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横向裂缝对PC箱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C箱梁结构正弯矩区段开裂后力学性能复杂、承载力评估困难的问题,利用裂缝参数统计方法,将正弯矩区段的实际横向裂缝转化为统计意义下的平均裂缝,运用数值方法对该统计裂缝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开裂前后的分析结果,以达到评估开裂结构的目的,并对实际开裂的桥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裂后箱梁结构的承载力只为原设计状态的80%.  相似文献   

2.
对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普遍存在的温度裂缝进行观测、分析,深讨其开裂原因,并提出了简单、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梁智能自修复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受限回复产生较大驱动力的特性以及胶粘剂对裂缝的填充、修复特性,研究了一种智能自修复混凝土梁.通过试验验证了智能混凝土梁的自修复能力,并对智能混凝土梁的修复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裂缝产生后,胶粘剂从修复纤维管中渗入裂缝;通电加热改变形状记忆合金温度而使其对梁施加回复力,裂缝闭合.修复后的试样再次加载时,其开裂荷载提高,修复后的裂缝未再次开裂,而在试件中出现了新的裂缝.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工程楼面大面积开裂情况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和理论计算 ,分析了楼板开裂的原因 ,并提出了裂缝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黏土坡稳定性的断裂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分析了黏土坡的断裂机理,结合有限元模型,对黏性土坡顶裂缝进行计算.分别得到了黏性土坡顶最易开裂位置和坡顶不同位置处裂缝的临界缝长随坡高和坡角的变化曲线以及坡顶裂缝的倾斜角与缝端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最易开裂位置随坡高或坡角的增加移向坡背一侧;离最易开裂位置越远,临界缝长越长;同一位置倾斜角不同的裂缝对竖向裂缝端部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偏差微小,倾斜裂缝可以近似作为等长竖向裂缝处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评价坡顶裂缝稳定性准则.实例显示,断裂力学方法能够简单、有效地分析黏土坡稳定性,为黏土坡的设计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综合的、系统的.本文从内在、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及五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钢筋混凝土梁而言,当截面开裂以后其抗弯刚度将随着裂缝的开展而不断变化,同时对于板单元来说,由于裂缝开展方向和形态的各异将导致板的单元刚度矩阵求解复杂化.文章在利用板条梁三折线的M~Φ关系来模拟混凝土开裂和钢筋屈服对弯曲刚度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分析并简化计算了板在开裂以后的单元刚度矩阵,推导给出了单元刚度矩阵的显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张拉前、后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进行观测,发现施加预应力对裂缝在中性轴以下的部分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对开裂T梁与完好T梁的对比等效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性轴以上区域裂缝处的压应力越大,裂缝不可逆的闭合趋势越强;在2期恒载及运营期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受压区的非受力裂缝可能自愈,表面处理后将不影响结构耐久性;非受力裂缝对于预应力混凝土T梁短期整体抗弯刚度无明显影响.最后指出对于开裂预应力混凝土T梁可以用等效静载试验方法或长期监测确定其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动态压力脉冲作用于岩心可模拟研究爆燃压裂裂缝开裂条件.影响岩心冲击开裂裂缝条数的因素包括岩心外径、岩心长度、落物质量、落物高度、冲击能量、平均加压速率、岩心抗拉强度.基于实验数据,运用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了不同裂缝条件下这些因素的权重和关联度,建立了冲击开裂裂缝条数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其预测精度达到91.7%.  相似文献   

10.
碾压混凝土开裂破坏是一个"损伤——开裂——裂缝扩展——断裂失稳"动态演变过程,为摸清其损伤断裂理与规,本文完成了12根实际坝体材料碾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验,分析了强度等级、缝高比对碾压混凝土断裂特性影响.以材料静态断裂试验为础,通过研究声发射信号参量与动态荷载下裂缝扩展关系,到了动静态断裂韧度转化关系.最后利用有限元对武都重力坝裂缝在地震作用下开裂破坏进行分析,为实际坝体混凝土裂缝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项目参加决赛队的难度动作进行了统计,分析各队在难度动作类型、均衡性、价值及完成质量四方面上的特点,以期为中国队在该项目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所有讨论都是在φ是群G在集合Ω上的作用这一前提下进行的,得出了群G是交换群与群Gφ是交换群之间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对其充分性加以了证明,并通过反例来说明其非必要性.考虑到群G在集合Ω上的作用与其逆作用在定义上的区别,得出群Gφ是交换群与群在集合上的作用φ是其逆作用,两者之间是充要条件,并加以了证明.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粗糙超作用和粗糙超S-集的定义,将超作用和超S-集作了一个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速领域内牛顿第三定律是否成立以及狭义相对论中质量的含义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从电磁作用谈近距与超距作用观点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电动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理论分析了2个运动电荷之间电磁相互作用实现的过程,揭示出近距作用现点与场相互作用现点的一致性,也是对超距作用观点的否定,分析表明:动量是第一性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是第一性的定律,而力的概念和牛顿第三定律是第二性的概念和定律,由此决定力的概念及牛顿第三定律只适用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评述了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历史发展,指出了它在现代物理学、现代宇宙学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作用量概念的物理意义以及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篮球防守假动作及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守中的假动作及技术做了浅显的分析,强调了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篮球训练中有目的学习和掌握该项技术,增加防守的有效性,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视频序列中人体行为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界敏感网络的时序行为候选生成算法,在原有边界敏感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对时序评估模块和候选评估模块引入更深层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而对视频特征有更好的表达。同时在后处理阶段,在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算法中引入新的置信度分数高斯加权衰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行为检测问题中时序行为候选生成任务的召回率。在公开数据集Activity Net上,提出的方法在保证生成相同数量候选的同时有更高的平均召回率。  相似文献   

20.
转化型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属于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刑法第269条立法本意的进一步理解,具体分析和论述了转化型抢劫犯罪的转化前行为和转化后行为以及转化的客观、主观条件,以期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更好地把握、认定这种类型的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