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变模型基础上对炸药爆轰过程中超微金刚石的合成进行数值模拟,用简单反应速率函数估算炸药爆轰反应区的热力学参数,用动力学有限元程序DYNA2D模拟爆轰产物的膨胀过程,按均匀成核和长大两步模拟爆轰过程中游离碳相变成金刚石的过程,同时考虑金刚石在爆轰产物膨胀过程中的石墨化。计算了不同装药条件和保护条件下金刚石的成核率,长大线速度,石墨化率,金刚石得率及粒径分布等信息,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石墨和金刚石,在自然界中都是由游离碳组成,只是组成的结构不同。石墨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人工合成金刚石。用炸药爆炸的方法要以造成高压高温的条件。国外资料表明,用爆炸法人工合成金刚石,投资少,不要厂房。不需昂贵设备,效益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爆轰法合成超细金刚石物理化学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爆轰法合成超细金刚石过程中金刚石微粒经历的物理、化学过程方法从前人和作进行的实验所获得的现旬有与数据中总结出现物、化学过程模型,从基本热力学关系上用相关数据证明液相碳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用直流弧放电等离子体喷流CVD法来合成金刚石薄膜的过程。通过实验确定了金刚石生长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率约为64μm/h。借助拉曼光谱证实了膜为金刚石膜,扫描电镜拍摄的照片清楚的显示了晶体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纳米金刚石颗粒粒度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负氧平衡炸药在密闭容器内爆轰制备的纳米金刚石,用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谢乐公式)、透射电镜观察法(TEM)、激光喇曼散射法、比表面积法和X射线小角散射法等手段,对合成的纳米金刚石颗粒粒度进行了测量,表明用炸药爆轰法制备的纳米金刚石具有立方金刚石结构,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平均粒径为6.7nm。在5种测量方法中,用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谢乐公式)得到的平均粒径值最小,而用其他4种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粒径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用非平衡热力学耦合模型首次获得了由CH4/CO2体系化学气相淀积金刚石的相图。该相图与用经典平衡热力学得 结果不同,相图中出现了1个金刚石的生长区,相图中的金刚石生长区是实现金刚石气相生长的热力学基础,它的存在体现了超平衡氢原子等激活粒子对石墨的激活和对金刚石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子铺助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EA-CA)方法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膜,在金刚石膜的沉积过程中,气压对金刚石膜沉积的影响会直接影响着金刚石膜的生长和质量。用Raman,SEM等手段对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快速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直流等离子体弧焰合成法,进行生长金刚石薄膜的实验。讨论了生长金刚石薄膜时各种工艺条件对成膜形态的影响。SEM照片与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在工艺条件合适时,可快速生长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9.
目前利用气相法得的金刚石薄膜多为晶膜,性能远不如天然金刚石,严重地影响了它在光学、电子学等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控制合成条件,实现金刚石薄膜的均匀定向生长是目前金刚石薄膜研究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本工作利用电子促进HFCVD技术成功的得到了织构生长的金刚石薄膜,研究了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实验中钨丝温度为2000℃,CH4/H2浓度0.4—2%,基片温度控制在750-900℃,基片与钨丝之间加偏压130V。对合成的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SEM1000B—2)观察薄膜的形貌。结果表明,当碳源浓度为的0.8%,基片温度为870℃时,晶粒晶形好,样品上金刚石颗粒已经连成了薄膜,每个晶粒顶部呈现和衬底平行的(100)面。CH4浓度高时,晶性变差,呈粗糙的球状多晶状。基片温度过低时晶形较差。温度过高因相变和气化不能成膜。基片温度在850℃-900℃范围内可连续成膜。加衬底偏压可以提高基底表面能和降低原子团界面自由能,因而可以促进成核。综上,我们利用偏压促进成核HFCVD技术,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了织构生长金刚石薄膜,为揭示其外延生长机理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方法,以C60薄膜作为在硅衬底上的过渡层,无衬底负偏压。采用通常淀积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条件,在C60薄膜上生长出多晶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11.
