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激素为什么对靶细胞有高度的专一性?激素引起靶细胞生理效应的作用途径和主要环节是什么?微量的激素为什么能够引起机体显著的生理效应?总之,激素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一直是内分泌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其他学科的进展较为迅速,因此,激素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其中Suther land所创立的第二信使学说,使内分泌学的研究,由整体水平、细胞水平,进入到了分子水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现将激素作用机理的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脑多媒体技术将字、动画、图像、声音及音乐等媒体手段融为一体,是现代教学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改革及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更新等方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有关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的理论,始终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因而,我们用GIF制作了第二信使学说作用的理论模型,实践表明,教学中使用此模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磷酸酯的水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和生化反应.在众多磷酸酯中,磷酸二酯的性质尤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腺苷3’,5’-磷酸单酯(CAMP)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在视觉、肌肉收缩、神经传递、细胞生长及变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体内第二信使的浓度过低,将可能诱发一  相似文献   

4.
针麻临床和动物实验的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效应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变化有关。研究在针刺的作用下,参与镇痛的神经结构、递质和体液因素的作用机制,不仅对阐明针麻原理有着重大意义,而且通过改变这些神经结构、递质和体液因素的机能状态,对于提高针麻效果可以提供有效的途径。环一磷酸腺苷(CAMP)对各种不同动物的各种不同组织的代谢与生理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第二信使,它参与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激素合成、释放及其生理作用过程。因此,针麻过程中环一磷酸腺苷在有关器官组织中的变化,以及外源性CAMP的使用,对于针刺镇痛效应和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将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力学方法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目前有关力学方面在传统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及有关研究的进展情况。分别简要阐述了机械振荡,强(超)声波,电(磁)场一微重力等力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或植物体在以上有关环境应力的作用下的应激效应(正交应或负效应);论述了环境应力作用下植物组织细胞的微观生物学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植物力学在21世纪初将重点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特别指出Ca^2 作为第二信使的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意义更大;展望了植物力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今后的委展趋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园 《青年科学》2011,(1):24-25
60年代,台湾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时,突发奇想,把五行中的五色和地球上的人种联系起来。五行中的五色为:青赤黄白黑。而地球上的人类,就其肤色来分,有黄种入、白种人、黑种人和红种人(或日棕种人)。他认为,如果五行学说是一种科学,那么,世界上就应该有蓝种(即青色)人。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很有见地的历史理论家。柳宗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对他的研究,多注重于文学、哲学领域,而柳宗元在史学上的成就,至今还少有系统的论述。实际上,柳宗元的历史学说还是比较丰富的,它分为历史发展学说和历史编纂理论两部分。本文试对其历史学说成就作初步的分析。一、柳宗元的历史发展学说柳宗元的历史发展学说主要有四部分内容:(一)关于天人的理论柳宗元否定了天有意志论,基本上还大以自然面貌。他认为“被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  相似文献   

8.
进化综合学说曾君临天下在本世纪ZO年代以后,在现代遗传学理论基础上,群体遗传学家、实验进化遗传学家、古生物学家、系统分类学家、生态遗传学家相继携同努力,论证了突变、杂交、隔离,尤其是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进化的综合学说。由于这个学说格外强调自然选择的作用,故一些学者又称它为新达尔文主义。以果蝇为主要研究材料的实验进化遗传学的代表学者丁.杜布赞斯基于1937年发表了他的著名著作《遗传学与物种起源》,标志着综合学说的成熟(综合学说这个名称是英国进化论大家上赫青黎于1942年提倡的)。…  相似文献   

