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陕西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复原力和安全感特点,及心理复原力对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市新华中学初一、初二学生857人,使用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HKRA)和安全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以及留守儿童(P=0.003)。且流动儿童的安全感总分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和留守儿童(P=0.032)。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复原力的自我、家庭和社会维度对留守儿童(自我:β=0.26,p=0.014;家庭:β=0.49,p=0.008;社会:β=0.45,p=0.012)和流动儿童(自我:β=0.23,p=0.012;家庭:β=0.34,p=0.055;社会:β=0.39,p=0.007)的安全感回归效应显著。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改善农民工子女心理复原力的外部保护因子,能够提升其安全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差异为目的,采用杨丽等(杨丽,梁宝勇,张秀阁,等.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39-144.)根据中国大学生情况修订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APS-R)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6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完美主义人格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部分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人格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都处于中等水平;在秩序维度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显著,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t=3.003,P0.01).2)男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310,P0.01),男生高于女生;男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秩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67,P0.05),体育专业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差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624,P0.05),具体表现为大二的得分低于大三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6.812,P0.01),具体表现为大三的得分低于大一和大二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了大学生安全感的基本情况,探讨大学生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可为大学生合理对待人生以及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提供借鉴。采用问卷法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7.81±8.942);安全感与自我接纳呈负相关(r=-0.629,P〈0.01);安全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45,P〈0.01);自我接纳对安全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安全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程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对安全感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性别变量在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881,P<0.05;F=7.546,P<0.01),年级变量在手机依赖总分及行为(心理)耐受性维度上差异显著(F=2.941,P<0.05;F=3.082,P<0.05);(2)UCLA得分与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63,0.206,0.311,0.242,0.195;均P<0.05);(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F=7.791,P<0.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贵州地区3所中学7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考察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被试群体中的心理虐待阳性率为36.8%,其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水平发展均较好;3个变量在城乡与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情绪智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01);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呈显著正相关(P0.001);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遭受心理虐待越多,其人际信任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心理虐待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智力来影响其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气质性乐观、自尊与适应性在半年内的变化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气质性乐观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某高校的178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气质性乐观、自尊在半年内较为稳定,且没有显著性别差异(F(1,176)2.96,P0.05);适应性水平逐渐提高(F(1,176)=3.90,P=0.05),其中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的提高达到了显著水平(F(1,176)4.69,P0.032).(2)气质性乐观与自尊、适应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自尊与适应性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P0.001).(3)结构方程检验证明将大学生的自尊和气质性乐观看成心理弹性的核心成分更为合理(χ~2/df=1.43,CFI=0.95,IFI=0.95,TLI=0.93,RMSEA=0.049).(4)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适应性(预测系数为0.22,P0.001),而适应性对心理弹性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大学生自尊和气质性乐观可以看成是心理弹性的成分,且心理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知觉、自我控制与心理疲劳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压力知觉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心理疲劳量表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3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知觉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397,t=6.842,P<0.01);压力知觉与自我控制交互项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012,t=-3.123,P<0.0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压力知觉可以正向预测心理疲劳,且自我控制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疲劳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可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措施降低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大学生成就动机、安全感与创造力倾向的基本情况及三者的关系.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安全感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为测量工具,对5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成就动机、安全感和创造力倾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创造力倾向、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成就动机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安全感在年级上...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MF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了解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效果,探索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对24名大学生进行为期5周的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用SCL-90、SAD和PRCA三份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团体心理后,成员三份量表的得分都有显著的下降(P〈0.05)。SCL-90量表中,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和敌对因子的得分显著下降(P〈0.05);SAD量表中,社交苦恼因子得分的下降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PRCA量表中,只有小组讨论恐惧因子的得分显著下降。结论: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探讨游戏治疗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并通过游戏治疗来增进大学生社会交往及人际沟通能力。方法:通过张贴海报来招募志愿者,运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编《主观自评量表》来筛选出被试,对被试实施团体游戏治疗。活动结束,用量表进行后测,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同时用自编《主观自评量表》请被试对效果进行反馈。结果:治疗后被试个人以及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现状明显改善,焦虑状况随之缓解。结论:游戏治疗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喜凤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5-106,123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广西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以及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2)大学生人际信任对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和支持利用度总分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40名独立学院贫困生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人际关系困扰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1)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状况堪忧;(2)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总分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3)自责、求助、合理化、客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总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三所高校55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心理压力感方面,贫困生在经济与地位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体能与生活压力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学业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差异不显著。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2)心理压力感与人际敏感、焦虑呈高度正相关,与其他方面相关不显著。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呈高度负相关(3)社会支持感对心理压力感与心理健康具有调节作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感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重庆市区中小学学生进行为期3个半月的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1)从各年级学生的体质上看,在身体机能指标中,男生的肺活量增长最快,且此项的男女增长差异最大(P〈0.01);在运动素质指标中,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增长最快,且此项的男女生增长差异最大(P〈0.01);在身体形态指标中,男生的体重增长最快,且此项的男女增长差异最大(P〈0.01),在环比研究中发现:男、女学生在身高、体重上均有下降趋势。2)从各年级学生的锻炼行为上看,学生的锻炼时间普遍为30-60min,且随着年级的提升锻炼时间略有增加:从锻炼地点看,三、五年级的学生主要以社区为主,初二和高二年级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从锻炼强度上看,三、五年级学生锻炼强度较小,初二和高二年级强度增大,尤以初二年级最为突出。3)从学生的锻炼期望上看,锻炼效果因子中五年级、初二、高二年级差异最大(P〈0.05);锻炼人际因子中只有高二年级男女生存在差异(P〈0.05)。4)从学生的锻炼期望因子回归上看,锻炼意识因子的贡献系数最大(β=0.127,(P〈0.01));锻炼人际因子的贡献系数最小(β=-0.009,P〉O.05)。  相似文献   

16.
科学地使用心理测评量表和解释测评结果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某高校2012级新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 SCL-90和UPI量表的测评结果具有高相关性;(2)UPI对心理问题的筛选率高于SCL-90;(3)SCL-90和UPI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为一致的鉴别力;(4) UPI对抑郁、人际、强迫、焦虑和精神病性五类心理问题有较好的鉴别能力;(5) UPI的四个关键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动态变化,为提高学生体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健民GMCS-IV人体体质测试IC卡测试系统,对南京体育学院2010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三年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50米跑、握力(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等体质状况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本校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体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身体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值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但程逐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素质指标中,男生握力均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坐位体前屈均明显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50米跑成绩男、女生仅大一时明显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以后逐渐下降。结论: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形态、机能、素质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8.
使用善行日记、感恩拜访、心情日记3种感恩方案对贵州省45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实施不同感恩方案的大学生在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因子(P0.05)及总体得分(P0.01)存在显著差异;实施感恩方案1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因子、忧郁或愉快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总体幸福感得分也有显著提高(P0.01);实施感恩方案2的大学生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及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感恩方案3的大学生仅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得分显著提高(P0.05)。在感恩教育中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氛围,促进正向情绪的产生是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