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借助方位隐喻能更好地实现抽象概念的表达。英语和汉语中的up/down(上/下)、left/right(左/右)两组方位词,在时间、地位、数量等方面形成的方位隐喻概念所蕴含的抽象文化意义体现出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在对“on”和“under”等方位概念词语进行系列性跨语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法、汉语言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和“上边”另一方位概念词语进行了跨语空间隐喻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在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当中表示同一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上边”各自都有四个原型用法,居然不谋而合,分别以空间域作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抽象域之上,研究结果再次佐证了认知语言学的“许多抽象的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3.
主要探究了商品交易领域中动词的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有些隐喻是通过商品交易域动词本身体现出来的,比如砍价;而有些隐喻则是通过交易动词与其他动词的共现体现出来的,比如买、卖和进、出、上、下共现时体现出来的容器隐喻和方位隐喻。其中,"卖出"和"买进"是一种无标记的现象,而"卖进"和"买出"则是有标记的。"卖上"、"买下"和"买上"是一种常见的组合,而"卖下"则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与意象图式理论,运用英、法、汉语语料,对基本隐喻概念衍导出有关空间走向的方位隐喻词语"BENEATH/SOUS/下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中西不同文化中该词义的产生及其拓展理据。  相似文献   

5.
“下”(down)的空间隐喻在汉英语中使用广泛,主要被用来建构抽象概念:时间、方位、状态、社会地位和等级、价值和数量、品质和水平、情绪。这些概念都是生活中的基本的、重要的抽象概念。人们需要借助空间隐喻来理解这些概念,这证明了空间隐喻对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意义。空间隐喻也存在跨文化、跨语言的差异,从而丰富了对比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隐喻的意义是将某一个领域(即原始域)的经验映射到另一领域(目标域)。运用概念隐喻及语法隐喻的理论分析外刊上的经贸文章,发现这类语篇中隐喻表达非常普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及本体隐喻等概念隐喻的运用有助于我们认识抽象的经贸知识,而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表达则对语篇衔接及语言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Up和Down两个概念,以期揭示英语中Up和Down两个概念的拓展隐喻义,隐喻拓展方向及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8.
"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位隐喻,是把某种空间关系或性状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和性状之中,从而把握非空间事物或概念的性质的方法。汉语方位词“里、中、内、外”在时间、范围、数量、状态和地位关系五个目标域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其背后反映了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空间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向其他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思维过程。壮英方位词"上/下"在范围、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向,"前/后"在时间、社会关系和事物排序,"里/外"在亲疏关系和心理情感等喻化思维中体现了类同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遴选出英、法、汉方位隐喻词"BELOW"、"DESSOUS"和"下面"作为跨语个例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英、法、汉中表示同一意象图式概念的"BELOW"、"DESSOUS"和"下面"在隐喻拓展方面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存.这个研究结果不仅再次佐证了"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隐喻思维"这一语言认知观,而且揭示了方位概念隐喻在上述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维度词“深、浅”的认知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隐喻原理分析空间维度词“深、浅”的初始意义及其向不同概念域的投射过程和投射依据,说明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而且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隐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映射,即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爱情,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其隐喻的表达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比比皆是。研究爱情隐喻在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问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爱情隐喻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语义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非展示性的推理过程,语义理据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以英、汉颜色词"红"与"黑"为例,说明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不仅可以从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系统内部入手,还可以从认知主体入手,根据联想意义、情感意义和语境意义得出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  相似文献   

14.
英语介词through的空间隐喻认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介词不仅具有语法功能,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表意功能,特别是方位介词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利用Langacker的意象图式分析法,讨论了方位介词through的原型语义以及其空间概念向其他域映射而产生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语介词不仅具有语法功能,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表意功能,特别是方位介词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利用Langacker的意象图式分析法,讨论了方位介词through的原型语义以及其空间概念向其他域映射而产生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的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去表述另一个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在隐喻这个大系统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并非是一对一的关系,还广泛存在着同本体多喻体的隐喻现象。隐喻在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人类语言,而人类语言的发展变化反过来又导致新隐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认为,方位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方位隐喻才得以构建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系统地对比分析了"LOW"/"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映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与"LOW"/"低"有关的方位隐喻映射主要集中在情感域、数量域、社会地位域、声音域、社会评价域和时间域,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同异并存、同大于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上帝的杰作。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表示颜色的词汇,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的物质形态。颜色词作为一个特殊词类,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途径。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体系,一种思维方式。而概念隐喻也称为隐喻概念,是通过认知主体的思维在两个认知域(概念)之间建立认知联系,或者概念领域间的相互转换。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特征;其次分析了颜色的概念隐喻特性,最后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的隐喻意义异同,得以为更好的顺畅的为英汉交流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形象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以隐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时间的横向坐标运动和纵向坐标运动方面对英汉语言中隐喻概念加以比较,分析了异同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英汉时间隐喻概念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助于认识自身文化,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分析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隐喻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通过联想的媒介加以类比和映射,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