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探讨其磁共振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对其磁共振影像(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均累及皮层或皮层和皮层下白质,位于幕下5例,22例位于幕上,其中额和/或颞叶有21例;直径范围为2.1~13.0 cm.根据MRI表现可分为囊性为主型、囊实性和实性3种类型,其中4例囊性为主型,囊性部分磁共振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3例可见壁结节,壁结节有强化;13例为囊实性,12例为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瘤均为此类型;10例实性,磁共振平扫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影,6例无强化,其余轻度强化.17例无瘤周水肿,10例有轻、中度瘤周水肿.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磁共振表现多样,但多为良性慢性生长的表现;肿瘤发生间变后亦有一定的MRI特征,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增强后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熟悉这些MRI征象对术前的正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血管网状细胞瘤亦称血管田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肿瘤大多位于小脑,呈囊性,实质性和混合性3种类型,但以囊性多见。囊肿内壁光滑,有一个富含血管的肿瘤结节位于最靠近软脑膜的壁上,奕出囊胫内。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囊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患者超声声像表现,并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总结肝囊腺癌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在超声检查中肝囊腺癌有特殊表现,病灶为实性或囊实性混合病灶,囊实比例1,壁结节多见,一般直径1.0 cm,且形态多不规则,可与肝囊腺瘤、肝脓肿、肝囊肿及肝包虫病鉴别.结论肝囊腺癌属于少见的肝内肿瘤,超声有助于肝囊腺癌的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27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27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5例,叶外型2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删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21例)及囊性病变(6例)。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18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83%)高于普通CT检查(59%)。MRI中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2例为含气囊肿,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可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探讨周围型肺癌影像(X线/CT)表现的诊断价值. 回顾分析了28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资料及病理学/细胞学结果. 周围型肺癌典型影像表现为:1)结节及小片块状影;2)球型病灶或肿块,边缘可有毛刺征、分叶征、侧缘线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3)肿瘤血管或血管集束征;4)增强前后CT值变化明显( 30Hu).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脑脓肿病例的MRI影像,以提高诊断水平。采用方法是收集16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脓肿患者,对其MRI平扫和增强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MRI平扫脓壁信号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脓液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13例增强后脓肿壁呈显著环状强化,3例为不连续结节样强化,脓液不强化。结论是MRI增强和弥散加权对脑脓肿的诊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星形细胞瘤的 MRI表现 ,研究 MRI对该肿瘤的诊断要点和价值。方法 :收集经 MRI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星级细胞瘤 68例 ,其中应用 GD- DTPA增强成像 64例 ,对 1 3例以囊变为主 ,且呈环状强化者又行弥散加权成像 ,然后做 MRI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发现 级星形细胞瘤边界多较清楚 ,信号较均匀 ,水肿及占位效应轻 ,囊变及出血少见 , 级介于 级和 - 级之间 , - 级则边界多不清楚 ,信号不均匀 ,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 ,囊变或坏死、出血相对较多。其中 ,最有诊断价值的特征为多位、多发、水肿及增强前后肿瘤信号均匀性。另外 ,尚发现以囊变为主的病例 ,其囊变部分的弥散敏感系数较大 ,有别于脓肿。结论 :不同分级的星级细胞瘤 MRI表现有一定规律性 ,其 MRI信号变化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超声、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中的价值,并与病理对照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MRI影像表现,并将3种检查方法分别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自优势。32例乳腺叶状肿瘤中病理良性19例,交界性10例,恶性3例。X线钼靶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5例,准确率46.88%;X线表现:以不规则形>10 cm的高密度肿块为主47.87%,肿块边缘光整见分叶,部分见晕环征为主要表现。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3例,准确率40.62%;超声表现:肿块周围见丰富的供血血管93.75%,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动脉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明显升高。MRI诊断:乳腺叶状肿瘤27例,准确率84.38%;MRI表现:以囊变、坏死及出血为主84.38%,以裂隙性囊变及压脂T2WI分隔不强化为主要特征。