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高山榕(F.altissima)、细叶榕(F.microcarpa)等8个树种在陶瓷工业污染程度不同的地区的抗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8种树种均对陶瓷工业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其中傅园榕、细叶榕、高山榕3种树种对陶瓷工业污染具有较强抗性,在陶瓷工业污染区的综合增长比值>60%;而翻白叶树、银桦、石笔木、银柴、...  相似文献   

2.
南方主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南方主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树种中Pb、Cd、Hg、As的含量差异较大,相同元素在不同树种中的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树种的重金属含量一般随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即从高至低依次为市区、近郊、远郊,市区树种中Pb、Cd、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比远郊的增加62%、103%、187%、104%.垂枝榕(Ficus beniamina 'Exotica')、菩提树(F.religiosa)、凤凰木(Delonix regia)、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分别对Pb、Cd、Hg、As的积累作用较大,宜用这些树木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南洋杉、高山榕(F.altissima)、小叶榕(F.microcarpa)分别对Pb、Cd、Hg、As的抗性最小、即敏感性最强,可用于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山榕(F.altissima)、细叶榕(F.microcarpa)等8个树种对陶瓷工业污染大气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高山榕、细叶榕和傅园榕在SO2和氟化物污染严重的地区不但长势良好,而且净化功能极其显著;银桦和石笔木在SO2和氟化物污染较轻的大气环境中表现出很强的吸收能力。这对筛选生物量大且富集污染物能力强的高效污染修复树种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OES)测定小叶榕药材中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线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小叶榕药材中含量丰富的微量元素,从高到低依次为Mg、Fe、A1、Mn、Zn等。【结论】建立了微波消解-ICP-OES测定小叶榕药材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几种常见绿化树对陶瓷工业污染土壤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山榕(F.altissima)、细叶榕(F.microcarpa)等8个树种对陶瓷工业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8个树种对4种污染元素(S、Zn、Cu、Pb)的相对积累能力大小与单株干物质量的次序较为一致,单株干物质量可以解释89.8%、86.2%、88.8%、20.5%的S、Zn、Cu、Pb单株积累量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印迹制片法和成像系统,研究校园绿化植物叶片气孔大小、密度、气孔指数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科内不同植物的气孔密度差异不是太大,仅个别存在明显差异。蔷薇科植物气孔密度在(117.812-360.449)个/mm2之间,其中,月季气孔密度最小,石楠气孔密度最大;木犀科植物气孔密度在(165.498-730.715)个/mm2之间。实验中的几种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能是因为植物生长环境因素或营养因素造成。实验中各植物气孔的大小长度集中在(20-30)微米之间,各科之间变动范围不大,仅印度橡皮树这一热带移植植物气孔较大,在50微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肖军  袁林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6):117-120
以泰山学院4种常见阔叶树五角枫、皂荚、黄栌、木槿等为研究对象,对各种类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测定,并综合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控制水分的主要解剖特征各异;应用模糊数学分析,选择角质层厚度、栅/海比值、上、下表皮厚度、气孔的长度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4种阔叶树叶片解剖构造在耐旱性上的能力大小排序为:五角枫〉木槿〉皂荚〉黄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常见道路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和对粉尘污染的抗性能力,并对植物滞尘效益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南宁市4种常见行道绿化树种: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在南宁市交通繁忙区、建筑工地、工业密集区和相对清洁的对照区对树种叶片的滞尘能力进行测定,选择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3个光合生理指标分析其抗性。【结果】鱼尾葵的滞尘能力在交通繁忙区和建筑污染区中最强,黄金榕在各污染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工业污染区中黄金榕的滞尘能力最高;交通繁忙区中,鱼尾葵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受影响较大,朱槿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率最高;在建筑污染区和工业污染区,扁桃受到滞尘的影响较大。综合评价4种绿化树种的滞尘效益,交通繁忙区和建筑污染区最高为黄金榕,工业污染区最高为朱槿。【结论】同种植物对不同污染源的抗逆性不同,其滞尘能力也不同。通过综合评价,能较为客观地为南宁绿化树种选择和配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几种枸杞属植物叶片的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 L.)5 个种叶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这5 个种的叶片具有较一致的结构,但气孔类型和分布、气孔指数和气孔大小、气孔频率及叶表皮细胞角质膜厚度和叶片内部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枸杞属分种的辅助特征.  相似文献   

