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二羰基乙酰丙酮铑Rh(acac)(CO)2对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在常压下,Rh(acac)(CO)2和P(OPh)3、PPh3、Ph2P(CH2)nPPh2((n=2,3)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好活性.在双齿配体存在下,2-芳基丙醛的选择性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三核混合金属簇化物ROCO2(CO)11与膦和胺配体的取代反应给出一系列具有一般通式为[RuCO2(CO)9或10L]的取代配合物(L=pph3,dppe,NEt3,TMEDA).记录和讨论了取代配合物的I.R.、UV—Vis和59CO、N.M.R.光谱.无论是膦配体还是胺配体的取代配合物的红外光谱γc-o都发生了红移.它们的红外光谱γc-o和59Co核磁共振谱都表明取代优先发生在钌原子上.  相似文献   

3.
用吡啶甜菜碱(C5H5N+CH2CO-2,简称pybet)作为配体,合成了四羧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分析测试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pybet)4Cl2](ClO4)2·4H2O.讨论了此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异核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双齿配体,并借助于金属配体中桥配体的桥联作用,合成了与Cd(Ⅱ)和Hg(Ⅱ)卤化物所形成的双金属配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此类化合物对于CO2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备碳酸乙烯酯反应的催化性能,讨论了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就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而言:Fe(CO)3L2-(HgI2)2>HgI2>Fe(CO)3L2-(HgCl2)2>Fg(CO)3L2>Fg(CO)3L2-CdCl2(L=PhMePpy).(2)对于同一种化合物,反应条件的影响规律是:高温高压有利于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在35.0±0.1℃,Ⅰmol.dm^-3KNO3条件下,用pH法测定了二酮肟配体PnAO、5-取代邻菲罗啉、α-氨基酸的质子化常数,Pd(Ⅱ)-PnAO、Pd(Ⅱ)-取代邻菲罗啉、Pd(Ⅱ)-α氨基酸二元体系的稳定常烽,以及Pd(Ⅱ)-PnAO-5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种铥与甘氨酸的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 Tm Cl3 ( Gly)3 ·2 H2 O, Tm ( N O3 )3 ( Gly)4 ·2 H2 O.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推测配体是通过羧基配位的.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数种作为SOD模拟物的Cu(Ⅱ)-氨基酸络合物,在pH=7.8及(20.0±0.5)℃条件下,用细胞色素C法测定了各络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得到了催化速率常数kcat,其值比非催化速率常数k提高了4~5个数量级。讨论了配体分子结构对络合物SOD样活性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作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异丁醛、乙酰胺和合成气(CO/H2)在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及配体的共同作用下合成N-乙酰基缬氨酸.着重于选择适当的催化剂、配体以及反应条件,以提高N-乙酰基缬氨酸的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对醛的酰胺羰基化反应,作为羰基化催化剂的前驱体,简单的CoCl2盐具有比CO2(CO)8更高的催化活性;用色质联用工具鉴定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物:N-乙酰异丁烯肢和一种相关的副产物N-乙酰异丁胺,这对于阐明催化反应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种铥与甘氨酸的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TmCI3(GIY)3.2H2O,Tm(NO3)3(GIY).2H2O,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推测配体是通过羧基配位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简单反应首次合成功能取代的开链二氧四胺配体,此配体含有苯环取代羟甲基侧链,此反应原料易得、产率高.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在(25.0±0.1)℃,I= 0.1m ol·dm - 3 NaNO3 条件下,用pH法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与过渡金属离子铜(Ⅱ)在溶液中的二元配合物稳定常数,并从滴定数据讨论了物种的可能构型.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高氯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ClO4)3、六氟磷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PF6)3、高氯酸钐苯丁基亚砜Sm(PBSO)7·(ClO4)3三个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摩尔电导及粉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Sm(DPSO)7(ClO4)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4G5/2→6H7/2谱带强度高达119.3cd.这说明DPSO二苯亚砜作为配体受激发后将能量传递给Sm3+使其敏化发光的能力高于苯了基亚砜.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阴离子ClO可以增强Sm3+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主催剂单茂钛化合物分子设计和助催剂甲基铝氧烷改性构思,研制出几种有代表性的高活性新型单茂钛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单茂钛化合物主配体茂基和辅助配体非茂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对苯乙烯聚合活性和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间规度及熔融温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助催剂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中TMA的质量分数达到一个特定值(251%)时,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外加烷基铝(AlR3)可以部分替代TMA,其中外加三异丁基铝(TIBA)效果最好.对CpTi(OPrn)3/mMAO催化体系中钛的氧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烷基铝的含量是影响催化体系中各种钛氧化态分配百分数的主要因素;活性中心钛的氧化态以Ti(Ⅲ)为主时有利于苯乙烯间规聚合.  相似文献   