在混合气当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平衡常数法对烃-空气系统的爆震燃烧产物的平衡温度、平衡压力及爆震波速进行了计算及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合气压力对爆震波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当量比下,平衡温度和爆震波速随混合气压力变化规律一致,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逐渐趋于一最大值。平衡压力与初始压力呈线性增大。同时,对于不同燃料,分子量越大,其平衡温度、平衡压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研究了有限尺寸条件下,弯曲装药相对于直线装药所存在的爆速亏损,得到了爆速亏损分别随装药尺寸和装药曲率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及其经验表达式.实验研究表明,对应于某一装药尺寸,在爆轰波沿直线装药能够稳定传播的情况下,当弯曲装药的曲率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会出现熄爆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光纤光谱技术在炸药爆温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爆轰反应过程中的光谱时间响应特性并测量爆温。通过将光纤引入到炸药中心,用PIN快速响应探测器采集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用示波器记录,以研究爆轰反应过程的光谱时间响应特性;再用光学多通道分析仪(OMA)采集信号,并用经典普朗克公式进行拟合得到炸药的爆温值。通过引入光纤及OMA系统采集信号,避免了复杂的同步工作,克服了传统光谱爆温技术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气相爆轰波贯穿胞格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相爆轰波胞格结构的规则特则特性建立一种以子单元分解胞格结构的新方法,根据该子单元的性质和斜冲击波关系,求解胞格结构中的三波点对撞问题,并推导贯穿胞格时,爆轰速度的相对波动幅度仅依赖于胞格几何形状的关系,然后,采用爆炸波衰减模型,计算气相爆轰波贯穿胞格时的衰减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含铝炸药爆轰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含铝炸药25nm和50nm圆试验进行了二维爆轰数值模拟,标定了含铝炸药JWL状态方和反应速率方程参数,为检验含铝炸药爆轰模型及其相关参数的合理性,对含铝炸药驱动金属平板试验进行了二维爆轰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值相符合的结果,分析了铝粉在炸药爆轰中的反应情况和约束条件对含铝炸药爆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粉主要在爆轰后期与炸药爆轰产物反应释放能量。  相似文献   

16.
对爆炸喷涂燃烧室爆轰波的形成及爆轰产物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爆炸喷涂气相爆轰系统爆轰特性主要取决于气相系统的选择和初始混合气体配比.C2H2 O2气相爆轰系统更适合于喷涂高熔点的陶瓷、金属陶瓷及纳米复合陶瓷粉体,其最优化工艺参数应该选择在零氧平衡附近.而H2 O2气相爆轰系统则适用于喷涂低熔点的金属及其合金,金属粉体的熔点越高,最优化参数越接近于零氧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爆轰波转弯传播的延迟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了爆轰波转弯传播时所出现的延迟现象,揭示了该现象产生的物理本质。通过对延迟时间随装药尺寸和弯折角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到了关于爆轰波非直线传播问题的几点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讨论了爆轰过程中混合气体比热比的变化、详细化学反应模型中温度修正项的函数表达形式、以及活化能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Arrhenius定律的分析完善,提出了具有温度指数修正的总包一步爆轰计算模型.采用几个常用的爆轰计算模型,对满足化学当量比的H2/Air混合气体,开展了爆轰特性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新提出的爆轰计算模型能够得到的胞格尺度与实验值符合良好,首次实现了爆轰波胞格尺度的定量数值模拟.论文进一步建立了总包反应模型与详细化学反应模型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详细化学反应模型中温度修正项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三种不同结构(小环形、大环形、圆形)的爆震室进行不同参数的爆震试验,研究爆震波的形成过程。发现小环形爆震室在可燃混合物当量比φ≥1.1、大环形爆震室和圆形爆震室均在当量比φ=1.2时,无论有无孔板,爆震波都会在爆震室封闭端附近形成。预燃室环形聚心火焰点火方式,集预燃室两步起爆法、环形火焰聚心和激波聚焦原理、弯管加速火焰法于一体的点火起爆方式,加速了爆震波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介绍了一种用于可燃气体爆燃转爆轰研究的实验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优点及前景。依据实验结果得到了DDT火焰的2点特性,建立了一个DDT火焰结构的模型,并且据此解释了DDT火焰加速传播,以致产生超趋爆轰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