10.
山东牵牛属植物叶片气孔器及花粉亚显微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对山东牵牛属(Pharbitis Choisy)植物叶片气孔器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研究所。结果显示:圆叶牵牛(P.purpurea(L.)Voigt.)气孔器为近圆形,牵牛(P.hederacea(L.)Choisy)和裂叶牵牛(P.nil(L.)Choisy)均为长椭圆形;它们的气孔类型均为平列型。3种植物的花粉外部形态均呈球形,外壁纹饰都是刺状,都具有散萌发孔;但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和刺的形态各种间不同。因此,观察研究植物的气孔器和花粉亚微形态特征,可为植物分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屋顶绿化中9种常见的庭院观赏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微观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这9种阔叶植物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对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抗旱性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种阔叶植物抗旱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迎春、花椒、连翘、红刺玫、红叶李、蜡梅、紫藤、南天竹、月季; 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中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与抗旱性的关联度最高。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可作为筛选屋顶绿化抗旱植物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天女木兰是集芳香、药用、食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珍稀濒危植物,呈“间断式”分布。为探知天女木兰种下分类及其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7个分布地天女木兰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表皮细胞分为浅波状和深波状两种类型; 气孔器为椭圆形,分为凸起和凹陷两种; 叶表结晶体有圆球形和长柱形; 表皮毛密,分为单细胞毛、单列双细胞毛和单列多细胞毛3种类型; 叶表皮气孔大小、密度和表皮毛长短及密度等均存在差异。②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7.394%。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分布地天女木兰种群分为两类。第Ⅰ类包括吉林石湖和河北祖山的天女木兰,表现为叶下表皮细胞呈浅波状,气孔密度小,气孔凸起,气孔长轴小于10 μm,叶表结晶体呈圆球形; 第Ⅱ类包括浙江清凉峰、安徽黄山、贵州雷公山、贵州麻江和广西猫儿山的天女木兰,表现为叶下表皮细胞多呈深波状,气孔密度大,气孔多凹陷,气孔长轴大于10 μm,叶表结晶体呈长柱形。这表明各天女木兰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分布相关,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作为种下分类和探讨天女木兰种群间亲缘关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吊兰及其变种(银心吊兰、银边吊兰)是重要的室内观赏、园艺装饰植物。采用徒手切片、显微观察与测量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比较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①吊兰、银心吊兰和银边吊兰均为等面叶;叶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上下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气孔器均分布于下表皮,且呈带状排列;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叶脉结构简单,由木质部、韧皮部和机械组织组成。②吊兰及其变种叶外观色彩区别明显,叶面积显著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约为下表皮细胞的两倍;上下表皮细胞径向厚度、切向长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差异明显;叶肉细胞形态和叶绿体数量差异显著;叶脉维管束在横切面上的长度差异极显著;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吊兰及其变种间的分类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6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叶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石登红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39-4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6种杜鹃属植物的叶片结构,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共同形态结构特征: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由2~3层细胞组成,内大外小或内、外等大,有较厚的角质膜,无气孔器分布;下表皮均由1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栅栏组织由2层以上长柱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较短,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均有表皮附属物。但是在各种间也存在结构差异,如叶片的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形态、气孔指数以及分布类型,表皮附属物的类型以及中脉维管束的类型等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差异既是抗寒抗旱性的表现形式,也在分类学上为种问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竹类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竹叶表皮细胞富含硅质,导致制片过程中切片易破碎,不能获得清晰完整的竹叶切片。开发竹叶切片处理方法,对于研究竹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筛选有效的氢氟酸处理浓度以及时间是观察竹叶内部解剖结构的前提。【方法】采用石蜡制片的方法,以竹叶为材料,首先优化去硅环节,筛选出适用于竹叶的最佳氢氟酸浓度和时间;之后采用此最佳处理方法制片,观察竹叶内部细胞结构并结合去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竹叶叶表皮和基本组织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发现真正影响竹叶完整石蜡切片制备的结构是叶片上下表皮的硅质细胞和主脉,这些结构使得制片易破碎,无法得到完整竹叶内部解剖结构。通过试验发现经过体积分数为25%的氢氟酸去硅处理2 d后再进行石蜡制片可以使竹叶上下表皮细胞和叶脉结构完整,得到理想的石蜡切片。【结论】竹叶去硅处理最佳氢氟酸体积分数为25%,处理时间以2 d为宜。  相似文献   

16.
罗布麻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罗布麻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发现表皮细胞外都被有不同厚度的角质层膜;叶片气孔器都分布于叶的下表皮,且形成孔下室;根、茎、叶中含有大量的乳汁管;髓的外围形成一环内生韧皮部,这些结构特征使罗布麻能更好的适应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17.
福建柃属植物(山茶科)叶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研究福建山茶科柃属18种1变型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气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下表皮,且多为无规则型,也有不等细胞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不规则形、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在光镜下柃属植物在气孔大小、密度方面有明显不同,在表皮细胞形态、垂周壁样式和表皮毛等特征上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6个观赏彩叶竹种/品种叶片结构差异,了解竹类植物叶片内部解剖结构的立体图像,构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形态结构图。【方法】以‘七彩红竹’、靓竹、菲白竹、锦竹、‘黄条金刚竹’、花叶唐竹6个彩叶竹种/品种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方法,制作叶片的3个切面(垂直于中脉的横切面、平行于中脉的纵切面、平行于叶表皮的平切面),通过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对6个竹种/品种叶片各切面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数据测量,并通过Photoshop拼构6个竹种/品种的叶片三维结构示意图。【结果】6个竹种/品种叶片表皮系统结构相似,泡状细胞多为2~5列交错排列,上表皮脉区短细胞集中分布;叶片基本组织系统细胞构成差异显著,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规律,不同竹种叶片叶肉细胞层数、细胞大小各不相同;梭型细胞为凋亡和具生活力两种形态,‘七彩红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全部凋亡,菲白竹、锦竹、花叶唐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多数凋亡,靓竹、‘黄条金刚竹’叶片内梭型细胞极少凋亡;各竹种/品种维管系统由主脉、一级脉、二级脉和小横脉构成。【结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结构图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竹叶内部结构,并为竹子系统演化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暖地杓兰(Cypripedium subtropicum)是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野外居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探讨暖地杓兰不同生长期叶片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对其叶表皮特征、叶解剖结构、光合特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展开研究,以期为暖地杓兰的保育和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暖地杓兰叶片上、下表皮的形状不规则,呈波状,并且气孔和表皮毛仅分布于下表皮;叶片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结实植株的气孔面积、叶片厚度和叶主脉厚度均极显著大于幼苗。(2)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和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较低,且结实植株极显著大于幼苗,说明其具有阴生植物的特征。(3)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大于幼苗。(4)暖地杓兰叶片的Pmax、LSP、AQY、暗呼吸速率(Rd)与Chl(a+b)、叶主脉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