1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苯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属离子催化Luminol- H2O2 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是单电子氧化的反应历程, 一些过渡金属离子与某些简单的有机配体形成的不饱和配合物对该反应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因此可以用化学发光方法来测定金属离子及其有机配体. 本文以苯甲酸与Cu ( Ⅱ) 形成的不饱和配合物对Luminol- H2O2 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为基础, 建立了苯甲酸配位溶解碱式碳酸铜催化Luminol- H2 O2化学发光反应从而测定苯甲酸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6个苯甲酸衍生物RC6H4CO2H(R=o-NH2、H、p-NH2、o-OH、m-Cl、o-COOH)与铽Tb(Ⅲ)的二元配合物在350nm紫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荧光强弱顺序为R=o-NH2>H>p-NH2>o-OH>m-Cl>o-COOH并注意到,标志Tb3+的超灵敏跃迁强度的量:蓝光(491nm)与绿光(545nm)的相对强度比(IB/G)与配体的酸常数pKa(L)及配体的平均极化率α(L)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定量地探讨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新型绿色发光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分子式为[Ln(OAP)2(Dpbs)2]Dpbs(OAP:邻氨基苯酚.Dpbs-1:4-(3,5,-二苯基-2-吡唑啉-1-)苯磺酸根阴离子)的三元配合物,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电导、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1H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AP为中性二齿配体而Dpbs为负的单齿配体,结构为八面体型  相似文献   

16.
用分子轨道法研究了镧-菸酸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性质.配合物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C、O、N原子的2p轨道组成;LUMO(最低非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La3+离子的6s、5d、4f轨道组成.在配位过程中有配体向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配体共转移1.017个电子到金属离子上,与La3+离子带1.983个正电荷相符合.La—O键具有一定的共价性,由C原子、两个O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有一定的流动性.其中5d轨道对形成La—O配位键贡献最大,4f轨道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7.
引进能和钨酸钼形成稳定的五元环的羧酸类配体,制得了十种新的稳定的钨,钼羧酸赤氧配合物:(NH4)2「MO(O2)2(C2O4)」(M=W或Mo);(NH4)「MO9O2)2L」.2H2O和(NH4)4「M2O2(O2)4(C4H2O6)」.4H2O。测定了这些氧配合物固体的Raman和IR光谱以及水溶液的Raman光谱,并对配位结构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这些过氧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用极谱法对[Cu(Ⅱ)]-氨基酸(Gly、Ala、Glu)配合物体系的极谱行为进行研究,在u=0.1(NaClO4)、T=298K,pH=7.00的条件下,发现电极还原为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证明了配体的体积对配位作用的影响,用极谱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配体的(Ep)s、(Ep)c、(Ip)s、(Ip)c值,并求得了稳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19.
稀土锌钨杂多配合物的合成与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LnL和LnL2(L代表配体)型镧系锌钨杂多配合物,K11H6〔Ln(ZnW11O39)2〕·xH2O(Ln=La,Ce,Pr,Nd,Sm),K7LnZnW11O39.xH2O(Ln=Eu,Gd,Dy,Er),通过元素分析,IR,XPS,磁性质及电化学测定,对稀土锌钨杂多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Ru(OAc)2(Ph3P)2和等摩尔的N,N-双-〔邻-(二苯基膦苯甲基)〕乙二在四氢呋喃中回流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新型四齿胺膦配位的Ru(OAc)2P2N2H4,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结构测定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反式的构型,P2N2H4作为四齿的配体与中心钌原子配位,在温度30-70C、氢压1.0-4.0MPa内,发现了Ru(OAc)2P2N2H4是比具有类似组成和结构的Ru(OAc)2P2N2g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