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行为经济学和动态最优化为基础,运用变分法构建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动态收益模型,分析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最优资本路径,进而得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最优投资路径。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企业投资水平在每个时刻都是正相关,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在整个最优资本路径上的投资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9年我国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量化管理者个人特征,设计过度自信指标并构建其与资本结构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模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经实证检验发现,在医药上市企业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做出的资本结构决策使企业负债率升高,过度自信与企业会计稳健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管理者自大假说,以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和分析CEO过度自信和CEO权力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CEO权力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却强化了CEO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在不同CEO权力强度条件下,CEO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在CEO是否过度自信条件下,CEO权力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杨帆  吴瑶明 《河南科学》2014,(11):2379-2383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投资者非理性普遍存在.为探究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利用沪深两市2007—2012年间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将投资者与管理者非理性纳入同一框架,对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并购绩效具有"恶化效应",且投资者情绪影响并购绩效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就是行为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一块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上市企业并购案例数据的收集,在对数据加工的基础上,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阐述了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基于多元线性方程分析法,本文发现收购方的管理者越是过度自信,收购方从并购案中获得的异常报酬越少。企业管理者发起并购案的次数越频繁,企业股东在并购案公布后的收益越减少。  相似文献   

6.
以宣告股票回购强度和实际执行率的平均数为基础,将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目的分为4组,实证了出于不同目的进行股票回购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并基本解释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可能成因。该研究修补了既有股票回购行为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关系研究的缺失,解释了股票回购案例中低宣告回购强度且低实际执行率的可能成因,并提供了一个评估监管政策改进效果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7.
现有文献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时,多停留在代理成本视角和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约束"视角,沿袭的是现金流量分析思路,忽视了控制权因素的影响。该文基于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结合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从管理者权力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会计盈余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盈余质量的提升可以明显缓解管理者的代理问题,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提高投资效率,但管理者权力的存在会弱化会计盈余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根据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调节效应在市场化进程低的样本组表现得更显著,说明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权力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企业在重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投资决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管理者权力的影响,应通过合理配置企业的权力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行为金融的框架下,通过基于过度自信心理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的展望价值模型,研究了马科维茨“期望收益-方差”投资原理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和展望价值最大化选择准则会使得投资者拒绝接受“期望收益-方差”投资原理。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过度自信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表现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心理与套利的有限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为基础,运用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模型研究了套利的有限性和投资心理给套利者造成的套利风险。模型的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会限制套利者的套利行为。最后,利用这一研究结论解释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所谓的“基金黑幕”现象。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不充分时,过度自信的高管往往因高估自身能力而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增加高管信息是减少此种不良并购绩效的关键,政治联结也因增加高管信息而有利于并购绩效.当过度自信的高管具有政治联结时,其获取信息增多,从而改善了不良的并购绩效.基于深沪两市民营上市公司2004~2007年间发生的411起并购数据,使用事件研究方法、多元回归方法和方差图分析方法,研究发现:(1)高管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支持了自大理论;(2)高管政治联结并非直接、正向地影响并购绩效,而是通过削弱高管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来发挥作用.这一发现不仅表明了高管政治联结的新"用途",也表明了自大理论适用的一个新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过度自信是公司高管人员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质,其对公司投融资决策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对三九集团高管赵新先在投融资决策中过度自信表现进行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地认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为未来的跨国并购决策提供有益参考,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0年间发生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持股变动法判断企业高管是否过度自信,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指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研究高管过度自信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与跨国并购前一年的绩效显著正相关,与并购后一年的绩效显著负相关,且与并购当年及并购后两年的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其显著性随研究数据和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宏观税负对各地区的投资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宏观税负以地区企业所得税与营业盈余的比值来表示,回归结果显示,地区资本形成总额与企业所得税宏观税负呈反向相关关系,与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正向相关关系。在新税法取消地区税率优惠的形势下,要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增加投资规模,就必须多利用间接税收优惠并完善地方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金融化战略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但是也有可能会挤占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金融化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2009-2018年我国高科技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金融化、金融背景高管以及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高新技术企业当年以及未来的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而金融背景高管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当年以及未来的技术创新水平则呈现显著负相关;更进一步的,企业金融化与金融背景的高管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未来的技术创新水平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有效选择企业经营战略,选拔任用高层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中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有助于抑制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对经营者产生长期激励效应。在中国,ESO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应通过规范证券市场、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等途径,发展和完善ESO制度,充分发挥ESO激励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考察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揭示会计信息透明度高低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即高质量会计信息能减少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行为,从而增加投资效率.存在较多融资约束时,会计信息透明度与投资不足行为的负相关性更显著;自由现金流量较多时,会计信息透明度与投资过度行为的负相关性更显著.因此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能对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投资的效率并没有为其带来相应的提升.因此,非效率投资已然成为我国学术界和众多企业所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此外,非效率投资与超额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综合以往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以2010~2018年沪深股票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次进行了以银行借款率来度量公司的银行超额借款的实证研究,并基于市场势力视角实证分析了非效率投资与超额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均是非效率投资的表现形式;投资不足现象与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呈显性正相关关系,而投资过度现象不会导致企业的超额银行借款行为;高市场势力对两者相关性会起到促进作用,而低市场势力会更加抑制非效率投资对超额银行借款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