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根据5·12汶川地区地震灾害的现场考察和资料调研,首先介绍了汶川地震中四川电网的受灾状况,并对电网的地震受灾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就四川电网的震害原因进行了分析.汶川地震中电力设施震害的主要原因是地震烈度远超出抗震设计烈度,同时,电力设施的特点及其缺陷也是震害严重的原因之一.最后,建议对现有电力设施进行抗震性能普查,新建电力设施需进行抗震设计,进一步提高我国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汶川地震对当地电力系统造成的总体破坏和经济损失情况;列出了四川地震中烈度为Ⅸ度及以上地区的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管辖的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的震害状况;总结了变电站室内外高压电器设备、线路、输电塔的主要震害现象;对不同烈度区内变电站的变压器及其它各类高压电气设备的破坏频次、变电站停运状况以及功能恢复的时间进行了统计,据此总结了四川地震中烈度Ⅵ—Ⅺ地区电力设施震害特点和电力系统功能损失模式特点;分析了此次地震中电力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电力系统薄弱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抗震加固措施和建议,为将来变电站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提供依据,为提高电力设施的抗震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理解汶川地震中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后框架结构震害调查资料,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抗震设计原则,对框架结构中的一些典型震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主要包括防震缝处的震害,结构竖向刚度、强度不均匀产生的震害,框架梁、柱及节点处的震害,围护结构与填充墙处的震害及楼梯震害.在对震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强框架结构安全性的措施.所得分析结果可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及有关的规范修订提供参考,以保证框架结构在地震中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对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继华 《工程与建设》2009,23(5):678-680
文章结合汶川特大地震的震害实例,对框架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框架结构破坏的原因,阐述了框架结构震害的启示.对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提出相关建议:房屋建筑设计要更好实现"强柱弱梁"机制;薄弱层设计要加强;楼梯要做严格的抗震设计;条件许可,可采用隔震技术.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村镇建筑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给四川地区特别是村镇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介绍了四川村镇地区的主要建筑结构形式,及此次地震村镇建筑的震害特点,并对地震中村镇房屋的常见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村镇建筑抗震方面的建议.通过本次村镇建筑震害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村镇建筑结构普遍缺乏必备的抗震构造措施,存在较大隐患,与村镇建筑相适应的实用抗震技术有待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村镇房屋建设还缺少完善的国家技术规范指导,村镇建筑抗震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陈仁朝 《科技资讯》2010,(34):48-49,51
总结了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的震害特点,分析了现行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局限,提出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建筑震害调查结果,对城市多龄期建筑楼梯间的典型震害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楼梯间震害的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并按标准对都江堰市楼梯间的典型震害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该市楼梯间的震害情况,同时从设计规范、施工水平和施工缝留置3个方面对汶川地震中楼梯间震害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都江堰市多层砌体结构建筑楼梯间震害较其他结构类型破坏严重,毁坏比例达7.6%;不同龄期建筑中,2000年后建成并按新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楼梯间震害较轻;由施工缝引起的楼梯间震害较为普遍,但正常施工的楼梯间震害较轻.  相似文献   

8.
根据汶川地震中小学教学楼震害资料,讨论了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和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采用延性结构体系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等对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使得建筑物倒塌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触目惊心.通过对汶川、玉树的震害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考察,对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抗震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中小学校建筑震害调查及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小学教学楱比较有代表性的震害调查结果,分析汶川地震中砌体、框架、砌体-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3种结构体系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探讨砌体、框架、砌体-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3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设计建议,供实际工程应用和完善相应规范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地震活动频繁.在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7.1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中,我国西南地区乡村自建民居的震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收集分析这几次地震中乡村几类主要自建民居的震害特征,分析其震害原因和抗震性能.结合近年西南地区乡村防震减灾工作情况,提出几点提高乡村民居抗震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汶川地震中框架填充墙结构产生了严重的震害.现行抗震设计对填充墙的考虑难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对框架结构进行弹性阶段分析研究表明,考虑填充墙在弹性阶段对框架结构的刚度、内力和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填充墙平面、立面的不均匀布置对框架结构抗震不利.  相似文献   

13.
覃绍文 《广东科技》2009,(22):63-64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尤其像"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对我国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它首先破坏的是建筑物,直接危害的是人的生命和财产,伴随的是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地震的偶合作用;在工程中尽可能的减小震害就显得十分重要.下文从概念设计方面着手,总结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总结了影响结构延性的因素,并提出抗震设计中结构延性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绵阳地区建筑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震害特征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绵阳地区建筑结构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地震现场考察,收集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资料,主要针对砖混结构、底框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类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建筑结构震害机理,为建筑工程抗震防震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阮立冬 《科技信息》2010,(3):321-322
通过对汶川地震区桥梁震害的调查,发现震区梁式桥主要震害集中在落梁、支座滑动、梁体位移、伸缩缝处相邻梁体间碰撞、挡块破坏和桥台破坏等方面。针对汶川地区桥梁震害现象,提出了震区梁桥的抗震设计对策和措施,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桥梁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过 《科技资讯》2012,(10):32-33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很多高烈度地区的铁路隧道及公路隧道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坏,对震害实例进行收集并归纳分析得到了隧道震害的原因。同时以某单线铁路隧道为例,通过地震系数法计算得到了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点,分析其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对隧道抗减震工程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汉中市村镇房屋震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大地震中,砖混结构和生土建筑作为汉中市村镇房屋的主要建筑形式损坏严重。为了提高当地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指导人民重建家园,对汶川地震中汉中市村镇砖混和生土房屋,从屋盖及楼盖、墙体、楼梯间和其他构件破坏等方面分析震害特征,针对倒塌、开裂等震害特征提出村镇房屋震害主要原因是由强度不足和抗震构造措施不完善引起。  相似文献   

19.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建筑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地震灾难警示人们:防震减灾任重道远,刻不容缓.从上个世纪开始,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抗震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进入90年代,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历史日程.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0%),并且城市用地紧张,市区地价日益高涨,促使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所以高层抗震设计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绵竹市建筑震害分析和设计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绵竹收集的灾害调查资料,简要介绍汶川地震中绵竹市震害的基本情况,针对中小学建筑结构体系、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楼梯间、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楼盖、圈梁和构造柱、强柱弱梁等问题,着重介绍震害的典型特征,分析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原因,并在总结震害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建议,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