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安全文化貌离神合、形散神聚,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安全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本质,安全文化的最重要领域是企业,企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运用"和谐"原则,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安全与生产生活共存、个人价值与集体效益和国家利益共创"的和谐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2.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文化信息传输的社区网络节点,是社区重要的文化服务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的相互结合,为城市图书馆事业乃至全社会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有利的平台、一个更便民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马小娟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10-12,56
和谐社会是传统中国人关于自然乃至宇宙的最高理想,是西方历代思想家一直寻求的目标,是整个人类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和西方的法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居于社会意识结构中第二个层次的社会意识形式,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社会主义道德能够有效地消除社会不和谐所产生的经济根源,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因而是一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不可或缺的道德资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借由社会主义道德所赖以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的巩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以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与弘扬,道德资本必将得以有效筹集,并以正确的方向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予以介入的基础上,切实增强渗透力与运作效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就需要建立和谐的社区,而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社区治理入手,社区中居民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构成了社区治理的资本,在农村治理中也需要培育信任、亲情、互惠等社会资本,进而完善农村的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6.
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和保障。同时也是影响和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借鉴传统文化,把传统的和谐思想与现代管理理念相融合,营造富有时代精神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时代发展赋予企业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尹柱忠 《广东科技》2010,19(16):20-20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只有共同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供电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必须充分认识和谐的供电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培育健康向上的供电企业文化和创新管理理念,对如何构建和谐的供电企业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略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中国西部科技》2007,(4):121-122,116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以人为本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之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人员从自身出发,从培养和谐社会接班人角度出发,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和谐文化底蕴,因此,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并对之进行现代转换,就成为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故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文明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离不开新时期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我国大众文化建设要用科学理论引导,保证正确发展方向;要进行人文提升和综合创新,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和谐社会”理念哲学意蕴的阐发,认为“和谐社会”理念从全新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今天中国人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思想前提;“和谐社会”理念既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统一性思维方式和“和合精神”,又批判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的理性主义方式;“和谐社会”理念是现阶段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文化传递着"以人为本"、"传递和谐"的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体育运动提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可激发爱国热情。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凸现了体育文化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区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社区文化中,社区精神文化最具核心意义,是社区文化的灵魂,同时以居民生活环境、社区容貌、文化阵地、社区标识等为内容的物质形态文化,与精神文化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陶冶居民情操,营造和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的多边外交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和合文化传统中的“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思想中透析中国多边外交思想,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展示了新时期我国新的政府理念和政治思维。这一新的政治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即建设和谐社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的公民的幸福和自由。为了保证这一目的的普遍和真实实现也即为了任何一个平等公民同样的追求,必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而要想建立这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就必须也只有依靠民主法制的实施程序。在具体层面上即和谐社会的广度上,建设这样一个社会不仅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方面内部和谐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和谐,也同样需要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达到全面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财富。科学文化的精髓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文化的核心表现是国家软乓力。基于科学文化的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釜有着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理论是介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资本理论所倡导的信任与合作可以唤起人们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乡村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规范和通过乡村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乡村社会资本,它们既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又是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资源。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乡村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以提高乡村治理绩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