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制备和表征了包埋Gd-EDTA的脂质体,测定了pH,离子强度,缓冲液组成及温度对Gd-EDTA脂质体的影响,比较了Gd-EDTA脂质体和Gd-EDTA被肿瘤细胞摄入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Gd-EDTA脂质体在37℃和生理条件下最稳定,肿瘤细胞摄入Gd-EDTA脂质快速率是Gd-EDTA的8倍,而释放Gd的速率,Gd-EDTA脂质体远远低于Gd-EDTA,这些结果提供了脂质体包埋Gd-EDTA作为  相似文献   

2.
Schiff碱氧钒配合物、载药脂质体的合成和抑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3个水杨醛Schiff碱氧钒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51VNMR谱等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载药脂质体的粒径粒度分析和表观形貌观察,比较研究了配合物及载药脂质体的红外光谱和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氧钒配合物脂质体的红外光谱中,氧钒配合物的特征振动峰仍然存在,在载药脂质体形成后,氧钒配合物的基本骨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弱相互作用导致V=O振动峰增强并发生蓝移;随着试药浓度的增加,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但同浓度的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比较,前者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能力明显低于后者,可能与载药脂质体具有更强的细胞钻透能力有关,而更易于将药物传输到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3.
脂质体悬浮液结晶对其冻干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温显微镜系统对含有不同浓度海藻糖的脂质体悬浮液,在不同的降温速率下的结晶现象进行显微研究,得出不同条件下的冰晶生长图像,并研究脂质体在不同的降温速率下的冻干过程,比较了不同降温速率下的冻干脂质体的外观和冻干脂质体复水后的囊泡粒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液体药品快速冻结后得到的冻干品质量优于慢速冻结。  相似文献   

4.
针对抗癌药物难以在肿瘤部位精准控制释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双重响应脂质体纳米凝胶载体.通过模板原位聚合方法,本文构建了pH和还原双敏感的脂质体纳米凝胶(pH/R-lipogels),其中包括pH敏感的脂质体膜和二硫键交联的氧化还原敏感纳米凝胶内核.通过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pH/R-lipogels的粒径分布和形貌,结果证明pH/R-lipogels粒径分布较窄且呈现出规则的球形结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载药双敏感脂质体纳米凝胶(DOX@pH/R-lipogels)能够快速响应pH值和GSH浓度的变化,提高阿霉素盐酸盐(DOX)的释放速率.体外细胞实验显示,DOX@pH/R-lipogels在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刺激下,DOX能够被有效地释放进而促进4T1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脂质体纳米凝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为膜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细胞粘附位点RGD三肽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RGD(Arg-Gly-Asp)三肽脂质体载药剂型进行研究, 确定了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 体的路线. 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脂质体粒径均匀, 为100 nm右, 属于小单室脂质体. 脂质体中RGD量为2.4~2.5 mg/mL, 包封率达到70%. 脂质体稳定性较好, 而且具备pH 5.4~6.0的靶向性, 可能成为具有较好肿瘤细胞靶向性的脂质体制剂.  相似文献   

6.
头孢氨苄的κ-卡拉胶-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得含头孢氨苄的微囊 ,再用 κ-卡拉胶对微囊进行多次包埋 ,制成缓释体系 .测定了其在不同 p H值的水溶液中的释药速率 ,并对包埋次数对释药速率的影响和缓解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结果表明 ,该缓释体系的释药时间可达 7h,增加包埋次数可延长释药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成π-π堆积的氧化还原型磷脂酰胆碱(Pyr-SS-PC),并制备"高载药量和促释放"阿霉素脂质体(DOX/Pyr-SS-PC Lips),对脂质体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等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MTT法评价该脂质体对3种人类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以荷MCF-7乳腺癌Balb/c裸鼠为肿瘤模型考察该脂质体...  相似文献   

