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饮食作为一个特殊的因素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阐述了运动饮食对运动与健康的建构问题,分析了运动饮食在认知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从正确认识饮食在运动与健康中的作用,注意饮食的平衡性和针对性,合理制订饮食计划、关注饮食细节等方面,提出如何针对这些误区加以调整和改善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抹茶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受到世界许多消费者的青睐.饮食抹茶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该文综述了抹茶的加工方式对抹茶品质的潜在影响、抹茶的健康功效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现状,以期为抹茶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兰州牛肉拉面俗称"牛肉面",是兰州市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食品之一.兰州拉面具有独特的饮食习俗,这些饮食习俗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有何联系,学者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对兰州拉面的特点、饮食习俗及饮食习俗的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发现兰州拉面是兰州人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历史的选择,其中拉面饮食习俗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兰州拉面特点和饮食习俗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旨在对兰州拉面的品牌形象做更深入了解,以便促进兰州拉面的影响力,保护兰州拉面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4.
何磊 《科技信息》2010,(28):I0018-I0018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大教育家孔子在饮食上也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饮食思想。本文从现代营养学中膳食平衡、科学烹调、粗茶淡饭和节制有律的角度来分析孔子的饮食思想,使其饮食观得以梳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凉山彝族的婚姻与家庭、宗教信仰、民宅、饮食与服饰、丧葬习俗、节日、文化艺术等多方位研究这些人类古朴、浓烈、独特、珍贵的传统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促进彝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饮食限制58d对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行为观察和生化检测方法,研究了饮食限制58 d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限食小鼠在新环境中更显得不安,66.7%饮食限制组小鼠记忆能力最弱而空间识别能力最强4,0%饮食限制组小鼠学习能力最强;限食小鼠各器官的脏器系数相比自由饮食组都有所升高;各组小鼠所测器官的SOD活性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心、肾和脑中MDA含量随饮食限制水平的升高而增高.提示饮食限制对机体器官有一定的损伤作用,适当饮食限制能提高学习能力,但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城市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离开个性,则难以找到一座城市文化名片独特的印记.郑州城市文化名片的印记是什么?寻根、少林、书院、军事、生态、饮食等诸多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都难以涵盖郑州丰饶的文化积淀和绵长的文化传承.惟有"商",才是郑州城市文化名片印记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该文结合高原地区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分析了驻高原地区部队饮食保障的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高原部队饮食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民居、服饰及饮食是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风格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正是在草原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是蒙古人在与大自然抗争和交融的过程中演化而来的,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形成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以40只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定量跑台运动后,经含糖饮食处理,设置运动前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24 h低糖饮食组和运动后24 h正常饮食组,采右侧股四头肌红肌、白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观察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运动前白肌纤维肌糖原高于红肌纤维.运动前后相比,4种不同肌纤维类型骨胳肌肌糖原含量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正常饮食组大鼠肌糖原出现超量恢复,而低糖饮食组较运动后即刻组肌糖原恢复具有显著性意义,呈低于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趋势.可见,定量跑台运动和饮食干预能形成大鼠肌糖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四川怀远特色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当地豆腐帘子和冻糕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豆腐帘子的菌群主要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检测出40个细菌属和21个真菌属,主要优势微生物是Acinetobacter和Trichosporon.冻糕的菌群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检测出36个细菌属和23个真菌属,主要优势微生物是Lactobacillus和Kazachstania.  相似文献   

12.
沁水城东节日饮食语汇中蕴涵着富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信息,具体反映在米食品、玉米食品、面食品和节日蔬菜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起源于食品加工的现代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食物,是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迄今,食品科学系统地研究和掌控了食品的保藏、营养及感官特性,但对食物与人体的作用尚乏独立了解,现有知识限于营养学和毒理学.食品工业彻底改变了食物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改变了食物与人体的作用,而对后者研究的缺位,助长了公众对工业食品的安全与健康隐忧的疑惑.回顾历史、鉴析现状,我们试对未来“食物-人体作用”的研究提出3个方向:阐明食品组成分子的存在状态;破译人体对食物的反应信号;研究食品特性互补的利用方法.以全新的角度研究食品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是累积食品科学独有的方法与发现、充实学科提高地位的需要,也是回答并解决食品工业界面临的急迫问题的必须,将使食品学科能够以原创性发现构建出完整的食品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北京清真饮食文化与北京的清真餐饮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具特色的北京清真饮食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历史传统享誉中外.今天,北京清真饮食文化和北京清真餐饮业,同其他一些古老传统文化一样面临挑战,遭受冲击,正逐步陷入困境.研究清真餐饮业面临的问题,分析北京清真饮食文化衰落的原因,并就振兴清真餐饮业和发展北京清真饮食文化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饮食传统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在我国,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研究者少,文章试图从中国饮食中的“治疗”“养生”与“身体想象”等方面探讨生命的哲理,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实验红鲫具有体型大小适当、成熟早、繁殖力强、体外产卵发育、体色全红、杂食性等优点。本世纪初以来,开展了实验红鲫驯化、品( 种) 系培育、生物学特性、地方标准等研究。实验红鲫已广泛应用于鱼类育种、毒理学、遗传学、生理学、水生态环境监测等。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预警指标的设计是有效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所在.结合食品安全状态影响因素的不同特点.从基础项目指标、食品合格状态指标、食品整体状态指标三个层次上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能够借由对特定信号分子的密度感知实现对相关基因的靶向调控,从而使微生物展现出与低密度条件时截然不同的群体行为以及特性,以此来应对环境的变化。由于群体感应调控存在明显的生物广泛性、机制独特性以及作用高效性,使其成为近年来微生物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微生物作为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食品保鲜,益生菌生产,食品发酵,绿色生物合成,微生物防腐剂及风味剂生产等研究领域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悉群体感应系统在上述领域中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着重介绍了群体感应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调控机制,并对其在食品腐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未来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概述;对未来群体感应在食品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群体感应为基础的新型食品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与耐药菌株引起的环境安全等问题,广谱、高效的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应用已成为现代食品安全的重要研究趋势。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由于其抑菌谱广、稳定性好,抑菌机制独特、不易残留等优势而备受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AMPs将有望在食品安全的应用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有鉴于此,对近年来国内外抗菌肽(AMPs)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AMPs资源挖掘、分类情况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肿瘤细胞的生物抗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对AMPs在食品安全中的潜在应用方向、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供本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理无量山、哀牢山民间的彝民,有一种独特的集传统饮食文化、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跳菜舞”,彝语称之为“吾多哈”也就是彝族的伴餐舞“跳菜”,它是彝族在婚、丧、嫁、娶等重大礼仪活动中,活跃气氛敬重宾客的一种民族风俗舞蹈。近年来,各领域对南涧彝族“跳菜”的研究都趋于完善,但在体育领域的研究甚少。基于此,希望通过对南涧彝族“跳菜”的历史溯源、演进、种类、身体特征及组合进行研究,探求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功能价值,以便人们更加了解南涧彝族“跳菜”,积极参与和传承这一项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