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兔对细菌内毒素致热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兔多次使用后是否对细菌内毒素致热产生耐受现象。方法 对家兔进行常规热原试验 ,间隔两天做一次 ,共做三次。每次对同一家兔注射同一剂量的内毒素 ,间隔 15min记录一次温度。结果 第三次家兔升温幅度明显低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结果。结论 家兔多次使用后对细菌内毒素致热原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一种替代家兔热原试验的方法,最近我们对用THP-1细胞系检测热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原理是将细菌内毒素标准品刺激THP-1细胞6 h后,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其释放的内源性热原(TNF-α).试验结果表明TNF-α的量与内毒素的量在一定范围(0.32EU/mL-200EU/mL)内有很好的相关性,两种不同来源的内毒素得到的结果相似.说明该方法作为替代家兔热原检查的新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一种替代家兔热原试验的方法,最近我们对用人全血检测热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原理是将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从健康自愿者提供的少量肝素抗凝全血共同孵育6h后,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其产生的内源性热原(TNF-α).试验结果表明TNF-α的量与内毒素的量在一定范围(0.06EU/mL~200EU/mL)内有很好的相关性,不同来源的内毒素试验结果也是如此.说明该方法作为替代家兔热原检查的新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热原检查是药物注射剂及输注用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家兔法和鲎试验法。由于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并受到资源的限制 ,寻找新的替代家兔热原试验方法势在必行。我们对用家兔血浆、人血浆以及THP 1检测热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原理是 :分别将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从健康家兔取出的肝素抗凝全血、健康自愿者提供的人肝素抗凝全血以及THP 1细胞共同孵育后 ,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其产生的细胞因子TNF α和IL 6的释放量 ,作为内源性检测指标来判定内毒素的致热作用。结果表明 :无论兔全血、人全血还是THP 1…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甘露醇注射液中的热源.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剂法)检测、结果: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聚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鲎试剂法可以替代家兔热原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中的热原.  相似文献   

6.
建立凝胶法检查穿琥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本实验细菌内毒素检查应用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进行.选用灵敏度为0.5 EUmL-1的鲎试剂,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将穿琥宁注射液稀释成1:10浓度的稀释液,进行凝胶法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注射液中所含细菌内毒素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同时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符.以上结果证明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以代替家兔法检测穿琥宁注射液的热原.  相似文献   

7.
家兔性别与体温变化对热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普通级家兔的体温变化范围、雌雄家兔间体温变化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家兔性别是否对热原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方法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对热原检测的规定,对实验家兔体温进行测定。结果预检体温结果显示雌性家兔平均体温较雄性家兔体温偏高约0.4℃,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检测实验中由雌性体温波动导致检测结果为复试的与由雄性体温波动引起需复试的比例约为6∶1。结论雌性家兔在基础体温和体温波动幅度上都高于雄性家兔,且稳定性较雄性差。雌性家兔更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8.
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应注意的问题杨鸣岗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050015)自1942年美国药典首先将家兔升温试验作为药品注射剂的热原检查后相继世界各国药典均规定了这一检查法。半个世纪以来这项检查方法对保障人类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家兔热原检查法也带...  相似文献   

9.
 为考查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对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适用性,选取不同厂家共10批供试品,使用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采用加样回收干扰实验考察供试品是否存在干扰。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品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内,IL-6法干扰实验的回收率在50%~200%,且热原物质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均为合格样品。研究表明,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可用于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热原检测。  相似文献   

10.
热原检查用家兔正常体温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热原检查用家兔正常体温的动态变化。方法 按照有关规程对热原检查用家兔进行体温测定 ,并采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热原检查用家兔一年中正常体温 5— 7月份与 2— 4月份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二次用兔的正常体温平均值明显高于新兔的正常体温平均值 ,二者温差为 0 0 7℃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热原检查用家兔正常体温随时间和使用状态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对其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有抑制作用,通过稀释的方法可排除其干扰,其最大不干扰浓度为0.15mg/mL。试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灵敏度的鲎试剂,本品的热原检查可用检查细菌内毒素的方法代替家兔法。  相似文献   

12.
黄捷  王炳  崔志伟 《科技资讯》2006,(4):159-159
随着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尝试验)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2005年版《中国药典》更将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热原检查法的原理及其优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检测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中的热原.结果表明: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方法灵敏度均在0.5~2.0λb范围内,揭示鲎试剂法可以替代家兔热原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中的热原.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细菌内毒素的有关问题,以及与热原,细菌的关系,并结合无菌原料药生产企业中无菌室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产生细菌内毒素的关键点,提出了如何去除细菌内毒素,为无菌车间注射级产品细菌内毒素的管理提供了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验兔的使用次数对热原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实验兔的使用次数对热原敏感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使用次数的实验兔进行试验 ,对同一实验兔注射统一规定剂量的细菌内毒素 ,然后每间隔 30min测量实验兔体温一次 ,共 8次。结果 随着实验兔使用次数的增加 ,其体温升高幅度逐渐降低。结论 实验兔在多次使用后对热原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生产的86批注射用青霉素钠、75批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和26批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进行了中国药典规定的家兔法与细菌内毒素检测法之间的对比考察,两者的符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家兔注射兔瘟疫苗后对细菌内毒素发热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家兔注射兔疫苗后对细菌内毒素发热灵敏度未见明显影响。但家兔注射免疫瘟疫苗后有一升温过程,可持续5天,无合格证的家兔,对细菌内毒素发热的灵敏度个体差异很大,可影响药品热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采用鲎试剂法代替家兔法进行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热原物质检查的可行性.根据临床最大给药剂量计算细菌内毒素限值,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稀释20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 25 EU·m L-1.对3批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本项研究建立的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以替代原有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19.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热原检查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热原检查法的比较实验,建立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通过家兔试验确定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致热阈值、内毒素限值,选用鲎试剂灵敏度为0.125 EU·mL-1样品质量浓度设定为0.83 mg·mL-1;鲎试剂灵敏度为0.25 EU·mL-1样品质量浓度设定1.66 mg·mL-1两种不同质量浓度为干扰实验质量浓度确定头孢西丁钠的试验质量浓度.结果: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对细菌内毒素的干扰作用可以通过稀释的方法排除,最后确定限度为每1 mg含细菌内毒素不高于0.13 EU.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创建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依据《2010版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利用灵敏度0.125EU/ml鲎试剂,将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稀释400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效;结论:鲎试剂实验可取代传统兔法,作为药厂日常检测生产环节中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热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