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叶状肿瘤诊断中MRI更具有特征性,掌握其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乳腺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常规MRI对多发性恶性胶质瘤和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作用。病例包括2004年7月~2006年12月间收入脑外科在术前来我科做MRI检查的8例多发性恶性胶质瘤和15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8例恶性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Ⅲ级即间变型(恶性)胶质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s)1例,星形细胞瘤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multiforme glibolastoma)7例。15例脑转移瘤,除8例有明确肺癌病史其脑内多发弥漫结节状转移病灶未能手术外,其余7个病例均做了开颅手术,得到了病理证实。这7例转移瘤中原发瘤2例为乳腺癌,3例为肝细胞癌,3例为卵巢癌。结果:15例脑转移瘤中,1例位于脑干外,余14例病灶位于皮质内或皮层下。呈环状强化,有大的壁结节,或整个结节均匀强化。8例多发性恶性胶质瘤中,病灶都位于同一大脑半球且各个肿块之间相距较近。病灶边界不清,5例病灶位于皮髓质交界处3例肿瘤位于髓质深部及基底节区,瘤内有大片状或多数小斑片状坏死无强化区,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强化环。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MRI的鉴别诊断要点有:①转移瘤患者年龄比胶质瘤大,常有原发瘤病史;②转移瘤易多发且位置表浅,瘤脑界面一般比胶质瘤清晰;③转移瘤单发时,整个肿瘤均匀强化比胶质瘤多见,环状强化时转移瘤环壁相对规则;④胶质瘤多发时病灶相对集中。但这些征象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常规MRI对多发性恶性胶质瘤和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作用.病例包括2004年7月~2006年12月间收入脑外科在术前来我科做MRI检查的8例多发性恶性胶质瘤和15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8例恶性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Ⅲ级即间变型(恶性)胶质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s)1例,星形细胞瘤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multiforme glioblastoma)7例.15例脑转移瘤,除8例有明确肺癌病史其脑内多发弥漫结节状转移病灶未能手术外,其余7个病例均做了开颅手术,得到了病理证实.这7例转移瘤中原发瘤2例为乳腺癌,3例为肝细胞癌,3例为卵巢癌.结果15例脑转移瘤中,1例位于脑干外,余14例病灶位于皮质内或皮层下.呈环状强化,有大的壁结节,或整个结节均匀强化.8例多发性恶性胶质瘤中,病灶都位于同一大脑半球且各个肿块之间相距较近.病灶边界不清,5例病灶位于皮髓质交界处3例肿瘤位于髓质深部及基底节区,瘤内有大片状或多数小斑片状坏死无强化区,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强化环.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MRI的鉴别诊断要点有①转移瘤患者年龄比胶质瘤大,常有原发瘤病史;②转移瘤易多发且位置表浅,瘤脑界面一般比胶质瘤清晰;③转移瘤单发时,整个肿瘤均匀强化比胶质瘤多见,环状强化时转移瘤环壁相对规则;④胶质瘤多发时病灶相对集中.但这些征象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3例脑内囊肿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脑内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对23例脑内囊肿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16例。均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T2-FLAIR及DWI序列。脑内囊肿位于侧脑室者6例,脉络膜裂内12例,脑实质者5例。囊肿外形规则者22例、占96.5%(22/23),侧脑室内囊肿可见线样囊壁影。MRI平扫囊肿均呈脑脊液样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DWI上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明显高于脑实质信号。形态规则、信号类似于脑脊液、DWI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无强化是脑内囊肿的MRI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和CT对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持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例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MRI或和CT征象,其中MRI检查8例,CT检查3例,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7例神经鞘瘤均表现为边缘光滑的肿块,T2加权上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多数信号不均,但号强度和分布取决于antoniA区和antoniB区的比例,2例神经纤维瘤表现为弥漫性皮下软组织肿块,CT密度均匀1全恶性神经鞘瘤呈分叶状,密度明显不均。10例中与重要血管神经束相邻肿瘤6例,其中5例行MRI检查的良性神经鞘瘤均清楚显示相邻血管神经束,1例行CT检查的腹股沟恶性神经鞘瘤其血管神经束受累,显示不清。结论:MRI或CT对判断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来源及其定位有重要价值,术前MRI或CT检查可减少术中对重要神经或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癌的检出率很高,可提高病灶显示的敏感性,更好地显示肝内血管,造影剂经血流进入肿瘤和肝实质的时间、程度以及廓清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增强特征,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鉴别。同时使用高压注射器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注射剂量、速度和时间,以便于准确获得肝脏的多期扫描图像,提高肝癌病人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小病灶漏诊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RI对脑膜瘤诊断的价值与限度。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 ,经MRI、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8例 ,对其临床症状、MRI检查与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颅内中线左侧6例 ,右侧3例 ,中线3例 ,小脑幕2例、颅底2例 ,多发2例 ;MRI影像具有特征性 ,脑膜瘤在T1 加权像多呈等信号 ,少数杂有低信号 ,T2 加权像呈等高信号 ,杂有“砂粒”样班点状低信号 ,可见偏心性肿瘤血管流空信号和脑膜瘤包膜征 ,白质塌陷征或挤压征 ,邻近颅板见增生增厚或受压变薄征象 ,Dd—DTPA增强后呈中高度强化 ,并见脑膜尾征。