9.
大量临床实践及动物实验表明,机能调整可能是针刺镇痛的基础。即在针刺作用下,机体内发生一种生理范畴的积极主动的调整过程,通过神经——体液系统,改变机体的原有机能状态,使之达到新的统一,从而影响痛阈,起到针刺镇痛效果。针刺作用下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及其与针刺镇痛的关系,已有不少报导。我们用脑内激素埋藏技术,在大白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埋藏氢化可的松,可以阻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并发现这样的大白鼠动物模型,其针刺镇痛效应下降。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能否激活这一系统,同时观察动物痛阈及针刺镇痛效应的变化,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与针刺镇痛的关系,而且从临床实践角度来看,通过机能调整探索克服针麻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将是有意义的。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环一磷酸腺苷(CAMP)与三磷酸腺苷(ATP)合用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因此,我们应用这一方法希望激活大白鼠这一系统时,观察动物痛阈、肾上腺抗坏血酸及针刺镇痛效应等的变化,以便进一步了解这一系统与针麻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已经不再认为硝酸盐(nitrite,NO2-)全都是有毒且致癌的,反而意识到它们对维持体内平衡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华盘顿大学的微生物学家范恩(Ferric Fang) 两细胞进行交谈,一号细胞是神经细胞或者其他类型的细胞,二号细胞可能是血管里的细胞,两细胞进行交流必然产生一种物质,有人把它叫做第一信使分子,这就是一氧化氮,它是一个没有配对电子的“单身汉”,会与其他细胞发生关系,不需要能量就可以在细胞壁中穿行,是惟一有资格同时作为细胞内和细胞问分子的使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福农95—1702为材料,结合钙离子螯合剂EGTA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Ca^2+与内源激素ABA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PEG处理下,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内源ABA含量升高。1—3mmol/L的EGTA预处理显著抑制了水分胁迫下内源ABA的累积。这些结果表明Ca^2+可能参与了水分胁迫下ABA的合成和释放,第二信使Ca^2+与ABA所介导的信号转导之间可能存在交流与互作,协同调节甘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卵泡分化排卵和黄体发生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在雌性生殖研究领域中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1)原始卵泡的启动生长和分化:原始卵泡生长启动可能受卵巢内在因子,像生长因子的调控,而不是人所想象的FSH;启动生长的卵泡受生长因子,FSH,激活素,孤儿受体和其他卵巢旁分泌因子调控,并发展成“优势卵泡”;(2)优势卵泡和闭锁卵泡:FSH,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素和雌激素调节卵泡分化的趋向,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决定“优热卵泡”和“闭锁卵泡”的形成,其中雌激素在此起关键性作用;它一方面促进FSH对LH受体的诱导作用,增加GC上的LH受体数目;另一方面可促进GC芳香水酶的产生,使此卵泡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为优势卵泡;(3)两种细胞两种促性尕激素学说:在FSH和LH作用下,GC产生的孕酮可被膜细胞利用转化为雄激素;因此GC和TC相互作用是卵巢雌激素产生的前提;(4)排卵:GC主要产生tPA,而TC主要表达tPA的抑制因子PAI-1,在激素作用下,GC的tPA和TC的PAI-1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局部蛋白水解窗口,它对卵泡破裂起决定性作用;(5)黄体形成和萎缩:uPA和MMP/TIMP系统对黄体发生起重要作用;而tPA对黄体萎缩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实验模拟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模拟是油气二次运程和聚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几十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研究,确定了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一些机理,深化了油气成藏和分布的认识,目前实验模型主要有一维模型、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和微观模型,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实验模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1)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由单纯的机理研究向为数值模拟提供参数以及实际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拟发展;(2)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实现宏观与微观实验模拟以及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的结合;(3)实验设备更趋于先进,实验模型向大型化、多功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观测手段也日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腺苷酸环化酶是机体代谢调控中的关键酶之一,并且成为世界上研究衰老生化,肿瘤形成机制等新兴的重要研究课题中的最重要指标之一。Fsk是腺苷酸环化酶的目前已知高效、专一的激活剂。是研究环化酶的有效工具。为了探明茶叶花—临床已证实具有降血压、强心等作用的一种单味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我们首先研究了Fsk对羊肝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和相关的动力学,在此基础上研究茶叶花提取物(TLFE)对Fsk-激活型环化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TLFE对Fsk-激活型环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并属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类型。TLFE在腺苷酸环化酶的催化亚基上有结合位点,对酶的调节亚基没有明显的亲和性。它可能通过与催化亚基(C)结合,使Fsk-Ac变构而影响Fsk-激活型环化酶活力,调整有关生物信息的传递从而产生药效。研究结果对茶叶花的作用机理的阐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用近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叶绿素吸收的光能,通过作用中心,转化为电能和还原力,从而使NADP~+还原。与此同时,在位于膜上的ATP合成酶(CF_0F_1)作用下形成ATP(图1)。ATP合成酶是从电子传递中获得能量的。1966年Mitchell首先用化学渗透学说来解释ATP合成的机理,即能量的传递和转化是通过H~+横切膜的运动来实现的。这一新的理论,对于促进人们对能量传递共轭机构的研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促使科学家们重新对能量转化的共轭机构、膜的结构、离子运输等一系列问题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化学渗透学说  相似文献   

16.
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为例,在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异常高压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欠压实形成的高压可以抑制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使深埋储层的碎屑颗粒仍保持点—线接触,储层剩余原生粒间孔是主要储集空间;(2)欠压实形成的高压系统由于其相对封闭性,体系内外的物质交换相对缓慢,蒙脱石的伊利石化将受到抑制;(3)高压的封闭系统可以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和铁方解石的沉淀。因此,压力系数与储层储集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岩石学特征和异常压力研究来预测深部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潘慧铭教授     
潘慧铭(PanHuiming),男,汉族,广东德庆人,1937年出生。潘教授1959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名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橡胶专业,1991年晋升教授,199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导师,自1987年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在读博士生1人。潘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知中心总工程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德国Erlangen-Nurnberg大学LehrstuhlfurKunst-stoffTechnik(LKT)研究所客籍科学家。潘教授数十年来在高分子粘合界面机理和新型高性能胶粘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约20项成果。其中,(一)关于粘合界面机理的研究,探索了粘合体系中表面能匹配及界面酸碱作用等对粘合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包括高表面能物质(金属材料等)的表面能测算新方法的研究,高聚物酸碱功能基团对粘合(吸附)及反粘合(反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等。潘教授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二)关于高性能或功能型新型胶粘剂的研究,包括含氟粘接剂的研究(获国防科工办1987年度重大革新成果奖);耐热性单组分绝缘密封胶的研究(获1986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填...  相似文献   

18.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属于低级语言范畴,是一种面向机器的、功能很强的程序设计语言。8086汇编伪指令“EVEN”是一条比较重要的伪指令,其操作机理在资料上介绍的很少,只有结合硬件结构分析指令的执行过程,才能透彻理解该伪指令的功能。该文就结合8086存储器的组织结构来阐述了8086汇编伪指令“EVEN”的操作机理。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的每一个细胞,在其生活历程中,无时不刻要受到细胞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理论因素(如各种化学物质和机械的、电的和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声波等信号)的作用和影响。在这些刺激因素中,除少数[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等]外,不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直接发挥其作用,它们必须经过细胞膜上的跨膜信号传递或称跨膜信号转换机制,转换为细胞内化学信号物(“第二信使”物质和所谓的“第三信使”物质)、膜电位的变化、质膜和细胞内膜的离子通透性改变等后,才…  相似文献   

20.
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实验模拟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模拟是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几十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研究,确定了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一些机理,深化了油气成藏和分布和认识。目前实验模型主要有一维模型,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和微观模型。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实验模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1)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由单纯的机理研究向为数值模拟提供参数以及实际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拟发展;(2)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实现宏观与微观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