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硝酸盐污染特点,对传统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模型DRASTIC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于地下水位埋深(D)、净补给量(R)、含水层富水性(A)、土壤介质(S)、包气带介质(I)、土地利用类型(L)、地下水开采量(E)为评价因子的DRASILE模型,采用经验值与实际硝酸盐浓度共同确定体系给分表,利用二层次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制定了淮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特殊脆弱性评价图.为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在SPSS21.0用F统计量和皮尔森相关系数(ρ)分别进行指标选取和脆弱性分值准确性的检验,最终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相关系数达到0.559.本研究为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红层丘陵缺水区实施的"找水打井"工程是解决分散农户人畜饮水困难与安全问题的关键性举措.从社会、地下水水质和供水量出发,构建了红层区找水打井工程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评价的内容及其方法,主要包括社会影响的Bossel可持续理论模型、地下水水质脆弱性DRASTIC指数、地下水含水层供水调蓄模型.以典型红层丘陵缺水区大足区为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工程对社会影响协调系数为0. 88,处于基本协调状态; 2)成井前后机井含水层地下水DRASTIC指数为7. 369,属于地下水脆弱性较高状态,且部分机井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已被污染; 3)过度开采已经引起部分机井含水层供水量正在逐渐衰退.该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评价内容及方法和实例评价结果能够体现红层区农户对机井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对正确认识后期机井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模糊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随机-模糊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参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将地下水污染的环境风险定义为含水层"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性"的乘积,运用模糊属性识别理论判断环境风险的等级.以长沙市黄兴镇蓝天化工厂锰渣场含锰废水下渗造成的地下水锰污染为例,分别计算了地下水锰污染的"脆弱性"和"危害性",并将其划分为"高"、"中-高"、"中"、"中-低"、"低"5个水平等级.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模糊模型的地下水锰污染的环境风险介于"低-中"和"中"之间,与确定性模型中环境风险的计算结果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在矿区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矿区地下水评价的新方法,矿区地下水资源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的应用等问题.采用并加以改进的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N)算法对矿区地下水水位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同时以神东矿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复杂的矿区地下水系统评价进行模拟预测,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库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区域供水的紧张局面,但库区地下水的脆弱性决定了城市供水风险.根据传统DRASTIC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地下水库特征提出了库区地下水脆弱性DRECT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滹沱河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中,得出脆弱性评价分区图,分析各分区的脆弱性特征,并与表征地下水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2年—2015年皖江城市带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所取得的无机测试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质量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无机毒理指标进行了污染评价。地下水无机指标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资源占81.7%,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18.4%。地下水无机指标污染评价结果显示,未受污染的占34.43%,极重度污染的占13.78%,其余占51.79%。皖江城市带地下水总体来看形势较为严峻,应该尽快组织实施皖江城市带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遏制地下水污染恶化态势,有效保护研究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德阳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处理和综合评价等级划分方法。根据当前德阳市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选取10个指标,采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区划。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低-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冲洪积扇扇顶的乡镇和各县市的中心城区附近,冲洪积扇扇顶地下水资源禀赋条件是主要制约因素,各县中心城区人类开采是关键的因素。论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过程可为成都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及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化工园区脆弱性分析是传统风险分析的重要补充内容,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脆弱性概念和评价方法上,忽略了脆弱性识别这一关键问题。脆弱性识别是脆弱性评估的关键步骤,对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选取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化工园区脆弱性识别研究理论和方法欠缺的问题,从事故机理角度提出“干扰-状态-后果”脆弱性理论模型,利用事故因果分析法,从事故过程分析出发对化工园区脆弱性因素进行识别,并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应用于江苏某化工园区的脆弱性评估中,结果表明,基于事故因果分析的脆弱性识别方法为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估过程提供了依据,对化工园区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具有模糊特性,现有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普遍采用加权评分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加权评分法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上人为性较大,并且该方法不能反映各评价因素指标值的连续变化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模糊数学方法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和隶属度函数的构建上存在着不足.为此,建立了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黄淮平原宁陵县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BP神经网络法训练速度快、精度高,能较好地解决非线性的模式识别问题,如实地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20.
大沽河地下水库的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沽河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MapInfo建立缓冲区功能来划分评价区域,运用日前常用的DRASTIC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脆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沽河地下水库大部分地区约60.8%属于脆弱性中等的区域,25%属于脆弱性较强的区域,另外还有10.1%属于脆弱性较弱的区域,即大沽河地下水库库区是相对脆弱的,应尽量避免兴建污染性强的项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