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蕾期施用棉花滴灌促根剂可增加蕾数、降低果枝高度、增加单铃重,特别是有利于根系生长,加快棉花主根、侧根和毛根的形成成、增粗、增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矮壮素(CCC)、缩节胺(DPC)不同比例拌种可降低棉苗子叶高和果枝始节高度,增加果枝数,提高成铃率,促进棉花提早成熟。其中CCC以0.5%、DPC0.2%的比例为最好,其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棉花幼苗期至有效蕾终止期对一熟棉、麦套棉不同生育时期、叶龄与果枝、花芽分化发育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1)与一热棉比较,麦套棉花芽分化期较迟,有效花芽分化期较短,单株有效果枝和花芽的分化数较少,而无效果枝和花芽分化数则较多. (2)根据棉花生育期、叶龄和果枝、花芽分化间的关系来预测产量的形成过程,并为棉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北疆棉区棉花大面积突破中低产的中心是增加密度,走”大群体小个体” 的路子,发挥群体的增产潜力.由于密度增加,易造成田间荫(?),因此,密植就必须降低植株高度,以保证在密的条件下夺取高产.但是,有的棉田尽管采取了生育期系统化调,但由于第一次化调时间及用量上不易掌握,棉花第一果枝高度偏高.实践中,用矮壮素处理棉种是解决高脚棉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对矮壮素处理棉种提出以下几点建设,供试用.1、矮壮素的用量要适当,要因地制宜对于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矮壮素的用量应控制在种子重量的0.1—0.15%;对于  相似文献   

5.
机采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主要指标1.1产量构成亩收获株数1.5~1.6万株,单株结铃5个左右,单铃重5g左右。1.2植株形态第一果枝自然高度20~22cm,单株留果枝6台左右,植  相似文献   

6.
空量枝是雷铃脱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1997年的空果枝率比较高,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认真分析产生空果枝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空果枝的数量,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新疆利用昆虫辅助传粉制棉花不育系技术,2003~2006年利用4个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保持系,在网室中进行蜜蜂传粉制棉花不育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蜜蜂的数量是影响棉花不育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蜜蜂传粉使棉花不育系的生育期延长,但保持系的生育期缩短;不育系的单株铃数、单株果枝数、单株空果枝数、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比其对应的保持系虽有增有减,但其差异不显著;不育系的衣分和单铃重均低于保持系,而不育系的始果枝节位、节位高、株高和比强度等性状均比对应的保持系有所增加,但其差异也不显著。不育系的籽棉产量和棉籽产量虽然明显低于保持系,但蜜蜂授粉制棉花不育系1038A的棉籽产量仍达到人工授粉的83.7%,说明在新疆利用网室进行蜜蜂授粉制棉花不育系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棉花生育中、后期缺水会使株高降低,果枝数、果节数、铃数减少,铃期变短,脱落增加,导致产量下降。随土壤含水量降低,棉叶水势下降,水分饱和亏上升,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强度减弱。叶片水分饱和亏与土壤含水量及叶片蒸腾强度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可用作反映棉叶水分状况、指导灌溉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棉花膜下滴灌高密度栽培试验,得出棉花在21~24万株/hm^ 2密度范围内保留10台果枝,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当密度达到30万株/hm^ 2时,产量反而降低.棉花高密度栽培优势在于合理增加密度,来提高单位面积总铃数,以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疆曾引进前苏联梳刷吸入式采棉机,适合该机采摘的棉花品种为KK1543,该品种棉铃长在棉株主干上,棉株无分岔果枝.  相似文献   