8.
首先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得含头孢氨苄的微囊,再用κ-卡拉胶对微囊进行多次包埋,制成缓释体系。测定了其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中的释药速率,并对包埋次数对释药速率的影响和缓解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结论表明,该缓释体系的释药时间可达7h,增加包埋次数可延长释药时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珠子参皂苷脂质体及脂质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对动物皮肤毒性作用.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珠子参皂苷脂质体,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脂质体凝胶;透析法测定珠子参皂苷脂质体以及脂质体凝胶中药物的释放,考察该制剂的皮肤毒性和稳定性.实验所得珠子参皂苷脂质体外观圆整,分布较均匀,其平均包封率为75.84±2.45;珠子参皂苷脂质体凝胶渗透速率显著高于珠子参皂苷凝胶的渗透速率;珠子参皂苷脂质体凝胶对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明显急性毒性和刺激性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作用;不宜高温贮存,对光不稳定.结果表明珠子参皂苷脂质体凝胶剂体制备方法可行、简便、质量稳定、经皮给药安全,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将肿瘤细胞膜与人工脂质体重组,制备新型重组复合体并探索其体外免疫活性.热处理S180细胞并收集裂解细胞膜,重组于人工脂质体得重组复合体,电镜和Weston杂交鉴定重组复合体.体外培养观察该复合体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CD11c,CD80,CD86等表面标志,3H-TdR掺入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设立单纯细胞膜碎片及单纯脂质体组为对照.裂解肿瘤细胞膜可以重组复合于人工脂质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可刺激DC成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细胞膜重组脂质体可以显著改善肿瘤的体外免疫原性,为快速的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BNCT)是肿瘤治疗的一种二元体系,利用含10B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有足够的富集量和滞留时间,用具有合适能量的超热中子束照射肿瘤部位,发生中子俘获反应10B(n,α)7Li,反应释放出的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和7Li,在一个细胞大小范围杀死肿瘤细胞.因此,含10B药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输送是BNCT有效性提高的关键.为了提高肿瘤细胞对含硼化合物的吸收,本文基于糖类物质与硼酸及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糖类具有在肿瘤细胞中富集的性质,研究了葡萄糖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吸收硼酸及其衍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利用糖类物质增加肿瘤细胞中10B含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肿瘤细胞对硼酸及取代硼酸的吸收增加,而正常细胞的吸收增加不明显.此外,葡萄糖对硼化合物在细胞中的滞留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热疗法,与其他疗法相比有自己的优势,尤其在脑肿瘤治疗中可望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温度对硼中子俘获治疗的影响,分析热疗法与硼中子俘获治疗同时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子伽马密度测井中利用单探测器信息进行含氢指数校正计算密度结果的不稳定问题,开展双源距含氢指数校正方法研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热中子、伽马分布与密度和含氢指数的响应规律,建立热中子、俘获伽马以及氢俘获伽马计数比进行含氢指数校正的密度计算模型,对比不同粒子含氢指数校正效果以及井径、矿化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含氢指数校正后密度准确度明显改善;其中,热中子含氢指数校正后的密度精度和准确度最高,氢俘获校正密度准确度略高于俘获伽马,但其密度精度远小于热中子和俘获伽马。双源距含氢指数校正密度误差随着井径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热中子校正受井径和矿化度影响最小,氢俘获和总俘获伽马校正方法受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随钻测井准确计算中子伽马密度提供了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过程中的血硼浓度测量的概念,分析总结了物理测量法、化学测量法、核测量法这3 种测量血硼浓度方法的不足。其中,着重介绍了基于核测量法的血硼浓度测量技术。血硼浓度的快速精确的测量是硼中子俘获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综述了核测量法--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术的发展及应用;PGNAA装置测量血硼浓度的技术现状;当前核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认为未来硼浓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是BNCT治疗肿瘤时四维估算照射剂量技术。  相似文献   

15.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Silver Loaded Hydroxyapatit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roductionIthaslongbeenknownthatsilveranditscompoundhavestronginhibitoryandbiocidaleffectsonbacteria[1] .SpadarofoundthatsilverionhadabiocidaleffectonasmanyassixteenkindsofbacteriaincludingEscherichiacoliandStaphylococcusaureus.Thismeansthatithasabroa…  相似文献   

16.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plant protoplasts by MA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peci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plant cell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olecular activation analysis (MAA).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Brassica napus were isolated by enzymatic digestion. After being washed with isosmotic solution containing EDTA for several times, the protoplasts were purified b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T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in the protoplasts was determined by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REEs can enter the cells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7.
根据Snyder解析模型建立了一个含有肿瘤的BNCT(硼中子俘获治疗)-4 mm网格模型,应用MCNP(Monte Carlo N-particle)程序进行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物理分析;使用新研制的MCDB(Monte Carlodosimetry in brain)程序对Snyder加肿瘤模型进行了模拟,得到和MCNP程序几乎完全一致的结果,验证了MCDB程序的正确性,由于MCDB采用了适合均匀网格的快速粒子径迹算法,因而提高了计算速度,较MCNP节省了36%的模拟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顺铂的主要代谢物[Pt(L-Met-S,N)2](Met:蛋氨酸)在Jurkat肿瘤细胞和绵羊红细胞内的跨膜吸收进行了研究,并以顺铂作对照.细胞内铂含量使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结果表明:2种细胞对[Pt(L-Met-S,N)2]的吸收曲线趋势一致,但吸收能力要远远低于对顺铂的吸收,这可能与[Pt(L-Met-S,N)2]的跨膜机制相关,同时进一步证实[Pt(L-Met-S,N)2]没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循环肿瘤细胞(CTCs)因携带原发肿瘤的一些生物特性以及自身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转移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外周血中CTCs 的低含量使其检测、分离和富集有一定技术难度.本文选取结肠癌HT29 细胞为CTCs 模型,以表面高表达的EpCAM 为生物标记物,选取纳米级高分子聚合物G6 PAMAM dendrimers 为基质,多价络合针对EpCAM的抗体来构建络合物,实现体外对HT29 细胞的特异性捕获及活性调控.应用红外、动态光散射、紫外和荧光等方法表征络合物的理化特性,荧光分析法考察络合物对HT29 细胞的识别和捕获,MTT、荧光拍照、流式分析法显示络合物对捕获的HT29 细胞的活性调控.结果表明,制备的络合物可以高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贴壁的和悬浮的HT29 细胞,从而对捕获的细胞产生一定的活性下调作用,但不产生严重的细胞毒效应.可见,利用具有多价络合效应的纳米材料来共价连接针对CTCs 表面标记物的靶向抗体,有望实现在病人血中对CTCs 的特异性捕获和活性调控.  相似文献   

20.
A novel composite carrier of folic acid( FA)-polyethyleneimine( PEI)-ethosome( Eth)( FA-PEI-Eth)was develop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s through loading and targeting delivery of multidrug( including gene and other drugs) into cancer cell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tests were done to prove the grafting of the composite. Gel retardation test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atio of DNA@ PEI complex,and cytocompatibility tests and tumor cell uptake tests were done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posit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A-PEI-Eth could effectively deliver a gene and other drugs into tumor cells simultaneously,and suggested that this composite would be a promising carrier in tumortargeted therap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