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 [13C6] 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作为标签,在体外建立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并采用MALDI-TOF对模型中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HSA)进行验证. 以高分辨率的液质联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为分析平台,经过一级质谱(LC/MS)筛选糖基化肽段. 采用target MS/MS模式对筛选出的34条肽段进行分析. 运用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工具pFind软件对肽段的中性丢失扫描及二级质谱(LC/MS/MS)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16条早期糖基化修饰肽段的序列及修饰位点信息.   相似文献   

2.
蜂王浆中高丰度蛋白的存在,导致其蛋白质组学研究存在非常大困难,该文利用超高分辨质谱技术对来自板栗和油菜花源的两种蜂王浆,分别采用4种蛋白样品前处理方法开展蛋白组学研究,包括超滤膜辅助(FASP)酶解方法、溶液内酶解方法、胶内蛋白分级后酶解方法与溶液内酶解后肽段分级方法,以寻找最合适蜂王浆样品的酶解方法。肽段经过液相-超高分辨质谱检测,在FDR<0.01的卡值下,4种方法在板栗蜂王浆中分别鉴定到了154、106、316、213个蛋白质,在油菜蜂王浆中分别鉴定到了124、121、243、198个蛋白质。胶内蛋白分级酶解方法可以有效分离高低丰度的蛋白质从而鉴定到更多的蛋白质和肽段数目;而FASP方法在未分级的情况下鉴定到的蛋白质和肽段数目比较可观,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实验方法。不同的方法之间鉴定蛋白质种类存在互补性,4种方法共鉴定到了445个蛋白质,是目前已有报道中鉴定蜂王浆蛋白质数目最多的。研究结果为蜂王浆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鉴定到的新的蜂王浆蛋白种类可为蜂王浆蛋白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评估重组毕赤酵母植酸酶的N-糖基化充分性,建立了一种通过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来分析植酸酶氨基酸序列及N-糖基化位点的技术.分别发酵了3株基因组已整合不同植酸酶基因的毕赤酵母.发酵液上清经离子交换与凝胶过滤后获得纯化的植酸酶.使用PNGase F或Endo H脱糖基化酶处理植酸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脱糖基化产物.通过纳升级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胰蛋白酶切产生的肽段混合物.并在联用的串级质谱上进行肽段测序与N-糖基化位点鉴定.结果显示3种植酸酶蛋白的可检测序列覆盖率均在69%以上,且与文献报道不同,均存在糖基化位点修饰不充分的现象.本实验结果证明了高效液相色谱-串级质谱联用法检测植酸酶N-糖基化位点的有效性,并为植酸酶的糖基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两种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酶解效果,为后续蛋白质组学稳定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超声破碎法提取羊肌肉组织总蛋白,经两种胰蛋白酶酶解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酶解肽段,将结果上传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利用质谱分析鉴定方法分析比较两种胰蛋白酶的酶解效果,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种胰蛋白酶酶解同种蛋白质样品产生的肽段长度86%以上均为6-18 个氨基酸,适用于质谱检测。酶解后肽段产生的质量国产胰蛋白酶优于进口胰蛋白酶,国产胰蛋白酶比进口胰酶酶解可多鉴定到19% 的蛋白质和34%的肽段。结论进口、国产的胰蛋白酶在酶解蛋白质方面均可用于质谱检测前蛋白质的酶解消化。但国产胰蛋白酶价格明显低于进口胰酶,更具应用优势。本研究为评价胰蛋白酶酶解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全面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PCR扩增及定点突变等构建了pET-DsbA/NAP1 (18~44)融合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后获得可溶表达.通过镍亲和柱,Thrombin酶切及G50分子筛对鼻咽癌NAP1(18~44)进行了纯化并进行了质谱鉴定.NAP1(18~44)的圆二色谱和2D 1HNMR DQF-COSY谱表明鼻咽癌肽段在TFE溶液中能形成一定的α螺旋.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NAP1(18~44)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用于分离、鉴定该菌的致病相关蛋白质。【方法】Xcc 8004经过液体培养,分别提取胞内蛋白质和胞外蛋白质,对所有蛋白质进行液体酶解,通过强阳离子交换色谱预分离多肽混合物,预分离后的馏分采用EASY-nLC结合LTQ-Orbitrap质谱鉴定蛋白质表达谱。【结果】建立了基于bottom-up策略的蛋白质组鉴定方法,采用第一维离子交换预分离和第二维反相色谱分离结合,实现了高通量鉴定蛋白质组表达谱的技术体系。通过SEQUEST检索,在胞内蛋白质样品中共鉴定蛋白质数目为1595个,胞外蛋白质样品共鉴定蛋白质数目为1241个。