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王慧斌 《科学之友》2007,(9B):119-120
针对居住分异是社会发展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已越来越明显,论述了混合居住的推进可有效控制居住分异,促进社会融合,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名录》所收录的新教传教士中文著作的文献计量,发现:开埠前,新教传教士并未明显表现出译介自然科学的兴趣,仅有的译介旨在破除作为传教障碍的华夷观念,并因此集中于地理学;开埠后,传教策略进一步丰富,对自然科学的译介除了试图进一步打破华夷观念,还成为通过自然神学来传播新教理念、通过展示功用性而培植信念的途径。新教传教士自然科学译介的宗教动因与"默顿论题"存在契合点,但也因传教士的身份而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给排水系统规划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农村给排水基础设施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从水源利用、供水系统的选择、供水规模的确定等方面探讨了给水系统建设规划需注意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综合治理、防止面源污染、排水体制的选择及污水的处理和回用方面阐述了新农村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问题,对今后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慧斌 《科学之友》2007,(18):119-120
针对居住分异是社会发展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已越来越明显,论述了混合居住的推进可有效控制居住分异,促进社会融合,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息融合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充分挖掘监测信息内涵入手,引入信息融合技术,讨论和分析了系统的信息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定义了各个子系统的边界,在基于将“物理构成”和“逻辑构成”分开的原则下,建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鉴于传统水资源开发配置和调度管理普遍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系统仿真,有一定局限性,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及多Agent建模方法分析了跨流域调水管理过程的层次结构,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仿真的Agent结构模型,并对Agent结构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swarm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跨流域调水管理仿真的Agent结构模型可以协调好智能体的反应性和适应性,满足了跨流域调水管理复杂适应系统仿真中对Agent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船舶余热进行利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该文结合船舶烟气余热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加装在船舶柴油机排烟管上采用热管强化传热的两级温差发电装置。通过建立温差发电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设计了实验系统并搭建实验平台。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并验证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利用余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两级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热端温度为473 K时,其输出功率最大可达到250 W,热效率为5.37%,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相比于单级温差发电实验装置4.04%的热效率提高了32%,证明了利用该装置对船舶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管网运行调节更加灵活,把加氯点位置的选择和加氯量的确定分开来进行优化,基于图论的有关理论,通过分析供水管网的图形结构和水力特性,建立了加氯点有效作用矩阵,并对作用范围的重合度进行分析,试图在不涉及加氯量的前提下,寻求一种供水管网多点加氯优化选址的方法,为多点加氯技术在实际管网的运行和调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大增强了多点加氯技术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内涝问题成为摆在我国城市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低影响开发技术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措施。解释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的概念,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技术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影响,评价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阐述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理论与方法的主要缺陷与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充分挖掘监测信息内涵和外延入手,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分析了高边坡监测系统的信息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定义了各个子系统的域界,基于将物理构成和逻辑构成分开的原则,建立了高边坡自动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多传感器采集层为例,介绍了光纤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等高边坡传感器网络协同监测及信息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