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技术为过度捕捞提供了方便,这正在威胁着长寿命深海鱼类的种群数量。许多生活在深海的鱼类发育30~40年才能成熟和繁殖,如果捕捞太多,这些鱼类无法在短期内补充种群数量。俄勒冈州立大学鱼类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sim模型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最佳的渔业政策,采用EwE 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构建了1987-1998年Ecosim(时间动态)模型。Ecosim模型包含了32个功能组,初始参数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静态平衡的Ecopath模型。通过营养关系,分析了渔业捕捞对主要经济鱼类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998年系统总输出、总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总捕捞量则有所降低;强化的捕捞压力导致了低值小型鱼类被捕食压力的间接缓解,大中型高价值鱼类的生物量发生明显下降;说明了生态系统呈现出逆向发育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捕捞所产生的从上而下(top-down)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字声音     
7%%鱼类资源枯竭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3月5日发布了《世界渔业和水产状况报告》,指出,在全球野生鱼类种群中,52%已接近或达到可持续捕捞要求的最大限度,17%的鱼类被过度捕捞,7%%的鱼类资源已经枯竭,而那些处于各国管辖权范围之外的国际水域内的鱼类更  相似文献   

4.
从专业物种数据库(IUCN, OBIS 和 GBIF)、文献数据库和专著中提取并整合分布在我国海域的 86 种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基础信息数据, 利用 GIS 技术得到热点分布区域和捕捞压力格局, 通过比较物种丰度图层和脆弱度指数加权丰度图层, 探讨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分布与受威胁状况, 并结合现有保护区信息与渔业捕捞热点区域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 1) 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分布热点区域包括台湾海峡海域、闽南海域、台湾以东海域、粤东海域和珠江口海域, 面积达到23.1 万 km2, 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7.7%; 2) 我国海洋保护区面积仅占受威胁海洋鱼类分布热点区域的2.3%, 覆盖度需要加强; 3) 浙中南部分海域既是捕捞“热点”区域, 也是客观上受捕捞威胁严重的区域, 需加强管理; 4) 结合Global Fishing Watch的捕捞数据分析显示, 我国的禁渔政策对鱼类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 在休渔期捕捞强度降低80%以上, 但整体捕捞压力仍巨大。  相似文献   

