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频偏造成移动信道的快衰落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问题,基于排序串行干扰抵消(OSIC)思想和空间交替广义期望最大化算法(SAGE),提出了一种改进SAGE算法,用于ICI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在ICI环境下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带宽效率和复杂度的均衡,对系统性能改善尤为明显,在不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性能优于现有的SAGE算法.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移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信道的快速变化引起载波间干扰(ICI),降低系统性能. 为了有效地抑制由于信道时变引起的ICI,提出了一种时域分段线性处理的均衡算法. 通过接收端时域加窗,使原有时变信道均衡简化为针对多个OFDM符号子块内的时不变线性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信道均衡算法的复杂度. 同时,从理论上深入解析了所提均衡算法的性能及加窗个数的优化,并推导出基于所提算法的信干比(SINR)闭式解. 仿真结果以及复杂度分析表明,相较于现有时变信道均衡方法,所提算法能明显提升系统性能,且计算复杂度更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用户对业务的使用偏好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数字家庭智能业务调度算法,通过对制约因素、备选业务进行相对权重分析,确定最符合用户需要的业务,从而可以提前调度业务,保障用户使用业务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表明,考虑用户偏好的层次分析调度算法更能适应个性化的数字家庭环境,与轮询调度算法相比,提出的业务调度算法成功匹配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用户对业务的使用偏好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数字家庭智能业务调度算法,通过对制 约因素、备选业务进行相对权重分析,确定最符合用户需要的业务,从而可以提前调度业务,保障用户使用业务的 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表明,考虑用户偏好的层次分析调度算法更能适应个性化的数字家庭环境,与轮询调度算法 相比,提出的业务调度算法成功匹配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框架来解决随机时变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由于随机时变网络中弧的长度是不确定的,因此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无法有效的解决随机时变网络最短路径问题,本文中提出的随机时变神经网络(STDNN)算法通过构造具有随机时变特性的神经网络来解决随机时变网络的时变和随机特性.理论和实验分析可以得出,算法针对边较少,结点稠密的随机时变网络求解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宽带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A)系统中存在多种不同业务时的无线资源管理问题,给出了多业务情况下基于效用公平的公平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效用公平的算法,可以保证各用户间的吞吐量符合比例公平原则,并能明显增加系统总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网格计算是新一代分布式计算技术.网格作业管理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主要涉及网格计算环境下作业的调度和分配等问题.其中作业调度是实现高性能网格计算的基本问题,该问题已被证明为NP难题.移动代理是代理agent技术与分布式技术的综合体,根据移动代理自身特点,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作业调度模型,针对网格作业调度问题提出最短执行时间MAMET(MobileAgent-based Minimum Execution Time)算法,并在研究移动代理技术特性所带来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移动代理间通信等技术实现负载平衡.最后对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作业调度模型作单机与联机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合业务QoS保证的WiMAX系统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iMAX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公平调度(AWFS)算法及其简化算法S-AWFS以保证WiMAX系统中混合业务的Qos.算法为每个业务设置一个随信道条件和排队情况而动态变化的带宽分配权值以保证各业务的QoS和系统吞吐量的最大化.简化算法S-AWFS考虑到实用性,对算法的运算量进行了简化.仿真结果表明,AWFS算法及其简化算法能够保证非实时业务的最小传输速率要求以及实时业务的最大时延和最小传输速率要求.S-AWFS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获得与AWFS算法相当的性能,满足了WiMAX系统对资源调度算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飞机装配所需的物料种类复杂且数量巨大,其准时供给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解决物料供给不确定环境下的飞机移动生产线动态调度问题,将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技术(SVDD)与传统的调度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SVDD的动态调度算法.通过软件CPLEX和元启发式算法求解不同物料供给延期情形下的调度模型,并将得到的优化结果作为样本对SVDD分类模型进行离线训练.在实时调度阶段,根据SVDD模型实现作业的提前、延期或准时执行的分类.基于该分类结果,利用局部前瞻搜索算法进一步对提前和延期作业的具体开始执行时间做出决策.数值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算法在响应速度和求解效果上均能满足实际飞机移动生产线动态调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输入队列的调度算法中, iSLIP(iterative SLIP)算法以其高速易于实现的特点在高速路由器的应用中倍受关注,但是该算法在处理突发业务时性能严重恶化.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输入排队调度算法iTFF(iterative "time to leave" and "full or not" first), 在调度中将队头包延时与队列长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并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处理突发业务时的鲁棒性,其性能明显优于iSLIP算法.同时该算法的硬件实现复杂度与iSLIP算法相比增加不大,易于高速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1.
