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研究了真鲷死亡后肌肉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对结果做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时,肌肉蛋白的分解作用不明显,温度超过40℃时,肌肉蛋白尤其是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分解显著;盐浓度的增加有利于MHC的分解,表明盐溶性蛋白MHC中的蛋白酶酶切位点随盐浓度的提高而更多暴露,易受蛋白酶的攻击;钙离子浓度变化对分解作用影响不大;即使在70℃下,无论是肌浆蛋白还是肌原纤维蛋白其分解作用仍很明显,表明参与分解作用的蛋白酶有高度热稳定性且在肌浆和肌原纤维中均有存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无引发剂存在时丝素蛋白纤维与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反应.与四价铈盐引发的接枝聚合相比,无外加引发剂存在时的接枝聚合,可以获取高得多的接枝率和单体的接技效率.这种接枝聚合方法是丝素蛋白纤维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接枝0.6%2-羟基-4-丙烯酰氧二苯酮(HAOBP)的丝素蛋白纤维,其热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力学性能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为材料,探索细胞中PC645的天然存在状态,以及聚合态PC645存在条件与细胞破碎和离心分离时盐浓度及pH变化的关系。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显示,除了小分子的PC645异二聚体之外,在高密度蔗糖梯度区还发现有PC-叶绿素-蛋白复合物与大分子藻蓝蛋白复合物的混合条带,说明隐藻藻胆蛋白的天然状态包括游离异二聚体、聚合形式以及与膜结合的多种形式,且结合态的PC645与叶绿素之间保持着活性的能量传递状态。通过检测和比较PC645的660 nm特征荧光强度,发现该条带中大分子藻蓝蛋白复合物在破藻缓冲液磷酸盐浓度为50 mmol/L、pH 4.92,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时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300 mmol/L、pH 4.92时含量最高。一定浓度的磷酸盐和pH小于6.5的酸性条件有利于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和稳定。实验结果将为深入了解隐藻藻胆蛋白的结构、组装和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下枸杞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枸杞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接种于对照及含100,200,400mmol/L NaCl的培养基上,培养1,3,5,7,11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枸杞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培养1,3,5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5d后开始下降;培养11d时在不同含盐培养基上加入外源ABA,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发现,当NaCl浓度为400mmol/L时,在愈伤组织中诱导出一条40.5kD的新蛋白.  相似文献   

5.
以还原变性溶菌酶作为一种蛋白模型体系,研究了硫酸钠(Na_2SO_4)、高氯酸钠(NaClO_4)、硝酸钠(NaNO_3)、氯化钠(NaCl)4种无机盐对蛋白聚集的影响.应用浊度法研究了能引起蛋白聚集的临界盐浓度和不同盐对蛋白聚集动力学的影响.发现临界盐浓度依照SO_4~(2-)ClO_4~-NO_3~-Cl~-顺序增加,蛋白聚集速率依照SO_4~(2-)ClO_4~-NO_3~-Cl~-顺序减小,且对某种特定的盐而言,蛋白聚集的动力学参数和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蛋白聚集体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4种盐都能促进蛋白形成无定型结构的聚集体.本研究对理解盐效应因素对蛋白聚集的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无引发剂存在时丝素蛋白纤维与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反应,与四价铈盐引发的接枝聚合相比,无外加引发剂存在时的接枝聚合,可以获取高得多的接枝率和单体的接枝效率,这种接枝聚合方法是丝素蛋白纤维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接枝0.6%2-羟基-4-丙烯酰氧二苯酮(HAOPB)的丝蛋白纤维,其热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均得了到显著的改善,但力学性能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超支化聚醚硫酸盐单离子型固体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氧化乙烯聚氨酯(PEU)和超支化聚醚硫酸盐(SHPG-Na)共混制得了单离子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运用红外光谱,升温红外,Raman光谱和复阻抗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体系中的阳离子与醚氧原子发生络合作用并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温度对高盐浓度体系中的醚键和羰基与阳离子间的络合作用影响较大,而对低盐浓度体系的影响较小;在较低盐浓度时,SO3在体系中主要以自由离子和离子对的形式存在,当盐浓度较高时,除了自由离子和离子对,还出现了盐的集聚体;PEU/SHPG-Na(离子化程度为60%)的最佳配比为30%-40%(质量分数,即[EO]/[Na^ ]=5-6),室温(25℃)下最高离子电导率σ=3.1μS/cm,中等温度(60℃)下达到10^-5数量级,且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8.
从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中分离得到A_(645)/A_(280)7的4种形式的藻蓝蛋白PC645,其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并呈现相似的吸收及荧光光谱特性.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研究了80%硫铵沉淀所得PC645的聚合状态与pH值和镁离子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纯pH值变化对纯化后PC645的聚合状态有一定的影响,pH值在4.92~8.67范围内,酸性条件下PC645倾向于进一步聚合;而碱性pH值范围时PC645的异二聚体结构会出现解聚.镁离子浓度为0~50 mmol/L时,PC645状态基本不变,以异二聚体的形式为主;镁离子浓度达到100 mmol/L以上,PC645随着镁离子浓度的提高而出现一定比例的解聚.证明隐藻藻蓝蛋白在水溶液中可形成聚合程度不同的多种形式,且高聚合状态的PC645很可能对应于光合作用活性状态.实验结果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隐藻藻胆蛋白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醇脱氢酶和牛血清白蛋白在吐温80-盐-水液-固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讨论了pH值和分相盐浓度对酶及蛋白质萃取率的影响。用该体系从酵母中分离纯化醇脱氢酶,一步纯化倍数1.4,收得率80%。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芸豆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讨论了单盐(Na^ )条件下,芸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单盐毒害对植物的生理影响提供依据.实验得到,不同盐浓度对芸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有不同影响.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受到50mmol/L和100mmol/L浓度NaCl胁迫时,随盐浓度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在175mmol/L时出现下降趋势;根中的可溶性糖在50mmol/L NaCl胁迫时出现上升趋势,而在100mmol/L,175mmol/L NaCl胁迫时随盐浓度升高,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To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le infertility and centrosome protein (centrin) and the functions of centrin in spermatogenesis, the matured spermatozoa of 10 normal male people and 18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were sta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labeling antibody against centr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fluorescence signal dots appeared in the normal male spermatozoa and were located at the base of flagellum. They are proximal centriole and distal centriole. However, in some spermatozoa of the male infertility, centrin protein was located abnormally at the base of flagellum and its staining signals were spread, the normal proximal and distal centrioles were confused and could not be recognized separat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bnormality of centrosome protein may be related to male infertility. This discovery may be used as a marker of abnormal sperm and male infertility.  相似文献   

12.
