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唐丁红 《科技信息》2011,(28):143-143
模糊限制语凭借极为重要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在新闻报道中有大量的运用。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种类型: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本文对这两类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及其语用功能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健 《科技信息》2013,(5):236-237
英语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英语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及其分类,然后结合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了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证明使用英语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3.
连益芝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2):89-90,96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语用分类然后分析了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语用的全新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交际功能,回顾了其理论根源、研究现状和定义,探讨了其在实际话语交际中交际功能,分析了模糊限制语交际功能的语用策略。作者认为,模糊限制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研究模糊限制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委婉含蓄性、表现力和说服力,促进有效交际,增强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模糊限制语是言语交际中常用的和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之一.为了使交际更加顺畅,交际双方趋于运用模糊限制语构成的模糊策略,充分表达交际双方微妙的情感差异,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探究语用能力是当今外语教学中强调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步骤之一.模糊限制语的得体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表明了外语学习者语用意识的提高.强调探索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可以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对这种语言现象重新认识,因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者重视语言运用的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文章重点讨论了模糊限制语的基本概念及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所共有的本质属性。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分子,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文章拟考察是否相关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标准也适合汉语、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并尝试性地从语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汉语、日语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在这三种语言中有着共同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模糊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分析了英语模糊限制语的性质和主要语用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了如何运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翻译模糊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英语商业广告中.它在英语商业广告中通过词汇、句子和话语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对于研究与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商业广告中的语用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红霞  李晓菊 《科技信息》2009,(29):I0012-I0012,I0018
模糊限制语是我们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的广泛应用往往会使语言表达更具说服力。模糊限制语有其独特的语义特征,英语教师对模糊限制语的灵活应用有其得到的语用功能,而且通常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论辩的强大攻击力不仅仅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支撑,还离不开论辩者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辞格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与论辩有着密切的联系。辞格具有论辩功能,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轻松诙谐的论辩,还是正式场合下紧张严肃的辩论,都因辞格的参与而精彩。辞格的恰当使用能够大大增强论辩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抽象函数问题既能考查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又能考查学生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利用极限的相关理论和实数理论,给出了4个抽象函数的原型问题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意识到培养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只教一些目的语的固定词组或语用准则对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相反,语用意识能使英语学习者对语用差异和决定语言使用的因素产生敏感性,因此本文研究培养语用意识的必要性。文章的理论框架是Schmidl;(1993)的注意假说。  相似文献   

14.
从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乔治·奥威尔小说《一九八四》的模糊语言进行语用分析,通过分析小说文本中的人物会话,揭示了会话中模糊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5.
亲属称谓语自称现象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但国内语言学界关注的不是太多。在曹禺的剧本中,人物的亲属称谓语自称多达130例。以这些例子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功能出发,讨论了亲属称谓语自称的三大语义类别和三大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FonFF的教学理念倡导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去注意特定的语用语言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语用功能,体现了意义、形式和功能的兼顾,对外语语用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基于FonFF的归纳型课堂语用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一系列意识增强活动来促使学习者进行语用形式和功能的认知匹配,由语用语言聚焦活动、社会语用聚焦活动、语用语言-社会语用匹配活动、元语用讨论活动以及语用意识强化活动等五个教学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7.
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语用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话语标记语“然后”及其英译“then”在话语中的两大主要语用功能:一、话语结构功能,即继续话题功能和转换话题功能;二、信息功能,即省略信息功能和询问更多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汉英旅游介绍语篇平行文本之间的语用对比分析(包括语言语用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为基础,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指导,对温州地区景点介绍语篇的英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顺应语言结构、顺应文化语境、顺应读者心理的翻译语用顺应策略,以求达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9.
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的分枝规则和系统功能语法的级转移理论,论证了嵌入式关系分句的生成过程,指出它与从属关系分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的递归性与级转移现象,并指出这一论证过程给语法教学的启示:它实践了“教学型语法”的思路;要求语法教师熟悉语言学知识,选取科学理论指导学生解决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斯科顿的"标记模式理论"和弗希曼提出的"域分析法"等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揭示了印刷媒体及网络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复杂的动因。语码转换不是随意的,是一种主观性的言语选择过程,是用来传递一种社会及语用特性。汉语中夹着英语的这种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汉语语境下的汉英语码转换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