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测试医学生健康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健康行为知识量表测量学生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运用访谈法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医学生健康行为知识平均得分5.83,标准差2.15,得分分布以得6分的比例最多(19.2%),经比较分析在总得分、饮食知识得分方面男生与女生、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医学生健康行为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尤其是饮食知识方面,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县自愿咨询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自愿咨询/安全性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930名自愿咨询者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我县自愿咨询人群在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均有一定的了解,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得分也越高;职业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大。结论:针对广大人群开展宣传干预工作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可降低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了解南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1 145名,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结果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平均为68.3%,远低于国家水平;绝大多数同学能接受婚前性行为,但是只有76.07%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使用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只有38.78%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正确使用。今后高校应该以讲座、视频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让其正确面对艾滋病,真正远离艾滋病。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校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金华本地2所高校2017年9月入学的9 342名新生(包括专科、本科、硕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网上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性相关知识及知识来源等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1)9 342名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0.5%,本科、专科、硕土新生的知晓率分别为63.1%,59.3%,57.8%,三者之间差异性明显;2)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3)对"男男同性性行为是青年学生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为48.0%;4)对性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对艾滋病的知晓情况呈正相关关系;5)对艾滋病和性知识的获取途径依次为网络、学校教育、影视.结果表明,高校新生对艾滋病及相关性知识的知晓情况普遍不好,高校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月经知识的来源、月经异常及经期保健等方面的情况,为指导女生进行经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西北民族大学422名女大学生进行月经知识、经期保健等方面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答卷422份.结果:女大学生月经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是父母及长辈,其次为报刊杂志,医学生通过专业书籍获得知识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医学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女大学生月经过多者占43.6%;月经过少,占33.4%;未进行经期保暖者占37.9%;束进行经期淋浴者占37.4%.结论:月经异常与经期保健有关系,应该采取多种途径的教育方式,加强女大学生经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指导其经期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唐山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唐山市某大学965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9%,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其中蚊虫叮咬不能传播知晓率仅为44.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男生优于女生(P<0.01),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正确态度率较低(43.1%-47.1%);91.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重要;大学生获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书刊报纸、互联网,而来源于学校教育相对较低。结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注重全面性、系统性,还应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措施,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学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大理学院2010级全体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为85.5%。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概念性问题掌握良好,知晓率超过95%,但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缺乏准确认识,知晓率仅为50%左右。不同性别、生源地、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民族、学历、专业和户籍对艾滋病认知状况有影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校在普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今后应继续大力开展对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大一和大三学生为样本,对其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态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大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细节不足;对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性知识需求较高,但未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缺乏相关知识.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将性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在校期间应设置相关课程并进行艾滋知识细节讲解.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卫生新闻宣传报道是体现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离不开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支持,健康教育工作则需要结合卫生新闻事件扩大相关健康知识传播的覆盖面和宣传效果.因此,卫生新闻宣传报道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增强医疗卫生政策、方针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疾病预防的意识和技能,促进健康知识的有效传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新闻实效性与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健康教育传播方式与大众传播媒介多样性等五个方面对卫生新闻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简约阐述.  相似文献   

13.
3779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芳 《科技信息》2009,(7):211-212
为调查我院08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笔者运用SCL-90对377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测查结果表明,有14.65%的新生存在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化、偏执等方面,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人口素质相对低下的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着改良社会、强壮种族的愿望,他们向民众介绍西方的优生学理论,认为优生是重要的方面,优育是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为了推广优生学知识,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点,了解生命孕育的过程,了解性的卫生等知识。因此,他们特别提出开展科学的性教育以及普及性知识的问题。"五四"运动前后优生学的传播对于人们的观念进步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大学新生在生活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新生转型期教育中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新生转型期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并评价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吉林市358名婴儿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喂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喂养知识知晓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后,干预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新生入馆教育后的跟踪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都安排了形式不同的入馆教育,通过入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图书馆在大学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在高校教学与科研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最基本方法。但新生入馆教育只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还在于随后结合专业学习进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活动和跟踪辅导。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现代信息环境的变化,同时要重视调查研究,分析学生的信息需求,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用,从而增强培训效果。为达到预期效果,要注意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现代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调查4031名2007、2008级高职大学新生,从性知识、性经历、性观念和性健康教育四个方面了解当前"90后"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情况。调查显示目前的大学新生性知识的普及程度不低,但似是而非的内容比较多,故此,学校性健康教育要重视知识的正确性,纠正网络性知识传播的谬误。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天津职业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状况,该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000名2002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只是有一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新生中需要通过健康教育课,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弥补认识的不足,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