The mobile botnet, developed from the traditional PC-based botnets, has become a practical underlying trend.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a mobile botnet, which exploits a novel command and control (C&C) strategy named Push-Styled C&C. It utilizes Google cloud messaging (GCM) service as the botnet channe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botnet, Push-Styled C&C avoids direc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botmasters and bots, which makes mobile botnets more stealthy and resilient. Since mobile devices users are sensitive to battery power and traffic consumption, Push- Styled botnet also applies adaptive network connection strategy to reduce traffic consumption and cost. To prove the efficacy of our design, we implemented the prototype of Push-Style C&C in Androi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botnet traffic can be concealed in legal GCM traffic with low traffic cost.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cdma2000的应用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cdma2000的反向业务信道的特点,并且在MATLAB中建立了反向业务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3.
双信道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代理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移动代理在信道竞争过程中的相互碰撞及相互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代理联合优化路由算法(MACORA).首先利用双层图模型将双信道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道变换问题转化成双层图中的路由问题,进而可将寻路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分别放在双层图的控制层和数据层中同步传输,然后将双层图的控制层和数据层融合成一个双层网络,并在这个双层网络中为每个业务实时选路,最后充分利用不同网络层间的空闲信道资源来减少移动代理在信道竞争过程中的相互碰撞及相互抑制概率,达到降低网络堵塞率及数据包传递失误率2个目标.仿真结果表明,与动态传感器网络移动代理路由算法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代理路由算法相比,MACORA算法能将数据包的传递成功率提高15%,并能有效降低网络的平均通信延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异构网络中,以优化系统能效为设计目标的动态流量卸载。综合考虑了用户移动性和业务动态性的影响,利用动态规划理论对异构网络中的流量卸载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将系统能效在连续时间上的优化问题转化成多阶段决策的最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延时流量卸载的思想,利用动态规划的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系统能效优先的动态流量卸载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流量卸载算法相比,提出的动态流量卸载算法能有效地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15.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IP multicast which includes poor inter-domain many-to-many group support,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nd dependency to specific multicast infrastructure, a mobile accessible closed multi-part group (MACMP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IPv6 network is proposed. By extending the single source multicast protocol,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ulti-part group communication across domain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lPv6 CGA, the secure closed group communication scheme is designed. The access to the multicast traffic only confined to the authorized senders and receivers and only trusted routers are allowed to be the branch points of MACMPG tree. By tunneling mechanism, the MACMPG traffic can be transmitted across non-MACMPG routing area, and the mobile nodes can join the group remotely and roam freely between domains, which eliminates the dependency on specific IP multicast routing.  相似文献   

16.
混合信道分配参数分析及自适应混合信道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混合信道分配(Hybrid Channel Assignment,HCA)中的动静信道比例与阻塞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不同动静信道比的HCA方案在不同的话务量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性能,无法在各种负荷下均保持良好的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根据话务量变化自适应调整动静信道比例的HCA方案,该方案能够在各种话务量负荷下均保持良好的阻塞率性能,在话务量统计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对此方案者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比固定动静信道比例的HCA方案具有更好的话务量跟随能力和阻塞率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移动Agent的实时道路交通导航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一个基于移动Agent的实时道路交通导航系统模型,在模型中,移动交通工具启动时间约束的导航需求,系统计算基于路网的最佳路径和实时的交通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移动客户.为了最小化维护数据的开销,系统采用分布式移动Agent的协作方法,减少通信数量和提高系统的可测量性.设计了一个两级的交通图配置组织实时交通数据来支持导航的需求,以减少系统空间和通信的开销.在系统模型中,Agent使用APoP来维护实时的交通数据的一致性.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供及时的导航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车辆-移动台轨迹映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与移动通信仿真平台的有机结合进行数据交互与联立仿真,建立了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交通信息仿真系统。选取广深高速公路麻涌-望牛墩路段作为仿真路段,实现并验证了路网中车载移动台的移动通信仿真数据生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模拟车载移动台在路网中运行的交通特性与无线通信特性,产生移动台定位与切换等通信数据,为进一步的交通信息提取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网络测量、网络安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新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研究人员需要从传统网络流量中快速准确分类出移动流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轻量级流表与深度数据包检测技术(DPI)相结合的移动流量实时分类方法,将网络流按照时间间隔关系扩展为时序流,并通过DPI时序流前N个特征数据包准确地分类出移动流量,缩减了流表规模,减少了实际DPI开销.通过实时的网络流量实验表明,DPI时序流前8个特征数据包时,提出的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1.55%,单次深度数据包检测的平均开销为20个数据包,并且流表的规模缩减到原来的0.21%.与P0F比较,方法识别准确率等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移动商务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巨大的用户基数、便捷的应用工具、贴身的使用体验,以及不断发展的新技术等预示着移动商务将成为未来商务活动的主题。但移动商务业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针对我国移动商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品牌、渠道、运营、用户开发四个方面探讨了推动移动商务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