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气象科普工作在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防御突发气象灾害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河南省气象局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文从优化气象科普发展环境、促进气象科普融合发展、激发气象科普创新活力和彰显河南气象科普特色4个方面概述了河南省气象局在科普社会化方面所探索的途径,总结了河南气象科普社会化成效,提出了加强气象科普社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为增强我县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长宁县经商科技局、县科协与县气象局等部门联合编印了以"科普科技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2018年防灾减灾气象历书》5万册。该气象历书包括2018年气候预测及2018年日历介绍,环保节能知识、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3.
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当前宝坻区气象部门服务产品及农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级政府、气象及相关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部门应各司其职,解决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增强,气象科普知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气象科技在不断发展,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步伐也要随之加大,对气象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能力,有效地减少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破坏程度。本文通过对气象科普资源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气象科普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气象科普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方法与途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气象领域来说,气象行业主要以普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气象变化知识为重点,想要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宣传力度,就必须要加强与新媒体合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手机等渠道进行宣传。基于此,本文重点从3个方面探究气象科普特色品牌的构建途径,包括:打造气象科普示范区、开展主题气象科普活动、实现与新媒体融合,旨在构建气象科普特色品牌,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越来越迫切,气象科普宣传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利用电视气象节目收视率高的观众基础和电视的时效性、连续性、形式多样性,及气象影视中心的超强制作团队等优势,把电视气象节目办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让各种气象信息更加及时、周到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气象部门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气象科学知识得到很好的普及,公共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很大的提升.该文就个人多年来从事的电视气象科普片制作经验和技巧,粗浅地谈论一些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做法,从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总结了代表性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策略:加强防灾减灾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融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科学和支撑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对我国自然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普图书是科普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研究科普图书在防灾减灾综合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普功能。重点讨论了目前我国科普图书在灾难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利用好科普图书这个工具,广泛传播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10.
对喀什市1971~2007年的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重大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防灾减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普内容建设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亟须完善与充实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规范气象科普内容,将气象科普分为气象科学知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利用、气象与生活、气象文化、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技发展、气象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等8个方面内容。同时,针对气象科普内容的传播载体和效果反馈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安全和福址,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搭建一个平台,既是对外传播气象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气象科普产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学会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  相似文献   

13.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任务更加繁重。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积极探索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的新路子,进而充分发挥气象在吉林省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9,(8):6-6
日前,由中国气象局和嘉峪关市政府联合投资兴建的“西部明珠”气象塔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座集科普教育、防灾减灾、观光旅游和气象观测为一体的综合性气象塔。新建成的”西部明珠”气象塔位于嘉峪关市东湖生态旅游园区内,高为99米。  相似文献   

15.
正益阳市紧密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实现了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活动与各项应急演练的有机结合,锻炼了应急救援队伍的能力,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取得了预期成效。精心组织广泛宣传为营造浓郁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进一步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国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三大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上,全面回顾了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全球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进展.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上,从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的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智能化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化和标准化、蓝天保卫战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和机制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主要成绩.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上,从新时代我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顶层设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4个方面介绍我国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业务、研究和理念上对我国未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重点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进而进一步完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机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本刊特邀请、摘编部分参与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分享他们的国际减灾日活动感想。  相似文献   

18.
正防灾减灾,责任重大。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我国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气象影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壮大,气象影视节目已遍布中央、省、地(市)、县的大部分电视频道,全国每天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气象影视在科普宣传、防灾减灾、服务大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体制、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小而分散、资源浪费、管理混乱、恶意竞争的局面。迫切需要探寻一条适合省级气象影视服务的集约化模式,提高气象影视节目的传播效率,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投资,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浪费,全面提高气象影视服务质量及广告市场竞争力。本文从河北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对省级气象影视集约化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选择集约化模式过程中需注意因地制宜,与发展环境相匹配;部门内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与电视台的关系.营造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在长宁县双河镇6.0级地震发生后,长宁县经商科技局、县科协积极响应,利用各种渠道措施及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震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一是在科普中国下载地震原理、危害、避灾减灾以及地震后心理健康、防疫防病等基本知识的视频,并发往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学校。二是利用全县中小学校暑假前最后一节课时间,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地震科普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