5.
《贵州科学》2021,39(4)
2011年4月—2012年12月,项目组按季度分7次对草海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8000余份。草海现有鱼类14种,录属于4目6科12属。渔获物种类主要为鲫鱼、黄黝鱼、彩石鲋、麦穗鱼、泥鳅、黄鳝、普栉鰕虎鱼。通过对草海捕捞方式的调查和对渔获物组成的分析测量发现,草海鱼类资源严重衰竭,捕捞方式更为激烈,优势种群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建立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各级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以及生态位和混和营养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营养流通主要有2种途径,肉食鱼类间饵料竞争非常激烈,低值鱼类间具相似的捕食压力,顶级捕食者对大部分鱼类负效应不明显。系统受过度捕捞渔业影响很大,并存在营养级I利用效率低和渔业资源小型化、低值化等不稳定的幼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资源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长江上游鱼类群落结构和资源利用现状,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对该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渔业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分析.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共采集鱼类54种,隶属于3目9科35属,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占主体,约占总种数的96.3%;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共1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7.8%.渔获物分析表明,各渔具年度间渔获物组成差异不显著,圆口铜鱼、铜鱼、圆筒吻、长鳍吻、瓦氏黄颡鱼、中华沙鳅和福建纹胸等种类为优势种;大部分捕捞个体体重小于150 g,体长小于200 mm.该江段流刺网、小钩和百袋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别为3.60~9.45、1.33~4.32、2.55~7.80 kg/船/日.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上游江津江段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许多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不多,渔业捕捞规格小型化趋势严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下降.该江段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建议采取休渔和渔民转产转业等措施,加强物种和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是著名的渔场,湾内鱼虾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广西沿海地处北部湾,发展渔业生产得天独厚,但长期以来捕捞生产大部分都在近海作业,捕捞强度过大;今后要充分利用北部湾丰富的中上层鱼类资源和湾西部公海渔区的鱼类资源,并向湾口及外海发展,进一步发展广西海洋捕捞生产。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东省1996—2017年渔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11种主要经济海洋鱼类捕捞量的变动与鱼种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捕捞方式,讨论4个优势种捕捞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山东近海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总量在1996—1999年保持增长态势,之后下降明显;鱼种结构的多样性与均匀性不断增加;经多年捕捞利用,蓝点马鲛、带鱼衰退明显,个体趋于小型化;鳀鱼在2003年以后虽然出现衰退现象,但生殖力明显增大。总之,山东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蓝点马鲛、带鱼、鳀鱼仍处于衰退状态,需要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一、各式各样的渔具 渔具就是捕鱼工具,它是根据捕捞对象的生态、习性和一些生物学尺度来设计的,由于捕捞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渔具也是各式各样的.譬如:捕捞分散在平坦海底的鱼类,就使用形式如扫地一样的拖网;捕捞成群游泳的鱼类,便使用包抄的围网;在用网具会导致破网的岩礁海底,则用钓钩来捕获栖息在岩礁的鱼类;在流速很大的海域或港湾出海口,用定置张网捕捞游泳能力较差的鱼虾;对一些喜欢穴居的生物,可采用能进不能出的笼壶来捕捞等等.按照现行的分类,用来捕捞海洋生物的渔具有:刺网、围网、拖网、地拉网、张网、敷网、抄网、掩罩、陷阱、钓具、耙刺、笼壶等十二类几百种渔具(见图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噪声对鱼类的不同影响,为噪声对鱼类的影响提供较为系统的信息资料。【方法】在文献调查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噪声对鱼类听觉、行为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水体中常见的噪声来源有打桩、船舶、声呐/水下地震勘探等。噪声不但会对鱼类造成暂时性阈移或永久性阈移,而且还会使鱼类的集群行为、逃避行为以及捕食行为发生变化。可通过统计分析鱼类的死亡率和捕捞率来研究噪声对鱼类种群参数的影响。【结论】目前关于噪声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还十分缺乏且有较大局限性,应加强研究野生环境下噪声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漓江水流域鱼类生态类型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调查,监测河流生态系统的情况.结果是,漓江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但单种属较多;敏感性鱼类种类大幅度减少,中下层鱼类和底栖鱼类明显减少,杂食性鱼类比例上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减少,经济鱼类小型化,低龄化.水域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内陆水域,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内陆水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程度地影响淡水鱼类资源和渔业的发展,如工业废水的污染,严置影响鱼类的索饵、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得不到恢复和补充;江河修筑闸坝,严重影响洄游性鱼类溯河产卵繁殖。上述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噪声对鱼类的不同影响,为噪声对鱼类的影响提供较为系统的信息资料。【方法】在文献调查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噪声对鱼类听觉、行为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水体中常见的噪声来源有打桩、船舶、声呐/水下地震勘探等。噪声不但会对鱼类造成暂时性阈移或永久性阈移,而且还会使鱼类的集群行为、逃避行为以及捕食行为发生变化。可通过统计分析鱼类的死亡率和捕捞率来研究噪声对鱼类种群参数的影响。【结论】目前关于噪声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还十分缺乏且有较大局限性,应加强研究野生环境下噪声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8,(7)
象沙丁的远海小鱼占全世界鱼类捕捞总量的30%。但在许多国家,人们主要以捕捞这些鱼类为生。例如.在菲律宾(被粮农组织列为世界第12大鱼产国),人均年消费鱼的数量达到36公斤,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那里,15公里以上的远海小鱼捕捞占商业捕捞总量的75%以上。远海小鱼(鲜鱼或鱼制品)的大部分消费者是那些低收人人群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这些鱼种还被出口为国家换来大量外汇。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资源,现在全球来自海洋的食物每年大约有8千万吨,其中80%是用捕捞的方式获得的.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导致近海捕捞生产严重萎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世界已有60%的经济鱼类呈现资源衰退或枯竭之势.而远洋捕捞劳民伤财且发展缓慢,因此人类希望从海洋“狩猎”向“畜牧”过渡,发展海洋养殖业,满足人们对海洋食物的需求.我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海洋养殖业历经了3次海产品养殖浪潮,分别以海带、中国对虾和海湾扇贝为代表.但是,海洋水产品的主体——鱼类——的相关养殖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海水鱼类的养殖难度大,育苗和鱼病等诸多问题阻碍了海水鱼类养殖的发展.因此学者们希望在这些技术上有所突破,由此掀起海水养殖的第四次浪潮.  相似文献   

17.
2014年舟山市1-8月份帆张网作业捕捞产量占捕捞总产量的40.35%,帆张网作业仍然是目前东海区海洋捕捞的主要生产作业方式之一。依据2014年秋季帆张网渔船渔获物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渔获物种类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本次调查帆张网渔获物共30种,其中鱼类18种,虾类7种,蟹类5种,其中带鱼、小黄鱼、银鲳、虾蟹类分别占捕捞总产量的47.83%、24.78%、2.42%、19.44%,其他鱼类品种较多,总共占5.53%,在随机抽取的4 409个样品中,鱼类质量占总质量的91.12%,虾类占1.37%,蟹类占7.52%。经过计算分析,调查海域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较为丰富,但是从带鱼和小黄鱼幼鱼所占比例来看,帆张网作业对幼鱼资源仍有较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应用非平衡产量模型对卡塔尔渔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产量模型是鱼类种群动力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应用1个非平衡产量模型分析了卡塔尔渔业。结果表明当前鱼类生物量是最大持续产量时生物量的1/4,当前捕捞死亡率是最大持续产量时捕捞死亡率的2倍,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是7826t(80%置信区间6767-7993t),最佳捕捞努力量是248艘船(80%置信区间为225-286艘)。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0年8个半月(除去伏季休渔期)舟山渔场禁渔线以外海域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使用FiSATⅡ软件中ELEFAN技术估算了生长参数、自然死亡系数、总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等。结果表明,与历史记录比较鱼类小型化更加明显,总死亡系数增大。其中5种鱼类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开发率超过了0.5。目前舟山渔场主要经济鱼类小型化严重,捕捞对鱼类影响较大,须加强对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对清水江流域天柱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共有52种(亚种),隶属4目12科41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鲈形目、鲇形目次之,合鳃目最少。干流分布的鱼类种类比支流多;小型野杂鱼种类多,大中型鱼类较少。近些年来鱼类资源呈减少的趋势,主要是受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和水域环境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