结论 :MRI对脑膜瘤的诊断 ,不仅能提供其在三维空间上的形态、大小和所处位置 ,并且通过脑膜瘤的特异性MR信号和征象作出定性诊断 ,对脑膜瘤邻近的骨质及颅肉结构的解部关系得以充分显示 ,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帮助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14例病灶均为单发,腮腺浅叶12例,深叶1例,伸向浅叶生长,同时跨浅叶及深叶1例;肿瘤呈圆形,直径3 cm,信号欠均匀;肿瘤发生囊变8例,7例可见包膜;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5例;所有肿瘤实性成分显著强化.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具有中老年女性好发,体积小,囊变多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的特征,可帮助术前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CT、MRI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85例,CT和MRI检查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病理为手术巨检和切片光镜下所见.结果:典型脑膜瘤多为过渡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密度(信号)均匀,明显均匀强化,15%~20%伴有钙化,无或轻度瘤周水肿.不典型脑膜瘤以合胞体和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为主,密度(信号)不均匀,无或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较重.恶性脑膜瘤为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强化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明显,伴有骨质破坏.结论:CT、MRI平扫 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最主要方法,准确率为95%,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脑膜瘤的病理学分型,为术前选择手术方案及判定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颅内病变的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确诊的32例神经系统型MDS患者脑部MRI表现.结果:6例HIV脑炎表现为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区对称性多发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4例有脑萎缩;9例弓形体脑炎表现为基底节区和额顶叶、小脑半球多发或单发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T1WI呈多发环状、结节状及不规则靶形强化;8例隐球菌性脑炎中6例表现脑灰质内多发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2例表现为类圆形稍长T1长T2信号影,DWI结节中心可见片状高信号;5例结核性脑膜炎增强T2WIFlair示鞍上池及环池、脑干周围脑膜明显线状强化;4例脑淋巴瘤为大块状及不规则性长T1长T2信号影,占位效应明显,增强T1WI呈明显强化.结论:AIDS相关性颅内病变由于病因及病理的多样性,其MRI表现多样,在诊断时要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膜瘤的磁共振(MRI)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行MRI检查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膜瘤34例,观察肿瘤的部位、瘤体信号表现、增强后的信号特征及邻近脊膜改变。结果:位于胸段26例,颈段4例,腰段4例。肿瘤信号不均5例,囊变1例,邻近硬脊膜增厚3例,宽基底征象20例。增强后肿瘤均有强化信号。结论:脊膜瘤好发于女性,多位于胸段硬膜下间隙,大部分呈实体性,囊变出血少见,肿瘤信号不均匀,主要原因是瘤内钙化程度不一。注入钆喷酸葡胺(GD-DTPA)后肿瘤均有其强化特征。脊髓呈慢性受压缩细征象。脊膜瘤可引起相邻脊膜增厚,增强后呈"鼠尾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并重点探讨其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病灶体积较大失去了原病灶的典型影像表现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和误诊.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共14例,其中腹腔内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超级巨大型;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肠系膜囊肿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平扫,部分经过平扫加增强扫描或三维重建.结果:14例病人都诊断为囊腺瘤,腹腔内囊腺瘤的正确诊断例数为8例,其中4例未做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有2例误诊.结论: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具有相似的CT特征,在病灶体积较大的情况下病灶失去了部分典型影像表现,从而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定位定性诊断上经验不足,认识这些困难有助于掌握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在疾病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对比MRI和CT对纵膈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与诊断结果,评价MRI与CT在纵膈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纵膈型肺癌患者65例相关资料,分别进行CT、MRI扫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与结果。CT与MRI扫查在纵膈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基本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查下,纵膈型肺癌病灶表现为肺门结节状变,癌肿边缘不规则,外缘或为毛刺状或分叶状,纵膈淋巴结肿大。MRI上的影像学表现与CT基本一致,还观察到病灶侵犯胸壁、胸膜、胸椎。CT与MRI均可对纵膈型肺癌进行明确诊断,尽管CT下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但不能作为绝对诊断,且CT存在辐射剂量问题。而MRI可显示癌灶侵犯组织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安全可靠。建议临床医生考虑患者需求、自身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