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智利 《科技信息》2010,(19):382-383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现状表明,目前的雨水利用技术包括雨水的集蓄利用、间接利用与综合利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目前的雨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及设备,以干旱缺水的陕北地区靖边县城镇开发建设为例,寻求适合靖边县城镇建设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并为该区域的雨水资源利用提供建设指导。  相似文献   

2.
城市内涝问题成为摆在我国城市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低影响开发技术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措施。解释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的概念,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技术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影响,评价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阐述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理论与方法的主要缺陷与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对湖泊面源污染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湖泊面源污染的实质是资源利用问题,并由此提出在湖区及湖泊水源区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达到控制和治理湖泊面源污染之目的。介绍了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主要建设研究内容。最后列举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和胜利油田大型生态农场建设两个典型案例,具体介绍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对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消除土壤污染、治理与控制面源污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城市雨洪处理系统不完善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已无法解决.以低影响开发作为指导思想,针对湖南省衡山县萱洲湿地广场的雨水收集、径流控制和雨水升级利用等问题,以景观设计作为介入手段,探寻了利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引导场地的营造.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点源污染已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日趋显现,而与之相关的治理技术仍然发展缓慢。为完善其治理技术与措施,通过分析面源污染的成因(以农村为主),提出了有效治理面源污染的人工湿地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人工湿地治理面源污染的实际工程及应用进展的研究,说明人工湿地技术以其自身低投入、低能耗、运行管理简单等优势,在面源污染治理中特别是农村面源治理将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与处理利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及对其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屋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屋面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雨水水质特性,提出了适宜屋面受污雨水的物化与生态化处理利用方法与工艺.为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既有工业建筑屋面与普通屋面相比,单体屋面面积普遍较大,造成雨水径流总量大,洪峰流量高,且由于屋面材料及生产类型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雨水水质污染。基于此,研究分析了适用于工业建筑屋面雨水的低影响开发典型技术,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和屋面雨水收集等。总结了典型技术对径流总量、洪峰延迟及雨水水质净化等方面的控制效果,并进行了适用性评价,为既有工业建筑进行低影响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地面硬化率不断增加,原有城市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城市排水需求,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现象日趋严重﹒天津作为国家第2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成果﹒本文根据我国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法,介绍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天津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天津市海绵系统空间构建、排水系统安全保障的"大海绵"具体措施,同时介绍了透水铺砖、下凹式绿地及雨水花园等"小海绵"具体做法,逐步建设起能满足城市需求以及自然保护的城市排水与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不同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的径流削减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ID径流削减效率的LID指数的模型,进而设计了LID设施选择图,以根据建成区径流污染削减目标而快速选择适宜的LID设施类型及不同LID设施类型的比例.结果表明,随着LID指数增加,雨水径流量及雨水径流...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市雨洪管理模式,为疏通城市排水,治理城市内涝、缓解城市热岛等问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法.研究构建徐州市区、中心城区尺度下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示范区海绵城市系统,并划分管控分区为城市建设提供指引.结果显示:示范区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建设上指标率不高,主要体现为污水管网系统不完善排水困难;合流制管网溢流造成水环境面源污染.为此提高居住、商业、公共管理、工业等用地的各项指标,能有效引导雨水蓄、净、排、渗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表水面源污染负荷的GIS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其Arc Hydro Tools工具可以将进行科学划分区域子流域及分水岭,利用其空间分析及属性分析,可精确计算出子流域不同土地类型面积,将城镇区及非城镇区径流污染负荷模型融入分析体系中,分析统计出不同区域、不同流域、不同土地类型的地表径流污染负荷量及总负荷.利用GIS计算方法尝试解决区域面源计算中面积不准确性及参数不合理性问题,已成功运用于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中,可为区域面源污染估算、水环境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图3,表4,参9.  相似文献   

12.
以临洮县城市规划区范围雨水利用为研究对象,就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建设,城市绿化工作中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服务城市建设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促渗剂LSAA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地表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正日益凸现,通过向地表土壤施加高分子促渗剂,可以减少径流产生量,削减下游面源污染负荷。实验研究了利用木质素合成的新型降雨促渗剂(简称LSAA)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SAA可以使供试土壤中>0.25mm的水稳性土壤团聚体提高12.51%—23.46%,土壤容重降低1.33%—11.76%,土壤的渗透系数提高10.56%—32.57%,有效促进雨水下渗。  相似文献   

14.
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水质和水量对华北"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辽宁省政府于2014年报批建设辽宁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为解决青龙河自然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造成的点源污染及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改善保护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防控,汇水坡面水源涵养林建设,沟道退耕恢复湿地等技术措施,以期实现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雨水生态处理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雨水的成形与污染出发,分析了在景观建设中对城市雨水进行生态处理的必要性,探讨了当前我国对城市雨水的处理方式与存在问题,介绍了国外雨水处理利用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雨水生态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本文建立了考虑环境、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总磷、氨氮及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建设及运行成本、技术稳定度、管理方便度和生态协调性等。同时,应用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洱海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初筛的基础上,对备选技术进行综合关联度评判,获得最优方案。评价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污染控制备选方案中,土壤净化槽最优;在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备选方案中,基质化栽培最优;在农业径流污染控制方案中人工湿地最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城市内涝在许多城市频发,由此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显著降低;而且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由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透水植草地坪技术及生态围墙立体绿化技术构成城市内涝生态治理综合技术体系,重新构建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城市雨水的自我吸收能力。通过试验对三种技术的绿化率、植物栽植6个月后的成活率和盖度、强度及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实现城市生态绿化的同时,显著减少了降雨历时24 h、降雨强度分别为60 mm/24 h、70 mm/24 h、80 mm/24 h条件下的地表径流。采用层次-模糊分析法评价,城市内涝生态治理技术体系评价结果为"显著",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研究从生态治理角度为城市内涝问题解决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滇池流域大棚种植区面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对于传统的露天种植,塑料大棚改变了降雨径流和土壤侵蚀过程,进而影响面源污染物的产生。为定量研究滇池流域大棚种植区的面源污染负荷情况,选择滇池东岸某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清华大学开发的IMPULSE模型对其暴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估算大棚种植区的污染负荷,总结出大棚种植区暴雨径流和面源污染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塑料大棚有增加地表径流量和减少地表侵蚀和面源污染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日益凸显,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现状,以葫芦岛市为实例,对农村畜禽养殖、化肥和农药、农业和生活废弃物等面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这些面源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包括走现代化农业道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病虫草鼠综合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对农村生活和"白色污染"治理等防治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例,论述了面源污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并对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