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气象领域来说,气象行业主要以普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气象变化知识为重点,想要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宣传力度,就必须要加强与新媒体合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手机等渠道进行宣传。基于此,本文重点从3个方面探究气象科普特色品牌的构建途径,包括:打造气象科普示范区、开展主题气象科普活动、实现与新媒体融合,旨在构建气象科普特色品牌,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普工作在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防御突发气象灾害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河南省气象局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文从优化气象科普发展环境、促进气象科普融合发展、激发气象科普创新活力和彰显河南气象科普特色4个方面概述了河南省气象局在科普社会化方面所探索的途径,总结了河南气象科普社会化成效,提出了加强气象科普社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普的对象是社会公众,目的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因此,校园气象科普宣传的内容与形式应充分考虑学校师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应尽量体现参与性、互动性、普遍性和实用性,实现寓教于乐,使气象科普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容易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与理解并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和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图书和互联网等传播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科普图书是科普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研究科普图书在防灾减灾综合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普功能。重点讨论了目前我国科普图书在灾难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利用好科普图书这个工具,广泛传播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增强,气象科普知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气象科技在不断发展,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步伐也要随之加大,对气象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能力,有效地减少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破坏程度。本文通过对气象科普资源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气象科普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气象科普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方法与途经。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9,(8):6-6
日前,由中国气象局和嘉峪关市政府联合投资兴建的“西部明珠”气象塔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座集科普教育、防灾减灾、观光旅游和气象观测为一体的综合性气象塔。新建成的”西部明珠”气象塔位于嘉峪关市东湖生态旅游园区内,高为99米。  相似文献   

7.
针对校园气象科普宣教的目标任务,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现实需求,对2020年福州团市委"青春家园"项目进行"目的性抽样",通过在线问卷、个案访谈法,调查研究了福州市12个县区、12家提供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发现,社工机构对校园气象科普相关的防灾安全教育存在较大需求;"气象+"社工联动可以增益气象宣教成效、提升全民科普合力,尤其为气象宣教进学校、进社区、进厂区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越来越迫切,气象科普宣传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利用电视气象节目收视率高的观众基础和电视的时效性、连续性、形式多样性,及气象影视中心的超强制作团队等优势,把电视气象节目办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让各种气象信息更加及时、周到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普的意义深远,但气象知识往往却又抽象、难懂,如何让气象知识传播更具有效性,该文论述了动画片是气象科普的良好载体,并从创作角度阐述了气象科普动画影视制作传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长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县科协以"科普+协会+旅游"的模式,整合优化本地科普旅游资源,以科普宣传带动为切入点,不断丰富和提升乡村旅游活动内涵与品质。2018年7月13日,由长宁县科协与富兴乡党委政府主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防震减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普及地震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校园教育中融入地震科普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水平。主管校园安全以来,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校在防震减灾教育中能做到领导重视、设备完善、强化宣传、定期演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技能。但深入思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校园的推进过程发现,所有的防震减灾知识仅仅停留在"课后宣传"这一层面。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加上没有专职老师,其他学科教师教师对于防震减灾知识并没有一定的了解,无法在教育中融入地震安全相关知识。如何才能将防震抗震知识有机地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呢?我通过一节科普课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96-2018年研究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的442篇相关文献为数据,应用Citespace V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基于CNKI的我国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研究的知识图谱,并分析我国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研究的现状和热点.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研究领域的发文作者和机构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核心作者之间学术交流尚显不足;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处于核心地位,高校之间缺乏合作关系;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研究自2008-2013年高速发展之后,近些年缺乏理论创新,其研究方向大致沿3个方向发展,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有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安全和福址,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搭建一个平台,既是对外传播气象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气象科普产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学会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4月12日,从湖南省减灾委员会、湖南省民政厅传来喜讯,杨家山社区荣获"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杨家山社区成立于2001年4月,总面积0.6平方公里,总人数1.3万人。近年来,该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社区"的工作思路,以宣传救护知识和救助技能为主线,以开展防灾减灾宣教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社区的  相似文献   

15.
正活动名称:贵阳市"防灾减灾"主题科普有奖征文活动活动主办: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征文对象:贵阳市各大、中、小学及社会各界创作爱好者征文时间:2021年5月12日-8月31日投稿方式:请以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为标题,投稿至gzztzw@163.com或将相关作品邮寄至: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372号大众科学(收)电话:0851-86277685  相似文献   

16.
正"融合各类数据,打造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平台,助力决策指挥调度工作。"贵州是气象及次生、衍生灾害频发省,尤其强降水山洪地质灾害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极大挑战。贵州气象局基于时空大数据平台,融合气象、国土、水文等18类组织数据及互联网数据,打造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平台,助力决策指挥调度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汕头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于1999年4月2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对外开放,同年12月,被列为全国首批二百个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气象科普基地由气象台、观象台和气象雷达站三部分组成。气象台:主要向参观者展示近几年来汕头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参观静止卫星云图、气象预警系统、影视制作、"121"电话答询、全球各类实时资料收集处理显示等业务系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和发布程序,并结合一些重要天气过程和大家关心的内容进行讲解介绍,图文结合,通俗易懂。观象台:是全国、全省重点气象探测站之一,担负着地面气象观测、高空大气探测、太阳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重点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进而进一步完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机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本刊特邀请、摘编部分参与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分享他们的国际减灾日活动感想。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国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三大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上,全面回顾了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全球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进展.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上,从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的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智能化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化和标准化、蓝天保卫战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和机制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主要成绩.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上,从新时代我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顶层设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4个方面介绍我国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业务、研究和理念上对我国未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郭剑峰 《科技潮》2007,(3):54-54
北京气象科普馆位于昆玉河畔北京市气象局院内,科普展示面积300平方米。自2001年5月15日正式开馆以来,先后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及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联系会议办公室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被北京市海淀区旅游行业协会指定为“中关村科技旅游定点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