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语言现象,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差异,恭维语的使用也是如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语用的角度对大学生恭维语使用的"使用及接受频率、内容或话题、词汇及人称选择、恭维及回应策略和社会功能"五个方面进行性别差异研究,让读者对大学生恭维语的语用性别差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恭维语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数据是在西北工业大学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的。本文的理论基础建立在面子理论之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价值观念、语境、社会功能以及民族性格等四个方面研究了隐性恭维语的特点,隐性恭维语本身没有明确的褒义成分,往往需要结合特定语境的各种因素才能确认,研究英汉隐性恭维语的不同文化特性及差异有助于增强隐性恭维语的语言使用效力,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4.
恭维语是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言语行为,具有促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作为一种社会语言文化现象,恭维语的使用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从恭维语所涉及的话题内容和反应方略方面分析英汉恭维语的差异,并提出了一些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恭维语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们用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英汉恭维语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起到不同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恭维语在其功能、使用和制约因素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英汉恭维语在使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恭维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人民共有的言语交际行为。恭维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用语,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受各自特定文化的影响,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反应,中西方人有着明显不同。本文对英汉恭维语的不同应答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恭维语作为言语行为的体现形式之一,其研究历来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虽然其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内省式已经过度到近期的定量统计分析,但综述近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它们几乎是围绕着语言学和哲学领域内的普遍论和相对论的对峙中发展起来的。本文正是试图沿着这两种理论,从语言类型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三方面展开论述,对近年来恭维语的研究概况和走向作一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交际,尤其外交语言中,恭维语是表示礼貌的一种主要语言策略。恭维语的实现手段是通过大量含有肯定赞许成分的词汇和一些常用的较为固定的句法来实行和表达的,它的语用功能主要是"人际"功能,而非"意念"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对比中英文恭维回应语执行策略,分析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从而帮助中国EFL学生准确地理解恭维回应语的意思和功能,在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恰当地互动,尽量地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的恰当使用可以避免尴尬、忌讳,达到一种幽默或恭维的效果。表现委婉语的语言手段丰富多样。本文就委婉语表达的语言手段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尤其是价格观的角度分析了英语恭维语的规律及规约及其深层的原因,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秀华 《科技信息》2009,(30):165-165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称赞语的比较与分析,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力图概括出两种语言文化中存在的恭维原则,从中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影响学习者外语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性别差异便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主要以遵义医学院2010级11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2011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为分析指标,对大学生性别差异与二语习得策略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者由于性别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这一事实确实是存在的,因此,外语教师应注意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内在规律,并且制定相应的方法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礼貌原则为切入点,采用实证的方法,考察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恭维应答语时的语用策略,证实外语学习者在语用上也存在着外语对母语的“外借迁移”。  相似文献   

15.
行为研究表明,男性阅读障碍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脑结构研究也发现灰质、白质体积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目前没有阅读障碍性别差异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一步开展阅读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对于揭示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及开展有效训练矫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话语分析角度,参考并综合了White和于国栋提出的支持性反馈语框架,对新闻访谈中主持人的支持性反馈语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新闻访谈中主持人支持性反馈语的特点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表认可、提示、接受的一般支持性反馈语出现频率较高;从性别方面来分析,女主持人比男主持人给予发话人更多的反馈语支持,且女主持人和男主持人倾向使用的支持性反馈语类别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陈锋 《科技信息》2012,(12):165-166
本文从赞扬语话题和使用的频率两个角度,对国内赞扬语使用的性别差异现状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赞扬语使用问卷调查来收集相关的数据,找出男女两性在赞扬话题和频率上是否有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燕 《科技资讯》2006,(9):198-199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对男女大学生道歉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女性更倾向于使用道歉语以及复杂形式的道歉语;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多种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基本道歉策略和其他道歉策略。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道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阅读理解能力被认为是二语习得中最重要的综合语言能力之一,本研究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模糊容忍度与阅读水平之间的关系、歧义容忍度的性别差异以及高、中、低三组阅读理解成绩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称赞语研究中较为冷门的反讽性称赞出发,摆脱将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作为研究称赞语的套路,从西方修辞学角度对称赞语,尤其是反讽性称赞做出新的解读。揭示了称赞语的产生机制即称赞语发出的修辞动机是说服对方并实现自己的修辞目的。阐明了称赞语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内在地包涵着礼貌性,而是超越礼貌或不礼貌,根据一定的修辞情境和修辞目的来调整策略,并试图对受众施加影响的修辞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