氯化钠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促进溶菌酶发生聚集,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还尚不明确.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鸡溶菌酶单体在含500 mmol/L NaCl和不合NaCl两种体系中的结构变化.模拟的结果表明:NaCl能够使溶菌酶聚集关键区域(40~110位残基)内二硫键cys76-cys94的结合强度减弱,同时破坏了该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了解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理,观察一水草酸钙(COM)晶体在纯水和NaCl溶液模拟体系中的聚集行为。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OM的生长和聚集。结果:在纯水中,COM叉生聚集,其(101)晶面受到制约,以(010)晶面外延生长;而在NaCl溶液中,COM以族合形成聚集,COM原有的晶面未受影响,因而(101)晶面生长较快。结论:NaCl溶液中COM晶体的簇合聚集接近人体结石中草酸钙晶体的聚集形态,研究COM晶体的聚集方式有助于了解泌尿系统石形成的机理,为结石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激光晶体中色心的热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可逆反应等,研究晶体中色心的形成、转化、聚合、分解及其规律.并以NaCl晶体为例探讨其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位点直接突变法将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101位保守的Glu突变成Lys,得到突变蛋白E101K.利用疏水性探针TN S研究了突变对Tb^3+与蛋白作用时蛋白构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钙饱和的蛋白,铽的饱和对蛋白构象变化的影响更大.同时,共振光散射研究表明,Glu101对保持蛋白适当的构象变化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Ca~(2+)在中心蛋白调节许多生理过程并发挥生物功能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使用TNS、Tb~(3+)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N-端半分子(P_(12))与不同稀土离子的结合性质及对其构象变化的影响和P_(12)与Tb~(3+)结合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pH 7.4、0.01 mol/L Hepes条件下,中心蛋白与稀土离子结合的稳定性和稀土离子饱和的蛋白质疏水区暴露程度与稀土离子静电势成正比;稀土离子主要以静电作用占据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N-端区域的金属离子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池电动势法测定了298.15K下NaCl在不同DMF含量的水-DMF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溶剂中DMF含量的增加NaCl的活度系数减小,测定了水-DMF-NaCl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分解-浮选”工艺生产KCl,但是在光卤石分解过程中NaCl对KCl晶体的影响尚不明确。在光卤石的分解结晶阶段,由于KCl和NaCl的明显聚集,使得两种颗粒在浮选阶段的分离效率较差。本文以NaCl掺杂光卤石为原料,开展了分解-浮选制备KCl实验。以NaCl的粒径和含量为变量,结合SEM-EDS图像,研究了NaCl的粒度和含量对精矿中KCl品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掺杂的NaCl粒径对精矿中KCl的影响较大。当NaCl粒径在40-60目时,随着光卤石中NaCl含量的升高,浮选后精矿品位基本不变,K+平均含量为44.39 %;当NaCl粒径在60-80目和100目下时,随着光卤石中NaCl含量的升高,浮选后精矿中K+含量明显降低,K+含量分别降低至36.08 %、35.48 %,而Na+含量分别升至6.27 %和8.36 %。此外,SEM和EDS结果表明精矿中的杂质NaCl是以粘附或者嵌入的方式生长在KCl晶体上,从而导致浮选KCl的同时NaCl一起选出,使得精矿中K+含量降低。该研究结果成功揭示了盐田低钾光卤石矿生产钾肥过程中NaCl和KCl难分离的主要原因,为盐湖钾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淀粉质β(amyloidp,Aβ)多肽是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的致病蛋白,其疏水核心Aβ16—22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Aβ16—22为模型多肽,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分析了Aβ16—22在水溶液和海藻糖溶液中的聚集过程.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法不仅能够很好地分离Aβ16-22聚集过程中单体和部分聚体,实现对多肽聚集过程的快速鉴定和分析,同时也可检测海藻糖对Aβ16—22聚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Aβ聚集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和AD治疗中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华美游仆虫皮层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及免疫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透射和免疫电镜术,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显示,腹毛类纤毛虫华美游仆虫的皮层纤毛器和非纤毛器细胞骨架中,表膜下、细胞质深部的微管或纤维束,以及纤毛器及纤毛器附属微管等均是以α-和 β-微管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管类结构;中心蛋白定位于纤毛器的基体腔、基体基部近中心端、基体基部近中心端连接及基体中部连接结构中,而在纤毛杆和皮层非纤毛器微管中无中心蛋白成分存在。据此认为,该纤毛虫中,基体部位的蛋白组成机制与纤毛杆及纤毛器附属结构是不同的,非分裂期细胞中定位于基体主体部位的中心蛋白可能与维持相关结构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