【结论】建立的LC-MS/MS方法适合用于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为研究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奠定了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技术,对人重组干细胞因子(rhSCF)分子进行分析,以确证其一级结构.将rh-SCF样品胰酶酶切,HPLC-RPC分离,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MALDI-TOF-MS)对rhSCF的酶切肽段进行解析,并对rhSCF的O-糖基化和N-糖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1)rhSCF分子质量得到测定;(2)rhSCF的一级结构得到确认,测定的肽质量谱的覆盖率达到94%,分子中有两对二硫键;(3)鉴定了样品中的N-糖基化位点,并对rhSCF产品的O-及N-连接糖型上的糖结构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rhSCF一级氨基酸序列和二硫键形成位置与理论上一致,糖基化特性符合毕赤酵母表达蛋白的糖基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决纤维素的酶水解问题,分析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相关基因。【方法】从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的基因组数据中挖掘纤维素酶相关基因,发现开放读码框Cel8A和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具有高相似性。利用重组表达技术在大肠杆菌中对Cel8A基因进行表达,纯化重组蛋白质并对该蛋白质进行功能鉴定。【结果】Cel8A蛋白质能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它具有β-1,4-内切葡聚糖酶的水解特性。Cel8A的最适反应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40℃。【结论】成功克隆表达阴沟肠杆菌的Cel8A基因,并证实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阴沟肠杆菌的纤维素酶组成以及纤维素降解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阴离子层析、凝胶排阻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短尾蝮蛇毒中分离金属蛋白酶和磷脂酶A2,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种组分的磷酸化修饰信号,结合LC-MS质谱鉴定并预测磷酸化修饰位点.结果表明,利用3种色谱法串联组合,最终分离获得两种条带单一且纯度高的短尾蝮蛇毒蛋白,经LC-MS质谱鉴定分别为蛇毒金属蛋白酶和磷脂酶A2.免疫印迹检测发现这两种蛇毒蛋白受到明显的磷酸化修饰,解析质谱图发现蛇毒金属蛋白酶有4个氨基酸位点受到潜在的磷酸化修饰(含1个丝氨酸和3个苏氨酸),磷脂酶A2仅有1个酪氨酸位点受到潜在的修饰.所得结果是磷酸化位点修饰抗体在蛇毒蛋白磷酸化修饰信号检测中的一次尝试,基于修饰位点的预测可为蛇毒蛋白功能受磷酸化修饰影响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铜绿假单胞菌SJTD-1菌株的蛋白质组酶解产物,并利用二氧化钛磁珠从酶解产物中富集磷酸化肽.首次利用纳升液相色谱-质谱技术鉴定磷酸化肽的磷酸化位点,最终共鉴定获得13条磷酸化肽,分别来自12个磷酸化蛋白,其中有7个磷酸化蛋白在假单胞菌中是首次发现.分析鉴定到的磷酸化蛋白,发现大多与DNA复制、物质转运、能量代谢等密切相关.这是首次对铜绿假单胞菌SJTD-1菌株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为SJTD-1在DNA复制、物质和能量代谢以及细胞膜转运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7个B2-CuRE的热力学性质、力学性质、电子结构特性以及相关的热物理性质进行研究,为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B2-CuRE(RE=Sc,Y,La-Lu)的能量、弹性常数以及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计算获得的晶格常数、形成焓、体积模量以及弹性常数和实验值吻合,高的B/G比表明B2-CuRE具有很好的延性。【结论】电子结构的计算可以阐明B2-CuRE的成键机制。B2-CuRE具有很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黄水母Chrysaora helvolaBrandt刺细胞毒液(nematocysts venom,NV)的红细胞溶血活性特征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的量来确认不同条件和药物对NV诱导红细胞溶血行为的影响。【结果】NV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与其总蛋白浓度存在依赖关系。溶液pH值、大分子非电解质渗透压保护剂PEGs均能显著影响其溶血活性;非电解质小分子糖类渗透压保护剂D-甘油和D-半乳糖对溶血活性影响很小,但D-葡萄糖能显著延缓溶血。NV同时具有Ca~(2+)依赖的弱磷酸酯酶A2(PLA_2)活性,且受组氨酸烷基化试剂p-BPB抑制。这一PLA2活性可能对其红细胞溶血活性也有贡献。【结论】NV的红细胞溶血活性可能由膜穿孔机制和所含PLA_2酶成分造成,并受到含葡萄糖单元结构的糖受体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快速直接测定未经衍生化处理甘油氢解产物(1,3丙二醇;1,2-丙二醇)的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溶剂,醋酸正丁酯为内标物建立气相色谱分析测试方法,并采用ZB-5 HT气相色谱柱.