11.
引言棉花的落蕾落铃极为普遍,随品种和环境的不同,脱落率为30~60%;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甚至可达9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可见,防止和减少棉花的落蕾落铃是棉花增产的关键问题之一.棉铃的脱落,在形态、解剖上是由于果柄基部与果枝交接处离层细胞衰老、溶解和分离的缘故.影响棉铃脱落的因素很多:例如授粉受精的受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例的失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中往往只重视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的施用,忽略微量元素的投入,而棉花土壤中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微量元素有限,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锰元素对棉花品种的影响。叶面喷施锰元素叶面肥对新陆早62号的株高、果枝数、结铃数和铃重有较大的影响,600倍KMnO4处理增加了成铃数,提高了单铃重和衣指衣分率,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增产,棉花产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测高技术在棉花打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打顶的机械化作业中,植株高度的测量是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超声波传感器测量棉花植株高度的可行性。本文根据超声波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其测距原理,通过实验对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标定,采用示波器获取棉花植株的图像,由所获图像测量棉花植株的高度,并对采集的高度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和修正。结果表明,该方法采集的高度信号可以为棉花打顶机自动化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受二甲四氯药害的棉株,及时喷施叶面肥CRT丰产剂,高效植益素,叶面宝,喷施宝和复合络以都具有明显的解毒,促长作用尤其CRT丰产剂,亩用量50ml,兑水30-40kg/亩,叶面喷施效果好,能促使受害棉株的叶恢复生长,降低果枝节位,增加有效果枝和蕾,有早于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蓖麻棉     
湖北省黄梅县老棉农经过四年多的不断实践,培育出棉花与蓖麻杂交的“蓖麻棉”和棉花与木槿树杂交的“红槿棉”。“蓖麻棉”是胡世柏公社五一大队老棉农胡三女等用棉花作父本,蓖麻作母本嫁接成功的。“蓖麻棉”与其他棉花比较,耐寒耐旱,抗虫力强,花蕾脱落少。1971年试种304株长势很好,棉株成塔形,枝层多,一般有18~20层,最多28层;果枝短,一般5~6厘米;结桃象蓖麻籽一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科技》1995,(4):37-38
<正>棉花现蕾后,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井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并延续到开花盛期,约25—30天。此时期根系生长达高峰期,营养体迅速增大,蕾期对水肥十分敏感,水肥不足植株生长缓慢,影响生殖生长,若水肥过多,植株徒长.因此蕾期栽培管理要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要求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实现稳长,增蕾稳长,搭好丰产架子。 田间增蕾稳长的长相为:开花时11—12个叶片,单株果枝7—8个,达到株型紧凑、茎杆粗壮节间短、叶片大小适中、果枝多、蕾多、蕾大、早开花。 棉花蕾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于生长势弱的棉花,应促进快长,尽量增大叶面积、多现蕾;对于中等产量和高产的棉花则在于实现壮株稳长,搭好丰产架子,节密蕾多早开花,一切措施围绕“稳长”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定的棉花产量指标,需要一定的丰产架子和产量结构。而产量结构的形成又是通过合理栽培,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而获得的最终结果。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合理控制棉花群体和个体的变化,促进向高产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试从直观棉株的展叶数来预测棉株内部幼叶、果枝和花蕾原基的分化变化动态,展示棉株的个体发育、形态建成和产量结构形成的过程,从而为棉花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148团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45号,设定4个不同的打顶时间,通过对不同处理开花节位、农艺、产量及品质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早打顶能促进早开花、早结铃,花到顶时间相应提早;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株高增加,果枝数增加同时空果枝也增多,内围铃所占的比例减小,外围铃的比例增加,单铃重较轻,产量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综合分析,今年新陆早45最佳打顶时间是7月1日~7月5日。  相似文献   

19.
45%整枝灵水剂由新疆农科院研制生产,新疆农科院情报所提供。我们在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次数进行试验。经调查结果分析,该产品能控制棉花生长,促使株型紧凑,较对照提早吐絮8天,霜前花增加15.6%,第三和第六果枝长度分别较对照短1.2厘米和1. 3厘米。亩增产17. 4 公斤。增产15.9%,亩增效益 247.4元。  相似文献   

20.
棉花高产群体株型综合指标及控制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年份、生态地区围绕棉花高产密矮群体冠层结构,对产量构成因素、“三桃”比例、光强分布、光合效应、棉花株型、棉铃时空公布等综合指标,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棉花高产群体株型的控制程序。用最高总件数用定保苗株数,在此基础上,实现早现蕾、早开花.到盛花期前后,控制无效蕾的发生,控制果枝数、果节数、株高等,控制最大叶面积指数,推迟大小垄封行时期,使棉花冠层结构中下部叶处光照强度在补偿点以上。减缓叶面积指数下降速度,最终棉田出现绿叶托白絮、秋桃盖顶的丰产长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