[结果]当样品组成浓度在0~27 mg· mL-1范围内,内标法校正实验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达到0.9993~0.9995,标准残差(SE)为0.0040~0.0112.对6个实验真实样品进行平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最大相对偏差为0.06~0.09,平均回收率为99.19%~100.42%.[结论]该方法可以满足直接测定甘油氢解液相产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共生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柳珊瑚A.caerulea共生菌B.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共生细菌B.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分离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脯-甘)二肽(1)、环(S-脯-R-亮)二肽(2)、胸苷(3)、尿苷(4)、原儿茶酸(5)、3-Furancarboxylic acid-5-(hydroxmenthy)-Furan(6)。【结论】化合物1~6均是首次从该种细菌中分离得到,丰富了柳珊瑚共生菌B.methylotrophicus的化学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介孔TiO2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方法]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以四氯化钛和钛酸丁酯为钛源,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为模板剂,制备介孔TiO2。用光化学修饰法将CdS掺进介孔TiO2中,合成对可见光有较好响应的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和光催化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XRD和TEM结果表明成功合成有序的六方介孔材料;AAS确定复合材料中Cd的含量为0.96mg/g;光催化于500 W氙灯下以2×10-5mol/L次甲基蓝(MB)为模型污染物,结果显示CdS/TiO2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结论]光化学修饰法制备的介孔CdS/TiO2复合材料可增强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宁华  李柳杰  王旭坡  郭进 《广西科学》2014,21(3):236-240
【目的】研究多个氮气分子吸附于Nb(100)表面的问题.【方法】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方法研究Nb(100)表面吸附多个氮气分子。【结果】得到0.25,0.50,0.75覆盖度(ML)下氮气分子吸附Nb(100)表面的结构,能量,振动频率以及表面功函数等性质,并进一步讨论了氮气分子在Nb(100)表面吸附与分解的物理机制。【结论】吸附在Nb(100)表面的氮气分子容易发生解离,部分氮气分子以分子态的形式吸附,而部分氮气分子则分解成原子吸附于铌表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OES)测定小叶榕药材中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线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小叶榕药材中含量丰富的微量元素,从高到低依次为Mg、Fe、A1、Mn、Zn等。【结论】建立了微波消解-ICP-OES测定小叶榕药材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评价解毒草(Onychiumjaponicum(Thunb.)kunze var.Japonicum)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菊苣酸为指标,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3∶6∶1)为展开剂,建立解毒草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解毒草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解毒草药材与对照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66。【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解毒草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评价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品质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落新妇苷为指标,以氯仿-甲醇-甲酸(4∶1∶0.05)展开系统,建立土茯苓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土茯苓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在与对照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41。【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土茯苓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